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
“通知出来后,我召集几个高管连夜开会,商量应对的措施,现金贷业务暂时停止,转型有消费场景的分期业务。这相当于我们业务的‘倒退’,这两年很多之前做消费分期业务的平台都转做现金贷,这一轮监管之后,很多现金贷平台估计都会转型。“华南某小型现金贷平台负责人陈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陈华口中的“通知”指的是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现金贷”业务开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并对高额息费、不当催收、多头借贷、风险扩散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可以说,通知出台非常及时,可以预计将刹住现金贷业务中很多违法违规行为,在监管趋严、政策尚未完全落地消化的背景下,预计持牌机构对相关合作会更加谨慎,业务开展也可能会减缓。”91金融董事长许泽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12月6日,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转型已经是现金贷平台的共识,接下来转消费贷。“与现金贷最接近的就是消费贷,应该是大势所趋,就像校园贷不给做,很多平台都转向现金贷,转型相对容易。”
最严新规之下,曾经风光无限的现金贷平台,将迎来一场“生死劫”。
费率划红线
现金贷监管的猜测终于尘埃落定。
《通知》进一步强化了36%年化利率的政策红线,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平台的年化利率都是在36%以上。民投金服CEO陈明表示,现金贷“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模式将改变,新规后,一定会有一大批平台因为成本问题将难以持续。
在这一轮针对现金贷的严监管中,一些平台宣布降息。11月26日,掌众金服对外正式宣布,旗下全线小额现金贷款产品综合息费均降至年化36%以下,此举意味着掌众金服核心产品的综合息费得以调整。
紧接着的11月27日,玖富集团旗下玖富叮当APP正式对外宣布,作为玖富集团旗下全资控股公司体系内的唯一Payday loan业务,即日起,叮当APP内全线30天小额短期的Payday loan现金借款业务下调综合年化借款成本至年化36%以下。
趣店也表态称,国家监管部门出台的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相关政策,及时、高效、有力,必将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趣店集团完全拥护、坚决贯彻执行。
蚂蚁金服曾于11月底主动整顿过旗下合作商户等平台。比如,芝麻信用已经停止了与部分不符合要求现金贷公司间的合作,不过,并未透露具体平台数量。此外,蚂蚁金服要求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支付宝上展示推荐的贷款产品综合费率不超过24%等。
“虽然如此,但还有很多隐形的成本,比如借款1000元,但实际到账并没有这么多。“广州某互联网小贷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利率调整之后,很多量不大的平台都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了。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部分现金贷平台已经暂停放贷。“平台停止也是主要担心逾期率大增,现在网上有借款人鼓动不还款。“方颂说道。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知》将利率和手续费统一计入借款成本,这可能会动摇一些现金贷机构的经营模式。
此前,一些机构试图用“率”改“费”的方式逃避监管。表面上可以“降低”借款利率,“符合”监管规定,同时用较低利率水平吸引用户。但实际上,一些借款利率以借款手续费的方式征收,增加了隐形成本,可能会误导借款人,加重借款负担。
“基本上是一刀切了,这个通知比想象中的更严格。行业内公认的利率限制、暴力催熟会制止,这个都是预期内的。”方颂说道。
截至11月19日,在运营现金贷平台2693家,银监部门批准的消费金融牌照合计22张,网贷之家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有213张网络小贷牌照,这意味着有超过90%的现金贷平台将被关停。
资金来源被掐住
除了利率之外,《通知》对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强监管。
《通知》明确了,现金贷需要持牌经营。不仅“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而且“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现金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互联网小贷公司、银行、信托以及P2P等。在互联网小贷以及银行等持牌机构被明确监管之后,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来源会是一个大问题。
“银行、ABS、P2P这三个渠道都掐住了,P2P也不能撮合交易,表外必须转到表内。”方颂说道。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徐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知卡住了很多现金贷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或许面临无钱可贷的局面。很多公司从城商行农商行拿资金,成本在12%左右,不算高,但《通知》出台后对银行资金更严了,信托等渠道的资金也不多”。
“在暂停增量、压缩存量的政策背景下,预计没有相关牌照的从业机构,将会被陆续清出。持牌机构对相关合作会更加谨慎,业务开展势必减缓。”周治翰说道。
实际上,各地对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杠杆率都有明确规定。从现有政策看,小贷公司最高杠杆率一般在2倍左右。也就是说,在控制杠杆的情况下,现金贷的成交规模将受到抑制。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杠杆率问题是个核心问题,作为非持牌机构,现金贷平台不受杠杆率的监管。“从这个角度看,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现金贷平台,很多并不具备承受局部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规模大而底子薄,让人不得不忧虑。所以,强化杠杆率监管,并不让人意外。”
市场已经有所反应。12月1日,在互联网金融整治办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前一天,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借呗悄然从上海清算所撤下最新一期公开计划募集的高达30亿元ABN(银行间市场的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计划。
针对这期悄然下线的《蚂蚁借呗系列2017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募集计划,蚂蚁金服称:“受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及金融去杠杆影响,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债券市场信心脆弱,受市场情况影响,不少发行人选择推迟或取消发行债券。”
根据重庆百度小贷提交给交易商协会的《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募集说明书》,百度小贷从交易商协会获得了40亿元资产支持票据(ABN)注册额度,计划近期发行第一期,金额7.86亿元,底层资产为教育分期。
不过,在近期的现金贷整治风暴中,蚂蚁小贷300亿ABN发行计划已经暂缓。以现金贷作为重要业务的重庆百度小贷,或许同样会受此影响。交易商协会网站信息显示,自11月21日重庆百度小贷提交募集书初稿之后,至今尚无进展。
转型消费场景
在如此强监管之下,很多平台也望而却步。“之前参加一个行业的聚会,很多公司都打算做现金贷业务,包括系统、人员都已经完成了,但在这一轮强监管之下,直接停止了。现金贷本身就是一个窗口业务,受监管影响特别大。”12月6日,深圳某互金公司CMO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合规运营的网贷平台受影响较小,部分谋求资产分层管理,将超额业务进行隔离,资产端严重依赖现金贷的网贷平台将面临整改、资产转型与争夺、本金亏损多方面的压力。”陈明说道。
“通知在现金贷业务开展原则中明确规定,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意味着未来现金贷业务将进入到持牌经营阶段,预计具有开展现金贷业务资质的平台将实现增值。”许泽玮分析认为。
转型已成为必然。蚂蚁借呗已经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在“怎么用”一栏中增加了实际资金用途选项,包括个人日常消费、装修、旅游、教育、医疗五个选项,努力挣脱现金贷名号。蚂蚁金服12月2日回应称,响应新规,并将坚持以场景为依托,发展健康的消费信贷类产品。
近日,趣店也宣布将进入汽车消费金融领域,目前其在支付宝的入口也变成了“来分期商城”,其中有3C等商品分期和汽车分期。
陈明说,新规实施后,现金贷行业短期内必将面临产品利率水平、客群、经营模式及风控规则调整的压力。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倒逼现金贷加强风控管理能力、有利于助贷业务回归本源,合规经营、持牌经营以及以场景为依托的消费信贷类产品将更具竞争优势。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表示,基于场景的贷款将成为监管鼓励的方向。但是,这个目的如何实现,仍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市场来说,“场景”更像伪概念。即使是在线消费场景,场景也完全可能被滥用。
另一方面,则是“出海”。目前,已经有现金贷平台到东南亚国家开拓市场,比如印度尼西亚。印尼当地的现金贷平台有上百家,从中国出海到印尼的现金贷平台数量达数十家,在中国国内排名靠前的现金贷平台都去了,例如拍拍贷、掌众金服都尝试将市场布局扩大到东南亚。
一份数据显示,目前“出海”的平台超过30家,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在众多想要出海的现金贷公司看来,东南亚有6亿人口,年轻人手机普及率非常高,东南亚普惠金融的状况跟几年前的中国一样,支付才刚刚开始,有73%的人没有开立银行账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