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银联收编支付宝,为安全上一道锁

文/罗浩杰引言:市场的安全、稳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监管最关心的问题,风险控制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点放在任何行业的监管都适用。近年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与Apple Pay等,为抢占第三方支付市场而疯狂“撒钱”,人们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饶有兴趣地等着看到底最后鹿死谁手,但前些天,央行一纸文件让各方都看懵了。8月4日央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全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网联,据悉,注册资金是20亿元,第1期股东出资比例中,央行下属7家机构,其中包括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共计持股37%,是第一大股东;包括蚂蚁金服、财付通在内的2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持股共63%;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持有9.61%的股份。网联建成后将一头对接115家持牌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头对接近300家商业银行。就像银行卡之间的结算通过银联一样,网联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平台。在“网联”出现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各个银行直接对接。比如你通过支付宝从你的建行账户向朋友的农行账户转钱,你的钱从建行出来后进入到支付宝的建行账户,然后支付宝从它的农行账户向你朋友打相同金额的钱,完成转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去中介化”,转账过程中除了支付宝外,没有其他的中介机构。当然也没有监管机构可以看到这笔交易,所以在“去中介”的同时,顺便也完成了“去监管”。网联出现之后,将结束这种“数据寡头”的垄断,避免洗钱、套现等不法行为,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今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不能直接和银行进行对接,而是要通过网联来进行清算,进而达到央行监管的目的。或致银联正面受袭“央妈给银联生了一个弟弟,起名叫网联”。人们把网联看做是央行的小儿子,那么央行长子银联呢,干嘛去了?这还得从马云的淘宝说起。2003年前,淘宝买东西都是线下交付,货到付款。但是这样很不方便,交易成本较高,于是马云主动跑去找银联谈,说大哥咱们合作吧,我有用户你有技术。可惜郎有情妾无意,银联对马云爱搭不理。当年银联当家的还是万建华,据称,他找人评估了下项目可行的性,得到的结果是: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想参与。也就等于说,银联在2004年初主动拒绝与马云合作。马云并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于是决定自己做一个支付系统,并发挥其善于构建关系的长处,直接去跟各家银行谈。银行也想多挣点钱啊,于是各家银行纷纷给马云开通 “快捷支付” 的接口。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此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崛起,绕开了银联这一清算机构,占据市场很大的份额。但是问题在于,中间没有银联参与,这些客户资金就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央行无法掌控用户真实的交易信息等。面对网联这个弟弟,作为央行长子的银联,心里多少有点说不出的滋味。作为曾经央行的“独子”、国内唯一的银行卡清算组织,银联的线下收单和清算中介的垄断地位一度是无人能撼动。银联推广了统一的银行卡标准规范,提供着跨行信息交换、清算数据处理、风险防范等基础服务。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未崛起之前,用户向商户付款时,就可以由银联在商户的银行卡开户行和用户的银行卡开户行之间做清算,并向商户和用户收取清算费用。而早期面对刚冒头的第三方支付时,银联拒绝过它们提出的合作邀约,后来看到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得如此蓬勃,又做出很大动作的部署,像是推出标准二维码、提出支付补贴、牵头银行与支付机构合作等等。现在网联这个小弟弟出现,银联先前这些急起直追的努力只怕是更加没有意义了。先不说能不能掰倒第三方支付,银联还要面对新的挑战,网联未来有可能会成为银联的最大竞争对手。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局限于线上,也有线下业务,同样,银联虽然主攻线下(银联商务),但也做线上业务(银联在线支付)。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前期央行放开清算牌照,网联极有可能获得清算牌照,具备和银联同样的业务模式和空间,成为银联竞争对手。第三方支付网关优势不再央行推动网联成立,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加强监管。近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支付和金融市场造成了混乱。网联的成立,通过可信服务和风险侦测,可以防范和处理诈骗、洗钱、钓鱼以及违规等风险。网联可以让参与支付的各方,权责逐渐变得更加明确、清晰和独立。在此之前,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的费用由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多家银行分别拟定,多方关系比较紊乱。网联建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面临的都由“n”变“1”,所有的接口都通向网联,网联接口同一价钱,可避免业内话语权影响公允竞争;也有助于使资金流向一目了然,有利于监管。不过,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财付通)而言,网联的诞生会引发一个新问题:导致它们沉淀资金被否。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的建立,目的是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清算模式,解决困扰已久的备付金集中管理难题,理论上将不再享有对沉淀资金的支配和收益。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各自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规模约在1600亿元和1500亿元,合计占全行业客户备付金总量的70%、市场份额前十名的90%。此前1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称,自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网联统一托管备付金,减少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隐性收入,这就激励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而类似支付宝和财付通等体量较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网关优势因为网联的存在而消失。防控风险是重中之重至此,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这场“三国杀”中“三兄弟”的关系应该可以迎来新的调整。在没有网联的时代,银行、银联和第三方支付扭成了一团,有人将银联比作老大,银行比作老二,第三方支付比作老三。老大要独大,老二不吭声但有意见,老三最不服。银联掌握者战略主动,可以挟持银行来逼迫第三方支付,这在线下可行,但在线上来说就站不住脚了,银行在线上受制于第三方支付的压力更大,老三则通过利益利诱拉拢老二。这就是银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三者之间妙趣横生的关系,有了新兄弟加入后,应该有不一样的互动了。这场“三国杀”中,迄今为止老三第三方支付显然“最得人心”,其推动的“无现金”生活方式深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喜爱,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日常生活更轻松、便捷和智慧。支付宝公布的2016年度账单显示,支付宝活跃用户中,80、90后占绝大部分,80后人均支付金额已经超过12万元,90后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更是高达91%。乘借这股东风,互联网巨头借势喊出了“消灭现金”口号,要极力打造“无现金社会”。今年年初,支付宝曾提出将推动我国在未来5年内进入“无现金社会”。8月1日至8日,支付宝宣布多个城市举办“无现金城市周”大规模营销活动;同时,微信支付也宣布开启“8·8无现金日”活动。为鼓励消费者在线下消费时使用移动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投入巨资,以鼓励金、代金券和返现红包等形式,引导消费者加大对无现金支付手段的选择。但该举措近期遇冷了。8月10日,有媒体记者声称从央行内部人士处获悉,7月底,央行武汉分行约谈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告知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二是撤掉所有含有“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三是公开告知参与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尊重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选择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安全、稳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监管部门最关心的事情,而风险控制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放在任何行业的监管都适用。就像互金行业中的P2P,在监管整治的过程中,ICP、银行存管等业务要求都是为了加强行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平台的合规建设不但是为投资用户们负责,也是在为平台自身增加市场竞争力。确实如此,亿万百姓的财富安全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必须将风险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8-15
网络版银联收编支付宝,为安全上一道锁
文 罗浩杰 引言:市场的安全、稳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监管最关心的问题,风险控制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点放在任何行业的监管都适用。 近年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与Apple Pay等,为抢占第三方支付市场而疯狂“撒钱”,人们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饶有兴趣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