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10月11日,保监会批复腾讯旗下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腾讯正式拿下保险代理牌照。此前不久,腾讯刚刚24亿战略投资中金公司,曲线拿到了境内券商牌照。
虽然腾讯官方表示,不做大而全的互联网金融。事实上腾讯拿金融牌照的鼓点越来越密集,不声不响间成为牌照最全的互联网金融帝国。
上一次,倒在腾讯这一招面前的是电信运营商。这一次,手拿全牌照的腾讯金融帝国,会否变成金融行业的颠覆者呢?
最全牌照金融帝国
你可能都没意识到,腾讯已成为所有互联网金融玩家中金融牌照最齐全的公司。
版图横跨第三方支付、保险、证券、银行、基金、征信、小贷等领域的腾讯金融,牌照种类丰富程度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帝国。
第三方支付是腾讯布局最早的互金板块,目前其手握支付牌照,并拥有财付通、QQ钱包和微信支付等多个前端支付产品。
在小贷领域,腾讯早在2013年便拿到牌照成立了财付通小额贷款公司。
基金也是腾讯不能错过的一个领域,通过入股好买财富,腾讯获得了基金销售牌照。
银行方面,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则是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
征信领域,腾信也不遑多让,腾讯信用是央行批准的八家个人征信试点之一。
腾讯在保险业也屯下了重兵。财产险方面,腾讯通过众安在线拿到了牌照。寿险方面,年初腾讯在香港投资设立了英杰华人寿,在大陆则投资了和泰人寿。而在被认为有可能颠覆保险行业的网络互助领域,腾讯先后投资了水滴互助、轻松筹等公司,再加上才入手的保险代理牌照,腾讯的保险布局十分完善。
证券则是腾讯在BATJ的竞争中领先所有对手的一个领域。蚂蚁金服、百度和京东金融在证券领域目前并无牌照斩获,而腾讯此前就投资了可以提供港股、美股交易的富途证券,再加上此次中金的境内券商牌照,打通了用户开展境内外的证券交易的通道。
极力实力的颠覆者
虽然腾讯金融抢下了最全的金融牌照,但目前仍养在深闺,既没有成立专门的金融集团,市场也缺乏对它的了解,以至于有观点认为腾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战略缺失,架构不清。
事实上,梳理最近几年马化腾等人的言论后发现,腾讯在互联网金融有着清晰的发展战略,低调潜行、实力只是当下的策略。
2013年两会期间,马化腾对媒体表示,腾讯将申请更多金融牌照。
2015年面对媒体时,马化腾的表述是,未来不排除整合集团的互联网和金融业务。
到2016年两会,马化腾则话锋一转,称要不要搞一个金控公司,这些都形式并不重要。
到2017年,马化腾的回答变成了,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不会包在一个所谓的“金融集团”里面来做,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拆分而拆分。
言辞间一年比一年低调,腾讯的互金战略也越来越让人捉摸不定,有人士据此认为腾讯缺乏金融人才。
事实上,包括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内的诸多腾讯高管都是资深金融行业人士。在专家看来,腾讯没有像阿里、百度和京东一样,将金融板块独立出来并高调宣传,而是默默地收集牌照,这恰恰是腾讯的聪明之处。
此前微信在电信领域的颠覆之举,曾招来几大运营商的强烈抗议。相对于电信行业,金融是监管更强的领域,在真正具备实力之前低调行事有助于减小发展阻力。
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具有其他公司难以比拟的用户优势,只要等他悄悄完成布局,而后借助微信等产品的强大动能突然发力,就可以瞬间击倒竞争对手,这一招腾讯此前屡试不爽。
腾讯在金融领域的强大颠覆能力目前已獠牙初露。在支付领域,微信借助红包对支付宝发动了“偷袭”。而在消费信贷领域,今年5月15日,上线两周年的微粒贷所放贷款总金额已达到3600亿元,超过众多中等商业银行的累积贷款规模。
马化腾说:“金融最核心的问题是稳健,就是拼谁的命长,而不是看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表面上按兵不动的腾讯金融,如今已牌照齐整,在业内看来,未来腾讯金融将成为金融业真正的颠覆者。
记者 付扬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