贺宁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丨《金融&贸易》2018年第1期
要点
产业发展的规律不会被资本所改变,所以区块链技术值得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关注。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需要进一步探索区块链与传统运营模式的融合。
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由比特币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科技出现在国人面前,成为金融业领域愈来愈热的话题和研究对象。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采集、分析、传递、使用过程都更加地安全高效,甚至一度被麦肯锡公司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的最有潜力掀起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科技。
中国人民银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17年,该技术已在央行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进行了测试,配合央行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测试的机构包括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中国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等五家金融机构。由此可见,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发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法定数字货币已箭在弦上。而未来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必然会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可以最大范围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同步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中国国内对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监管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拟建的数字货币监管框架和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将采用许可证制度,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欺诈、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活动;对数字货币初创企业引入“监管沙盒”,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支持金融创新;以多种措施防范数字货币的传销、诈骗,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对反洗钱、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进行合规性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领域的应用价值,值得期待。
区块链给银行带来的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出现,使得支付结算、融资借贷、数据处理、业务办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使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业务办理更加高效,数据收集分析更加便捷。但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是凭借传统的信用创造方式来开展业务,是传统金融业务和运营流程的信息化和电子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传统金融是在整个金融市场上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制度和系统来建立信用体系,使得客户之间可以进行各种金融资产的交易和买卖。而区块链技术通过纯数字的信用背书,在脱离第三方信用中介参与的情况下就可以完全完成相关交易,最终实现金融资产的低成本价值转移。因此,区块链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机遇一: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区块链技术的运行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整个区块链内数据信息的交换是以纯数字信息作为信用背书,不需要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以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作为信用背书,从而可降低交易的相关风险;同时,区块链网络的价值交换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幅度简化了相关的金融服务流程,节省了交易时间,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机遇二:新的商业模式下,银行能够寻找更多创造利润的途径
区块链依托于大型的、低成本的共享网络,从而使银行能针对那些无法获得银行账户但是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客户,进行小额贷款支付活动,进而增加银行的利润。
机遇三:提高监管力度、降低监管成本
利用传统的金融技术防范金融机构的风险,只能够通过严格的审计来实现。而商业银行对于审计制度的过度依赖,则会导致监管成本的大幅提高,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运用区块链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以及高度共享与可追踪的特点,对账户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制约区块链在银行应用的因素
从国内的实践进展看,区块链技术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央行对区块链技术抱着包容的态度,大力开发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发行方面的应用,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前提下,以使区块链技术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但想要将区块链技术完全应用到实际的银行运营系统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对于各个经济部门的体制机制,都有一定的要求,想要获取市场的认可,会面临不少困难。
制约因素一:成本较高
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现行的银行体系中所需成本较大,主要在于要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现行的银行体系中,需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同时要能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和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良好的对接;要进行去中心化的技术重新部署,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必须对银行自身和相关部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进行改革,会因此遇到较大阻力。
制约因素二:制度束缚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时期。一方面,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会给现行的金融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如何衡量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技术所发行的数字货币的实际价值,尚无定论,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带来多大的影响也充满不确定性。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政府与货币当局对于数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货币的发行会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此外,相关的监管措施也无法及时跟进,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以及法律保护,无形中会增加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主体风险。
制约因素三:技术瓶颈
区块链的技术层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区块链所建立的网络系统中,每一个区块所能承载的数据信息都是有限的,对用户的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这会无形中将一部分用户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要完全理解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对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这也可能减少市场参与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与应用。
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
基于区块链技术信息存储上的去中心化,业务应用的去中介化,历史信息的可追溯性等优势特点,其在银行信用信息收集、业务办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要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措施一:进一步探索区块链和传统运营模式的融合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处于摸索的阶段,并没有大规模的开展起来。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区块链和传统运营模式的融合问题。产业发展的规律不会被产业资本所改变,目前,区块链技术具备了种种优势,但并不能快速地改造银行业。当前阶段,业界对区块链技术过于吹捧;但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区块链技术的评价会归于理性。区块链技术会给传统的金融业务带来巨大的影响,包括风险和挑战。对此,商业银行必须要理性地去看待它。
新兴技术的发展会快于干预期,也会慢于干预期,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区块链与云计算在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方面较为类似。在金融领域,云计算一直相对缓慢地发展。从1997年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到1999年Salesforce提供Saas、LoundFCloud完成首个商业化Jaas平台,标志着“软件终结”革命的开始。云计算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但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较少,混合云的发展仍然处于低谷期。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讲,在积极挖掘应用的同时,也要理性的评估其成本和风险,不能盲目跟风。
措施二:强化跟踪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短期内以实验探索为主。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被看好,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成立了区块链实验室,以推进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探索。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成立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业研究小组,对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和论证。现阶段,商业银行应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且成立专业化团队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是要了解区块链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动态。对于区块链发展及应用的最新探索成果和动态,要加强了解,特别是国内、国际区块链技术的里程碑成果和重大发展事件,并及时对趋势发展进行归纳总结。
二是制定区块链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任何技术成熟与应用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之上的。目前,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技术体系多样化,所以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推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商业银行在对区块链的研究中,必须推进研究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以便在未来的技术改造中能更好地对区块链技术进行预判和预研。
三是将应用场景与应用业务相结合。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是任何技术进行应用所必需的。在研究区块链时,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资产托管、跨境支付、信贷合约、抵押品管理、银行间结算等应用场景方面的研究,积极推进对解决思路的研究。
四是密切关注监管机构的态度和政策。监管机构的态度和政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区块链时,商业银行要及时研究监管思路和政策,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应用区块链技术要在满足监管的要求下进行。
措施三:积极加入相关组织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导致数据架构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并使得信息的共享性和透明化趋势得到加强。这些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区块链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合作。
成立于2015年的R3CEV是当前国际上重要的区块链联盟组织。其成员除了摩根大通和高盛金融等国际大型机构,中国的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金融机构也已成为该组织机构的成员。国内目前也成立了全国性的区块链技术联盟——中国金链盟,各大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金融机构的积极合作都能更好地推动在新行业标准开发和新型业务模式运作方面的探索。金融行业内部也要加强和区块链技术企业、政府组织、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区块链技术的跨行业技术交流,相互学习,及时掌握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技术成果。通过交流与合作,为区块链在我国金融业领域得到健康发展,在下一轮金融技术革新中抢占新的科技高点,以及使我国银行业在区块链的技术标准制定和运营实践等方面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措施四:推进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一味地观望,区块链技术的运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克服一个个应用难题,才能掌握更切合实际的技术和深层次的机理。特别是实力雄厚的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要积极挖掘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资产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各大金融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组建模拟实验室;还可以对小规模的业务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运行的效果和风险所在,以达到对技术全面掌握、熟练运用的目的。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和系统将会成为将来银行运作的两个核心依靠因素。因此,既要做好技术储备,也要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各大银行应该更加注重打造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深入挖掘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和银行发展中的潜力。在技术应用中,要有意识地培育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业务人员,为将来区块链技术的推广、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措施五:强化新兴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金融技术是目前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广泛运用的互联网金融技术。但是大数据的技术构架是中心化的。虽然大数据金融技术是目前金融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有效途径,但是中心化的技术架构决定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数据信息量的堆积,高效的数据分析和运行能力将难以再得到保障。庞大数据库并不能对信息进行分层和分散化的管理,使得每次数据的使用都要对数据进行大量的清洗来得到有效的信息。集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库将不能满足将来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整个过程的高效运行,区块链技术将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上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特定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网络中的多个节点来共同参与数据的处理和记录。其数据存储去中心化的特点也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努力方向。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大数据分析技术向实时数据处理、流式数据分析及互联网数据分布式流式分析发展,而不是目前传统模式下的数据统一集中到数据仓库进行离线分析。这会使金融机构在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环节能够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外汇”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进行营利性使用。非营利性转载或引用,应注明“来源:中国外汇”。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外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