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是平台提高流动性的一大产品功能,但因为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也容易扩大债权逾期的影响范围。近日,包括招财宝在内的部分平台暂停债权转让功能,也有平台债权转让数量呈现上升态势。在分析人士看来,债权转让作为网贷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在风险并不大的情况下,投资人间的债权转让并没有不合理性。而对于借款期限较长的借款标的,投资人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可能会出现其他新的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注意到,某地产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债转投资数量高达上千个。其中,9月13日,平台债权转让数量高达1367个。记者观察几日发现,平台的债权转让数量呈现上升态势,截至9月17日上午,债权转让数量高达1481个。
对于债转高达上千个的原因,公司客服人员表示,平台并没有出现流动性问题,一切正常,债转项目都是由投资人自行发布。根据该集团公司近期披露的半年报显示,集团公司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旗下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超1710万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该平台的项目多为半年及一年期的产品。有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针对中长期的产品,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一般平台均会设置债权转让功能。
债权转让是指原债权人因个人原因急需资金,将在网贷平台出借的未到期项目转让给网贷平台其他用户的行为。债权转让能提高出借人资金的流动性,当用户需要流动资金时,可以通过出售名下拥有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债权给其他投资人,从而完成债权转让,获得流动资金。
网贷之家研究员陈晓俊表示,债权转让模式是网贷平台创新的一种工具,作用是解决网贷平台流动性的问题,可以帮助投资人在有资金需求时能够通过债权转让的形式出让持有的资产。
根据网贷之家以2017年6月100家有债权转让功能的平台为样本,分析不同平均借款期限的平台债权转让成交量占比分布的情况发现,平均借款期限1个月及以下的平台累计债权转让标的成交量占比仅为0.62%,而平均借款期限12个月及以上的平台累计债权转让标的成交量占比高达50.53%,这也反映了平均借款期限较长的平台投资人为了资金流动性考虑更容易进行债权转让操作。
不过,因为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也容易扩大债权逾期的影响范围。此前的 “侨兴债”事件,在底层资产违约后,因为平台的变现功能,导致逾期范围被扩大。
正因为风险容易扩大,也有平台暂停了债转功能。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注意到,包括招财宝在内的多家平台也暂停了个人间的债转。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除了散标外,绝大多数网贷理财产品都包含个人投资者债权转让的设计,通过债权转让可以解决期限匹配问题,如活期类理财是通过实时债权转让实现随时退出,集合类理财也是通过债权转让将不同期限的借款标的组合成同一期限的定期理财产品。
在薛洪言看来,债权转让最怕出现债权逾期,这样会把从底层借款人到历次参与转让的投资者都卷入其中,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也大大扩大了债权逾期的影响范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风险扩散。如果不出现逾期,原则上没有额外风险。
债转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今年6月广东省在互金平台交整改计划中,监管口头要求禁止网贷平台债权转让活动,这一要求让平台标的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近日广东互金协会向所属会员单位下发的名为《关于规范我会广东省(不含深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会员单位出借人之间债权转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网贷平台可设置债权转让专区,但只允许单个而非打包债权在平台转让。转让方式的规定,对“一对多”、“债权打包”和“线下转让”进行了禁止,这一规定使债权转让的方式相对降低了风险。这也说明债权转让并未“一刀切”禁止,网贷平台债权转让活动暂存“一线生机”。
陈晓俊表示,从债权转让的现有规模看,即使监管层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债权转让,对于整个网贷行业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但是债权转让作为网贷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在风险并不大的情况下,投资人间的债权转让并没有不合理性。而对于借款期限较长的借款标的,投资人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可能会出现其他新的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