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传统金融机构”真的是现在才开始做科技吗?当然不是。问题恰恰出在“传统”二字上面,这给人一种“老金融”的印象。所幸,越来越多的持牌金融机构,正在主动挣脱“传统”的枷锁,重拾金融行业的科技底蕴,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这意味着一块庞大的金融科技服务市场。文|董云峰本文首发于零壹财经网当我们说起新金融,到底在谈论什么?新金融琅琊榜的理解是,新金融的核心是金融创新,包括持牌金融机构发起的创新,还有非持牌机构发起的创新(往往是破坏式创新),以及二者合作推出的创新。金融科技是当前新金融的主流,指的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在这里,我们用的是持牌金融机构,而非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这个词的误区在于,它很容易让人想到“老金融”,从而造成一种误解,认为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对立的,和新金融创业公司之间亦是对立的。所幸,越来越多的持牌金融机构,正在主动卸掉“传统”的枷锁,重拾金融行业的科技底蕴,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前阵子备受关注的BATJ牵手商业银行,以及最近苏宁与交行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传统金融机构这个词,该亡了。1、人人都爱金融科技在几天前举行的“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除了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等套话,金融科技成为银行大佬提及最多的话题。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降本增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这要求金融机构加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深化金融改革,抓住未来的新风口。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说,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展的线上信贷服务单笔成本只要2.3元,而银行同类型的业务成本正常要上千元,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运营效率的不同。他表示该行将加大金融科技建设投入,积极拥抱并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华夏银行行长张建华称,未来四年该行将推进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网络金融业务,打造开放式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的应用平台,积极探索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并调整金融科技相关的组织架构。还有比上述几家大机构更为激进的案例,那就是招行和平安。(未来已来:招行要做金融科技银行,平安要做科技公司)在近期发布的中报里,招行将自身明确定位“金融科技银行”,对标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目标迈进。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则在中报中表示,“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些金融机构发出了如此强烈的科技转型信号。2、金融业的科技底蕴那么,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直到这两年才真正打算做金融科技吗?在PINTEC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魏伟看来,这是一种错觉,其实“fintech”这个名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当时IBM、微软这类公司就在做,主要是银行的无纸化,也就是电子化改造,这是金融科技的第一波浪潮。魏伟告诉我,全世界的银行都是数字化的生意,它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最早将新科技落地的一个产业。银行一直非常科技,只不过应用的领域不一样,它们的金融科技更多体现在基础的流程、数据等层面。关于这一点,我接触的多位银行从业者都心有戚戚焉。他们一方面承认新兴公司的创新意识和执行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并不认为银行就没有技术含量,因为银行的运营就建立在强大的技术后台的基础上。“这么多年,你的网银交易出过错吗?哪怕当年的存折时代,你的账户出过错吗?没有科技保障,能做到这种效率吗?”魏伟并称,很多银行每年的研发投入,比一般互联网公司都要大。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尊重银行。银联总裁时文朝今年3月曾撰文指出,金融是最早利用科技提升自身的行业,没有电汇技术的飞速发展就没有现代国际银行业的产生。我国银行业IT系统建设一直以来以极高安全标准和高规格的开发、运营投入著称。在所谓的传统金融领域,其实很多地方堪称技术含量满格。举例来说,中国移动支付目前全球领先,人们看到了支付宝和微信的强大实力,却很少关注到,这种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作为基础设施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这是各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资金清算的枢纽系统,是连接国内外银行重要的桥梁,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支持系统。概言之,金融业绝对不是没有科技,而是无处不在,只不过大部分我们看不见。在行业里,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很早就开始对外输出科技能力。3、没有颠覆,更非零和当前,在金融科技这件事情上,持牌金融机构不仅没有被颠覆,反而正在凶猛的反扑之中。这么下去,新金融创业公司们,还有活路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迈向金融科技的路上,持牌金融机构和新金融创业公司,他们之间应当是合作互补,而不是你死我活。华夏银行行长张建华在上周四的论坛中显得很真诚,他说:互联网时代要有开放的心态,要实现合作共赢,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大包大揽,要聚焦于主业和自身最具竞争力的领域。华夏银行愿意与其他银行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外部的大数据公司共同合作。“银行的科技能力更多体现在内功上,但在与用户的触达上,还远远不够。”魏伟表示,“银行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核心点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海量交易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化的获客与用户运营,这些不是银行的强项,它们在补这个短板,所以机会也一定出现在这个短板上。”在日前发布的题为《中国银行业转型20大痛点问题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报告中,毕马威中国指出,在推进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银行可以:其一,自行研发创新金融技术,构建产业生态;其二,采用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形式;其三,利用“投贷联动”等产业政策契机,投资或参股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它们实力强劲,拥有很多选择,不过体制决定了它们的转型还取决于很多非市场化因素;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选择相对有限,更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这将是一块庞大的金融科技服务市场。从蚂蚁金服、众安保险到PINTEC,都在积极跑马圈地,它们不仅提供技术输出,还能在获客和运营上提供支持。去年8月,蚂蚁金服上线开放平台,向商业机构全面开放包括支付、安全等在内的12大能力。今年以来,蚂蚁金服将理财平台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开放,并开放了最新的AI技术。众安保险通过开放平台向金融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它还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提供积分、防伪溯源、风控反欺诈和智能客服等能力。“我们可以和金融机构做很多事情。”魏伟自信地表示,“打个比方,如果银行要上线一个微粒贷,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京东白条,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余额宝,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天天基金,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Betterment(美国智能投顾公司),我们还是可以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持牌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科技创业公司的不断协作与磨合,原先的偏见与敌意终将逐渐消弭,而“传统金融机构”这个词,亦将退出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