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屡次跳票的支付宝信用支付业务,近日终于变脸上线。
上周六开始,支付宝网页上悄然上线“花呗”赊账业务,该业务并未有与银行合作,而是选择了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微贷。南都记者从靠近蚂蚁金服相关人士处获悉,通过该项服务,用户在淘宝、天猫上购物时可以先“赊账”,信用额度在1000元-3万元不等,最短和最长免息期分别为10天和41天。从时间看,免息期低于现有银行信用卡。
蚂蚁金服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该业务属于试运营阶段,仅对部分客户推行,何时正式全面铺开目前没有时间表。
最长免息期41天
昨日,不少用户发现,支付宝页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花呗”的功能,申请开通之后可以得到“赊账消费”的服务。具体的流程是根据页面提示输入“支付密码”确认,开通成功后会有短信提醒。
南都记者获悉,“花呗”是蚂蚁微贷联合淘宝、天猫共同推出的赊购服务,这是阿里旗下继天猫分期后,蚂蚁微贷推出的又一款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赊购服务。消费者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下单后,可以选择使用花呗付款。
“花呗本质上是一款个人消费信贷。”靠近蚂蚁微贷的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主要根据消费者的网购以及支付习惯等综合考虑,通过大数据运算,结合风控模型,授予花呗用户1000元-30000元不等的个人消费信贷额度。用户确认收货之后在下个月的10日之前还款,最长免息期为41天,并可关联账户余额、借记卡、余额宝自动还款。如果逾期不还每天将收取万分之五的逾期费。据悉,花呗、天猫分期、天猫先试后买、淘宝先用后付服务将共用一个消费额度。
“虽然用户在支付宝的账户通页面可以看到花呗的消费额度、明细以及还款记录等,但花呗并不是支付宝推出的服务,而是蚂蚁微贷面向消费者提供的一项赊购服务。”蚂蚁微贷“花呗”服务的运营负责人郝颖表示,外界有报道说花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项服务,这是明显的误读。郝颖介绍,支付宝账户通页面里集成了银行卡、理财、保险、购物、生活缴费等各项跟支付宝相关的金融及生活服务,消费者在支付宝账户通页面也可以随时查看花呗的消费额度、明细以及还款记录。
资金由蚂蚁微贷提供
花呗一出,即引发市场较大关注。就在此之前,去年,支付宝就曾宣布,酝酿推出信用支付业务。不过,随后该信用支付多次跳票,而支付宝原计划携手中信银行一起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业务也因为监管“关注”而被叫停。业内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监管问题是之前阿里上述两项信用业务夭折的根本原因。
花呗上线,令很多用户将其看做是信用支付。不过靠近蚂蚁金服的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该业务与信用支付完全独立。南都记者获悉,相较于信用支付和虚拟信用卡,支付宝需要与银行合作,牵涉监管面较多,花呗在产品结构上相对简单,有阿里系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微贷(原阿里小贷)提供资金支持。
对此,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信用卡以及信用支付的授信是银行在做,与现在的监管条例有很多的冲突,违反了很多现行的监管条例,项目的推出是一场监管与创新的博弈,在推出上监管阻力较大。而花呗资金来自于蚂蚁金服内部,推出阻力较小。
电商抢占赊购业务
对此,有银行界人士对记者表示,从产品形态上看,“花呗”实质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消费信贷产品,类似老百姓所熟悉的“赊购”概念。
事实上,在此之前天猫曾与蚂蚁微贷联合推出“天猫分期购”业务,可覆盖天猫所有品类的商品及所有商户。目前,天猫分期购的额度上限为1万元,用户可选择3、6、9期的分期还款,且3期为零手续费。
而在天猫之前,最早推出类似业务的是今年2月京东推出的“京东白条”,最高可以赊账1.5万元,30天内付款可免息。而除了上述两家当当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购物时也可“赊账”。
不过南都记者留意到,尽管都是赊账业务,但是各家电商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如阿里的天猫分期购和花呗由蚂蚁微贷提供资金,先行向商家全额支付,而京东白条消费者完成交易后,京东并不垫资,而是计入应收账款,通过调整供应商的账期实现资金流动。此外,苏宁等电商则部分业务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还有部分电商大多数业务与银行合作,采取的是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模式。
不过,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未来电商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将成为一个趋势。李烨表示,花呗、京东白条都是消费金融中的基础金融服务,是基于用户有很大的信贷需求,是每一家电商未来必争的领域。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