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让普惠金融“落地生根”

作者 余蕊

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可被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多个金融领域。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甚至有人说,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改变传统银行业的关键角色,将对传统银行业带来颠覆式改变。

普惠金融由联合国在2005年宣传小额贷款时提出,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5年规划。今年9月29日,人民银行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

记者在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和浙江网商银行调研时了解到,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普惠金融开辟了一条创新途径,助力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落地生根”。

金融科技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浙江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之一,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网商银行没有营业网点和柜台服务人员,完全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数据和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网商银行和蚂蚁金服的数据表明,金融科技的应用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享受到了金融服务。

截至2017年6月末,网商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发放贷款2301亿元,有超过650万的小微经营者从网商银行及其前身阿里小贷获得贷款服务,累计获得贷款金额超过9000亿元。

网商银行的贷款用户中三四五线城市的小微商家高达58%,贷款用户中20~30岁的用户占51%,30~40岁的用户占26%,许多没有信用记录的年轻人也从网商银行获得了贷款,实现了创业梦想。

此外,在中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蚂蚁金服的“花呗”产品,平均每四位“90后”就有一位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调研发现,近40%的“90后”把“花呗”作为首选的支付方式。

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贷款客户的户均贷款额度仅为1.7万元,贷款平均时长仅为7天,而一年贷款50次以上的小微企业占60%。这么频繁的“借借还还”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小企业因为成本的考虑,很少像大企业那样贷一笔款,留着慢慢使用,而是在必要时才申请贷款。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整体来说是‘小、急、短、频’,即额度小、要得急、使用时间短、频次高。”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表示。

网商银行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频繁的“放贷、收贷”是因为金融科技强大的处理能力。基于用户在生态内场景的历史表现进行授信评估,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所有授信决策的背后均源自于自动化计算的大数据模型,针对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宝会员,在确认账户为本人持有和使用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交易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综合制定授信标准。用户不需要提交收入证明等材料,也不需要用户去网点办理,只需要打开APP等相关业务入口即可申请贷款,完成全部贷款流程。

四川的张女士是网商银行一位用户,五年来贷款多达3794笔,平均每年贷款759笔,最小3块钱,最大56000元,没有一笔逾期。由于她的贷款笔数比较多,网商银行的客服曾提醒她贷款是有成本的。张女士表示“订单贷”是每形成一笔订单,就可以线上发起贷款,买家确认收货后自动还款,虽然需要每笔操作,但是每一笔都能确保还上钱,她觉得心里很踏实。由于贷款时间基本只有几天,收益可以覆盖利息,十分方便。

金融科技降低融资成本

小企业融资的最大难点是缺乏抵押物、缺乏担保。网商银行的信用贷款服务根据商家的信用数据情况提供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年化利息仅为8%~15%,而且可以选择随借随还,按天计算,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网友“青橙”是一位95后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的前半年,她网店的交易额每天只有200元,利润只有十几元。可就是凭借每天点滴积累下来的100多笔交易数据,网商银行为其提供了7万元的贷款额度,无需抵押,利息也与信用卡差不多。

靠着这笔钱,“青橙”开始尝试直播的推广形式,并借助天猫“双11”促销,半年后使资金周转进入良性循环,如今其网店的年交易额已经突破千万元。两年来,网商银行总共为“青橙”提供了261笔贷款,“青橙”没有一笔逾期。金融科技让“快借快还”“低价高效”成为许多创业者享受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金融科技让金融服务安全性更高

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通过积累的关联网络数据,汇总形成10万+项指标,创建了100多种预测模型和3000多项策略,对众多小微客户进行了全方位画像,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不再是局限于历史和静态信息,而是能够动态分析未来经营预期,做出正确的投放决策。此外,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创新大数据风控模式,通过从多样生活场景抓取社交、行为、财富、设备等非征信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让风控系统从海量数据中学习模型,去洞察每一笔交易背后的信用、欺诈等风险,从而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精准管理。风控的创新直接变革了传统的借贷审核模式,为分散、小额、海量的借贷提供了可能。这些风控措施,帮助网商银行一方面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左右。

金融科技还使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更加完备。网商银行和蚂蚁金服目前可以实现贷前识别盗冒用、欺诈、套现用户,并做相应的准入和额度管理;贷中实时根据业务发生的信息,如交易的商品信息、用户登录信息、商户信息、个人登录信息、手机设备、贷款意图等等进行监测;贷后对所有已贷款的用户,根据贷款后的一些信息做监控预警,同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用户做不同的提示。

金融科技仍需满足监管要求

尽管金融科技让金融服务更加普及和高效,但仍需注重风险、满足监管的要求。例如,对于在校大学生以及低龄群体,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运用多种策略模型主动避开,如判断为学生,“借呗”不给予贷款。即使判断为非学生,年龄在18~23岁之间的客群,贷款额度也会控制在1万元以内。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在2017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发表演讲时表示,需引导并发挥好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夯实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数字金融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支持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互学互鉴、相互发展;形成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相应的金融法律和监管框架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2-01
金融科技让普惠金融“落地生根”
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普惠金融开辟了一条创新途径,助力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落地生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