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军)“只是催收!开口就骂!然后就发消息……”陕西一名学生的家长何涛(化名)向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反映,自己的侄女已经深陷校园贷,目前已经休学,亲戚、朋友与老师等也都都收到不堪入目的催债短信,并且部分附有图片。
据何涛介绍,自己在上学的侄女吴宁(化名)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累计超过十多万。自己陆续还了11万余元,但仍剩余多无法偿还。“借了十几万,7.28号开始,我陆续还上了十一万多”何涛称。
借款:超50家平台
1996年的吴宁,在上海某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从2016年开始,吴宁先后在50多家网贷平台不停的借款。
怎么会到超过50家平台上借借款呢?何涛称,吴宁在学校上学,吴宁的父母都是农民,常年在陕西老家,对吴宁的借款情况概不知情。何涛坦言,“根本不知道在学校会借这么多”。
从第一家开始,吴宁欠下的网贷金额越来越多。何涛表示,“她当时在校借了一家开始就不停的从下一家借来弥补第一家的欠款,再从第二三四家弥补第二家的欠款”。
何涛向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提供内容显示,名校贷、金优客、青春时贷、大学时代、共享荷包、租呗信用钱包、贷师兄、极速小贷、速溶360、指尖钱包、花儿朵朵等均在列。“一些已经还清的平台都没写出来。”何涛称。
据了解,为了还掉贷款,吴宁加入了多个校园贷QQ群,也结识了多个校园贷推广业务员。一张截图中显示,多个业务员在QQ空间寻求大学生客户。文案中多为“只要你是在籍大学生,只要你有学信网,速速借、今借到无逾期,资料真实,15、16、17年毕业的都可以做……”
也有业务员介绍称,有其他第三方平台借款的情况,如爱又米(注:爱学贷)没有逾期,芝麻分超过600分就可以下款2000-3000元。
此外,一名网贷推手称,无视地区,无视负债,有学信网,学生,手机实名半年或父母身份证实名即可,“同行、中介都可以合作,返点10%-15%,资质好返点更高。”何涛也表示,多个平台都要求提供学号以及学信网信息。
催款:不堪入目
何涛介绍,目前吴宁已经休学在家,“学校老师说她们那这种事多了,他们也管不过来”。
据了解,吴宁在网贷平台借款时,留下的紧急联系人是院系领导电话。院系领导则表示,“现在催款的已经骚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何涛展示的短信中,“打胎”、“下体”等字样频频出现。一则短信显示,“最终警告!你‘借钱快’欠款一个小时内如仍未处理,我司将向你联系人不停的发送一些不太健康的的文字及图片!有可能会影响到您父母的尊严!望给自己留一点脸!”
何涛直言,“优贷,名校贷最恶心”,并在上图中划出横线作为强调,他们催债都没搞清楚是男是女,但依然发送多条内容不堪入目的短信以及图片,也常有接到侮辱性电话,“那个新疆人来处理就是名校贷发的”。何涛称,部分短信已被自己删除。
逾期:费用高昂
实际上,在项目逾期后,平台的催收以及对出借人给予的补偿,产生一定的成本。而平台将成本转移到逾期借款人的身上,逾期管理费便应运而生。常见的包括逾期罚息、滞纳金、催收服务费等。
部分校园贷以低息吸引大学生,但往往弱化高违约金、高管理费等费用。比如“名校贷”按天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爱又米”逾期费更是高达1%/天,还有少数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的7%至8%作为违约金。
有用户评论称,别碰这种黑心贷款。“黑到什么程度,你晚半个小时还款可以问你要几百逾期费,不给就直接轰炸。”“准备还钱,晚了三分钟,直接打电话骂家里长辈。”
以“今优客”平台为例,何涛表示,吴宁于2017年6月19日在今优客借1000元,到手880元,需要按周还款,每周400元,共计需还款1400元,“到七天后还清就可以,没还清的逾期费一期440”。
在名校贷平台上,吴宁也先后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4月先后借款2000元、500元与500元。其中,2017年3月、4月的2笔借款均于当日结清,还款504.95元,2016年7月的一笔借款也于2016年7月结提前还款。
此外,吴宁在名校贷仍有2笔借款,一是大额借,借款金额为10000元,借款期限为36个月,每月需还款376.78元;另一笔是应急借,借款金额为1000元,借款期限为3个月,每月需还款343.23元,因出现逾期未还款情况,吴宁目前已经收到多条名校贷以及诺诺镑客发来的催款短信,部分含有威胁字样。不过,名校贷平台上无法查看这2笔借款详情,包括借款时间、还款计划、已还款金额、待还款金额以及贷款合同等信息。
监管:禁而不止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随着监管层的明令禁止,“校园贷”已经趋于沉寂。然而,早前“校园贷”乱象的后续影响至今还在持续。据央广网报道,11月13日,青岛一名大学生因为陷入“做单”贷款陷阱,如今欠债四十多万元却无力偿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教授黄震表示,监管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部分原来做校园贷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退出或转型,少数则寻求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成为校园贷助贷机构,尚未进入的,也得到了足够的警示。
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楼、宿舍、食堂门口均停放着大量的共享单车,而几乎每一辆共享单车上都贴着贷款的小广告。广告上写满“只需身份证,即可贷款”“办大额信用卡”“无需抵押,有无工作均可办理”“你找我借钱,咱俩就有缘”等字样。
很多从事不正规校园借贷的平台方的宣传都是以“便捷”、“低息”作为噱头,吸引有资金需求的学生上门。肖飒直言,“而大学生作为刚刚接触社会,普遍还缺乏系统的金融知识的群体,很容易陷入此类‘骗局’,形成利滚利的高利贷而无力偿还,最终产生无奈结局。”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要避免校园贷监管出现“九龙治水”,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打造保护在校学生的铜墙铁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