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正式下发文件,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文件同时规定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此类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
据海通证券研报测算,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其中,兴业银行降幅最高,达11%。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而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增加存贷比弹性的根本目的。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则认为,此想法可能过于理想:
首先,如果银行将一般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将会提高自己的负债成本,虽然降低了法定准备金上缴规模,但对于银行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其次,即使银行乐于把一般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则要求企业和居民将本身存入银行的存款购买基金等产品,再由基金公司存入银行,但是企业和居民是存款还是购买基金的产品,是由其自身对金融产品的偏好决定的,企业和居民是否能够轻易地将存款转化为其他金融产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最后,一般存款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同业存款波动较大,从稳定性考虑银行也要维持一般存款规模。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邓海清表示,即使非银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也不会补缴存款准备金,或是补缴准备金有较长的过渡期。
“法定准备金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非银同业资金在显示中多为固定期限,而且违约率极低,发生存款突然流失的概率很小。而且,如果缴纳准备金,势必同时会降低准备金率进行对冲,这会给资金面带来较大的波动,提高银行负债端成本。”邓海清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暂不补缴准备金对银行而言是利好,极大地缓解了短期流动性压力,预计春节前降准无望。
惊喜!红包超预期,央妈是亲妈!
银行重磅利好袭来,央行387号文面市,扩大一般存款口径同时增量部分准备金暂定为零,正如我们在本周四(24日)已经提示过的,央行此举可消除负面预期、变相放水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存贷比约束削弱,以下为针对此次文件涉及的几点:
短期流动性释放:①除券商、保险、信托、基金等非银存款外,387号文较周四传言版本还增加了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境外同业存放等几块边角料,整体纳入一般存款增量约为12万亿,因为暂不缴准的规定,商业银行可较11月底预期的“恐怖”版(非银同业存款约10.9万亿)少缴纳2万亿准备金,相当于免除三次50BP的升准,这在本周四已有部分预期,可大幅减轻短期流动性压力。②此外此举将为商业银行提供变相降准,银行将有动机以非银类机构(券商等)为通道将一般存款导入非银同业存款项下,规避准备金的缴纳,货币派生增强,短期内又相当于一次放水。
存贷比金箍一松,由监管指标迈向监测指标的道路更进一步。截止11月末银行业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13万亿,贷款余额约81万亿,存贷比71.7%,截止9月末16家上市银行有7家存贷比超73%,10家超70%,逼近75%的监管红线。9月份存款偏离度指标出来后大家压力普遍大增,此次存款口径扩大,单边估算的话,中短期可以贡献6个百分点左右的存贷比弹性,释放大量信贷额度。结合此前央行信贷额度放宽,短期约束商业银行放贷的三大金箍中已有两个出现松减。
存款成本下行,实现表内套利。①不用再那么费心折腾存款了,随着中短期存贷比弹性的加强,商业银行部分源于此处的冲存款规模的动机降低,对高成本一般存款的需求降低,利于银行降低存款端获取成本,同时源于总资产规模的冲存款动机仍在。②如前所述,商业银行将有很大动机把原来的一般存款腾挪至非银同业项下,以此规避低收益的准备金缴纳(一般年化利率为1.4-1.5%),付出一定的通道成本后赚取超额利差,实现表内套利。
整体来看,此次央妈的红包是普惠性的,大中型银行和部分小行受益于本身同业业务的强势及资本运作能力,拿到的红包要比别人大一点。拿了红包,新年就更有盼头了,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速,地方版AMC扩容等等。估值面看银行股沉寂多年的修复刚刚启动,至少还有50%以上的空间。资金面看,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低价扫货的行情持续,量大价廉的银行股不容错过。错过了始发,不要再错过第二站的上车机会。
个股上,我们认为短期可以继续关注华夏、光大、浦发、交行,华夏是混合所有制的标杆,会受益国企改革,光大是被拯救的落难公主,改善空间大。同时我们也持续看好特色化、市场化的南京、宁波、平安还有兴业。还是那句话牛市思维,回调就是买入良机,相信对前景的判断。(银行罗毅、林博程、张帅帅于2014年12月28日)
国泰君安:同业存款纳入分母暂不缴准利好银行和股市
以下为国泰君安详细分析:
12月27日央行发布387号文,将部分原在同业往来项下统计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且适用的存款准备金暂时为零。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APV存放、其它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
1) 存款分母扩大将释放理论最大贷款值5.5万亿左右,但实际贷款投放受制于经济下行和信用收缩。10.3万亿的同业存款扣掉20%的同业贷款之后,再按照75%的存贷比测算,理论上可以释放5.5万亿左右的最大贷款值(相当于新增55%的贷款可投放额度),有利于缓解银行存贷比约束。但是,考虑到经济下行、信用收缩和银行“惜贷”,实际贷款投放将低于理论值。
2) “暂不缴准”为权宜之计,未来存不确定性,可能引发一般性存款转同业存款的监管套利行为。同业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若缴准需要3-4次降准才能完全从总量上对冲掉,且难以从结构上在各银行间进行精准对冲,操作复杂,因此暂不缴准实为权宜之计,意味着未来仍有可能缴准,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一般性存款需按20%的存准率缴准,且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而同业存款暂不缴准,这为银行将一般性存款转换成同业存款以降低负债成本提供了监管套利空间,只要转换成本低于3%,银行就有动力去做转换,从而导致一般性存款的流失和同业存款的增加。
3) 降准再次推迟,但降息降准在条件具备情况下仍在时间表上,政策总体利好。1121降息之后,公共政策部门应有降准以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但是,因担心对股市火上浇油,前期MLF续作和国开行4000亿投放之后第一次降准预期推迟,此次387号文可能第二次推迟市场降准预期。未来随着股市从快牛切换至慢牛、经济下行、物价通缩、套利资金流出、外占收窄等条件具备,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预计春节前后。15年一季度季末可能是再一次宽松时点,那是政府出手稳增长的常规性时点。考虑到中国准备金率为世界最高(美国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平均约为7%,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0),随着条件成熟,未来降息降准的空间较大。
4)利好银行和股市。同业存款纳入分母且暂不缴准,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可贷额度。由于要求“一个月内”报送,预计1-2月份银行贷款投放将明显增加,主要投放方向为基建、央企等稳增长领域,大河有水,小河(民营中小企业)溢出、间接受益,有利于边际上降低融资成本,扩大需求,托底经济,利好银行和股市。
同业存款新规或致存款搬家
央行明确将非银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但免缴存款准备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哪个银行不会想办法,去弄更多可用资金?”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在资金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完全可以绕道非银同业,将一般性存款转为非银同业存款,实际突破存贷比的监管限制。
而非银同业存款范围的限制,则是银行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即便券商不计受托管理资金,仅信托、保险、证券三大非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就已突破24万亿元。若将其管理的客户资金也纳入其中,银行可以无限放大非银同业存款规模,进而最大限度突破监管限制。
与此同时,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仍将作为同业存款,未能获得央行豁免,银行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将会占用存贷比指标。而作为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上述新规一旦执行,将会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成本产生不利影响。
或现存款搬家
“如果非银同业存款不缴存款准备金,估计很快会出现存款搬家,大量一般性存款将转入非银存款。”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非银同业存款不上缴存款准备金,在扩大信贷空间的同时,也为银行进一步突破存贷比限制打开了大门。
上述华南股份行人士分析,由于非银同业存款仍受存贷比限制,为了扩张信贷规模,银行有足够的动力,通过做大分母的方式,将一般存款更多转入非银同业存款。“目前具体规定还不清楚,估计银行接下来就要采取创新手段,来规避存贷比对非银资金的限制。这样一来,存贷比的意义就不大了。”该人士说。
深圳某上市银行人士亦持这一观点。他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将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可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户的存款,先进入非银机构,再以非银同业存款的名义存进银行;二是银行利用现有存款,认购非银机构的各种产品,最后又回到银行。
“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只要通过非银机构绕一圈就行了,这样一来,存贷比就失去了意义。”某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从理论上来讲,可通过这种方式,将非银同业存款无限放大,实质性突破存贷比的限制。
而上述深圳上市银行人士认为,绕道将一般性存款转为非银同业存款,虽然可以规避存贷比考核,但对银行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此过程中,银行需要支付一定的通道费用,如果客户存款先进入非银机构,只能通过理财的方式进行,需要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在此情况下,银行可能缺乏足够动力。但在资金紧张时,这种情况难免会出现。
“现在不收存款准备金,但没说以后也不收,央行这次的做法很有艺术性。”上述华南股份行人士亦称,非银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后,对商业银行并非全无约束。更大的可能是,央行是将非银同业存款作为流动性调节工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要求银行非银存款上缴存款准备金。
中小银行资金成本或上升
按照央行最新规定,未来同业存放仅指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这意味着,银行机构之间的同业存放,将不能免缴存款准备金,而这将对中小银行资金来源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同业存款还要缴存款准备金,谁还会愿意在银行之间互相存款?这样一来,对中小银行非常不利。”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上述说法变成事实,中小银行资金来源将更为狭窄。
实际上,随着近年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同业存款已成为中小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是仅次于存款的资金命脉,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更是如此,部分银行同业负债规模,甚至已经逼近同期存款余额。
“非银同业存款主要来自于券商、信托和基金,但这主要是四大国有行在做,中小银行的同业存款也主要来自四大行,如果未来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会占用信贷空间,四大行肯定不愿意把钱给小银行。”上述券商人士称,在此情况下,等于切断了中小银行的一大资金来源。
迄今为止,银行机构之间的同业存放资金并无权威统计数据。根据银监会数据,今年三季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也仅有17.09万亿元。而在同期,仅四大国有行的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买入返售三项同业资产,就已经超过4.6万亿元,达到全国城商行总资产的25%以上。不过,在三季报中,四大行均未披露银行同业存放规模。
对中小银行来说,不利影响尚不止于此。上述深圳上市股份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上述新规执行后,中小银行吸收同业存款的渠道并非完全被堵死,但却会推高其资金成本。
“要想做其实也很简单,拆出行可以通过购买非银机构的理财产品,非银机构再将资金存到有需求的小银行,但由于绕了个道,会产生成本,有钱的银行估计也会坐地要价,小银行同业资金成本将会大幅上升。”该人士认为,如果央行新政变成事实,部分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利润都有可能萎缩。
“很多拿到央行定向投放资金的银行,还会因此成为二道贩子。”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由于有利可图,一些获得央行定向投放资金的银行,会将资金加价拆借给有需求且未能进入央行定向投放范围的银行,从而推高这些银行的成本。“如果这样的话,对资金获取能力本来就比较弱的银行,是非常不公平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