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荣:过度炒作金融科技不可取,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需平衡

7月8日,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的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论坛上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关于金融科技的讨论非常热烈,这其中形成一些共识,也出现了噪音、杂音。比如刻意割裂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关系,忽略金融本质的属性和技术发展的规律,过度炒作尚在发展初期的新兴技术。他从历史、宏观和全球三个视角分享了关于金融科技的思考。

一、历史视角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先后经历了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的阶段。目前,正在朝着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现在很多新兴的科技企业也进军到金融企业,和金融业相互融合。最近四大行和BATJ达成战略合作,相信这对促进金融科技非常有利。

今天我们强调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始终不能脱离金融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必须坚守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严格按照经济金融规律办事,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去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绝对不应该搞那种自娱自乐,脱离实体经济空转的伪创新。

纵观世界的金融发展历史,由于金融内生的脆弱性和外部规制的滞后性等原因,每一轮重大的金融创新在诞生之初,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快速累计,甚至引至金融危机的过程。特别是本世纪初,欧美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过度创新和风险管理的滞后,引发了本轮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业抑制创新风险规制的动态循环演进可以看出,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必须形成适度平衡。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的理念,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应用试点,产品实验,让所有金融产品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坐得正。另一方面通过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并行互补,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长效监管机制,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二、宏观视角

从目前和金融科技相关的规模来看,与金融总量的规模相比,涉及金融科技的业务规模比较小,短期内很难对现行的金融运行方式产生重大改变。在缺乏足够数据基础的情况下,要准确的量化金融科技的宏观影响比较困难。但中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比较大的国家,及时做一些前瞻性,开放性的研发储备还是有必要的。

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存在正负两方面的潜在影响。从正向影响看,通过多元化的金融主题有效竞争,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从负向影响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或者说传播的速度更快。这一点从从我国近年来所暴露出的一些非法集资案例便能看出,这些案例欺诈群众钱财的动机、理念,宣传的手法,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多改变,但是从手段上看,确实高效了许多。因为将线下欺诈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去传播,并实现了资金收取,这种放大、加快的倍数效应就很突出,而且突破了地区的限制。

当金融科技这一概念刚出现的时候,对一些国际金融组织或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而言,其反应不一样。有不以为然的,也有不屑一顾的。但很快,大部分的国家、国际经济组织,都调整了态度,转向不容忽视或不甘示弱。这可以从许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国际组织的举措看出来。比如日本政府最近提出要设立金融科技实验中心。

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具有多种影响渠道。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金融科技业务,降低了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金融市场对利率变得更敏感,有助于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部分金融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层次边界变得模糊,盯住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级货币政策效果会降低。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金融科技增加了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增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和成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支付等电子化货币规模的快速扩张,将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使得货币乘数、流通速度以及需求函数的估算,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三、全球视角

金融科技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世界各国,包括国际组织,各国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也从最初的审慎观察,变得更积极包容,对金融科技的理解也在不断融合、推崇。

通过全球的视角,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国际社会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框架,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很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出台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对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缩小版的真的市场和宽松版的市场环境,建立更具包容性、创新性的监管体系。美国政府则在奥巴马总统卸任之前,发布了《金融科技框架白皮书》,注重实施功能性监管,把金融科技相关业务按功能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

二是客观认识到各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目标诉求有所不同。从制度环境看,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传统金融体系十分发达,法治监管体系也比较完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成本很高。这些国家试图通过监管砂箱这样的监管创新,适当缓解金融危机以后由于监管趋严所导致的创新抑制。而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来实现弯道超车;

三是中国在金融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应用规模上,处于国际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正视我们的短板、不足。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G20杭州峰会之后,世界银行牵头撰写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新兴政策方法,其中总结了各国17项具有示范性的政策方法。这里面,中国有5项入选。但客观讲,中国在原始的业务模式开发,核心技术,特别是底层技术研发,主导国际标准制订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短板、不足,需要尽快补齐。

附李东荣演讲原文(由主办方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提供):

李东荣: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本届外滩峰会的主题内容,聚焦金融科技,我认为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关于金融科技的讨论非常热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金融界还是科技界,都对这一题材很关注,言必谈金融科技。这其中形成一些共识,也出现了噪音、杂音。比如刻意割裂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关系,忽略金融本职的属性和技术发展的规律,过度炒作尚在发展初期的新兴技术,因此在当前这样一股全社会关注金融科技的热潮中,我觉得我们金融从业者尤其应该客观冷静,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金融科技,把握住方位感和方向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金融科技服务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下面,结合本人在金融工作中的实践体会,试图从历史、宏观和全球三个视角,分享我对金融科技的一些观察、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历史视角。

历史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发展由来已久,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回顾整个人类的金融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历史,比如冶炼、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货币流通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的转变。信用货币的出现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规模和便利性,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交互传递的速度和成本效率问题,使得金融能够更有效的实现跨期、跨地域的资源配置。随着现代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先后经历了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的阶段。目前,正在朝着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现在很多新兴的科技企业也进军到金融企业,和金融业相互融合。最大的四家传统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和BAT结对子,相信这对促进金融科技非常有利。回顾历史,有利于我们用历史事实验证并总结经验,获取启示。

1、科技在金融业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金融业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既是积极的推动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这个话还不是我说的,科技部的党委书记王志刚是搞技术出身的,他说在中国各领域里面,银行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做得非常好,走在前列,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银行业务是不折不扣的手工操作业务,靠的是一把算盘一一支笔,一本帐薄一双手,80、90年代使用计算机286、386,但那个计算机只能是单机使用,不能联网,我们看我们的银行使用信息技术设备都更新非常快。随着新系统的开发和新设备的应用,很多东西很快就进行了改变。记得90年代初,我们一些台式机还放在仓库里面,有的连包装盒都没有打开过,就已经不能用了。因为新系统,不能用旧计算机,没有办法,更新开快。这些计算机,后来捐赠给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乡镇、希望小学。一是设备更新很快,二是技术更新也很快。进入21世纪随着银行业数据集中工程的推进,计算机的使用由柜面的会计储蓄业务,扩展到信贷台帐,资金调拨,客户管理等业务,最终实现了业务的全国联网和自动化的处理。如果我们是银行界的老同志,一定会知道历史的案例。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大的案例,就是中国银行开平支行5亿美元的大案。这个大案,随着中国银行全国数据集中,数据集中之后,这些东西无法掩盖,档案曝露。此后,积极发展自助银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逐步实现银行的实时化、随身化、移动化。除此之外,还有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各行各业都在应用技术的发展,整个金融业在技术应用方面,既是推动者,也是受益者。国外的大计算机公司,提供设备的大厂家,他们也从中得到利益。

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从业机构,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金融科技,积极探索和运用新技术,巩固传统优势,解决自身短板,培育发展新功能。

2、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从本质上讲,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金融创新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失衡,金融资源体内循环,金融创新脱实向虚等现象,始终消而不绝,一定时期后会以不同的方式周而复始的出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屡见不鲜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规制不健全、竞争不充分,非市场行为干扰等体制机制因素,也有部分从业者自身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理解不深刻、不到位的内在因素。实际上,它也是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必然反映。因此,今天我们强调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始终不能脱离金融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必须坚守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严格按照经济金融规律办事,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去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绝对不应该搞那种自娱自乐,脱离实体经济空转的伪创新。

3、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纵观世界的金融发展历史,由于金融内生的脆弱性和外部规制的滞后性等原因,每一轮重大的金融创新在诞生之初,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快速累计,甚至引至金融危机的过程。比如说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扩大了通货膨胀的幅度、范围。股票交易的出现,催生了资产泡沫的形成。特别是本世纪初,欧美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过度创新和风险管理的滞后,引发了本轮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业抑制创新风险规制的动态循环演进可以看出,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必须形成适度平衡。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的理念,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应用试点,产品实验,让所有金融产品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坐得正。另一方面通过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并行互补,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长效监管机制,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当然,这也很不容易。

二、宏观视角。

系统论告诉我们,小到具体个人大到经济社会,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综合题。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现代经济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金融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仅会影响居民消费、投资支付等习惯,还会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等带来影响,站在宏观金融运行的角度看,上述影响必然会对长期所倚重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稳定框架等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当然,从目前和金融科技相关的规模来看,和金融总量的规模相比,涉及金融科技的业务规模比较小,短期内很难对现行的金融运行方式产生重大改变。目前,在缺乏足够数据基础的情况下,要准确的量化金融科技的宏观影响比较困难。但我认为,中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比较大的国家,及时做一些前瞻性,开放性的研发储备还是有必要的。

我主要从研究的角度,谈谈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这两个重要宏观要素的影响。

1、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存在正负两方面的潜在影响。

从正向影响看,通过多元化的金融主题有效竞争,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金融科技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将更多的小微经济主题,纳入到经济金融活动,有助于降低风险的集中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负向影响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或者说传播的速度更快。

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线上化、开放化,使得技术依赖下半年和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集聚,金融科技服务的众多长尾客户,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弱,更容易产生羊群相应,一旦发生风险,羊群效应会更突出。前些年我们在国务院汇报工作,也提到了,在网络技术条件下,一个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引发系统性的风险,这跟过去不一样。金融科技主体依托网络效益、规模效益,更容易实现跨界混业经营,也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竞争和系统性风险问题。

从我们近年来国家所暴露出的一些非法集资案例看,这些案例欺诈群众钱财的动机、理念,宣传的手法,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多改变,但是从手段上看,确实高效了许多。因为将线下欺诈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去传播,并实现了资金收取,这种放大、加快的倍数效应就很突出,而且突破了地区的限制。

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影响金融稳定的政策机制比较复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我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金融科技这一概念刚出现的时候,对一些国际金融组织或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而言,其反应不一样。有不以为然的,也有不屑一顾的。但很快,大部分的国家、国际经济组织,都调整了态度,转向不容忽视或不甘示弱。这可以从许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国际组织的举措看出来。

去年11月,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应2017年20国主席国德国要求,成立了金融科技小组,研究这个课题。这两天德国汉堡峰会的主题,也是Fintech。去年是集中在数字经济方面,今年集中在金融科技方面。不久前,金融稳定理事会公布了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报告总体结论是:目前,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金融科技创新已经影响到了金融稳定,但是监管部门仍需重点关注一些问题。比如,应对技术外包上的操作风险,防范网络风险和宏观风险,加强国际监管沟通,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前段时候蚂蚁金服参加他们的会议,各个大的国际金融组织都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或研究组,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日本政府最近也提出,要设立金融科技实验中心。

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内业界、学术界,可以参考借鉴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分析框架,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第二,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具有多种影响渠道。

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金融科技业务,降低了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金融市场对利率变得更敏感,有助于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部分金融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层次边界变得模糊,盯住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级货币政策效果会降低。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金融科技增加了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增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和成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支付等电子化货币规模的快速扩张,将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使得货币乘数、流通速度以及需求函数的估算,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这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分析。

以上是第二个视角。

第三个视角,全球视角。

金融科技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世界各国,包括国际组织,各国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也从最初的审慎观察,变得更积极包容,对金融科技的理解也在不断融合、推崇。比如,美国比较早的使用金融科技的概念,英国最初使用了替代性金融的概念,中国则是在推进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使用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概念。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一些技术文件中,主要使用“数字金融”这样一个概念。

其实从金融功能、业务本质上去理解,这些概念穿透起来看,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区别。所涉及的业态模式、技术,也是大同小异,如果简单地套用升级论或版本论来解释,这些本来就没有实质性差异的概念,还是有些本末倒置的。所以我们从业机构,还是应该聚焦于业务、技术本身,没有必要被这些名称、概念牵着鼻子走。

具体来看。通过全球的视角,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国际社会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框架,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很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出台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对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缩小版的真的市场和宽松版的市场环境,建立更具包容性、创新性的监管体系。美国政府则在奥巴马总统卸任之前,发布了《金融科技框架白皮书》,注重实施功能性监管,把金融科技相关业务按功能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小组或委员会,探索建立针对金融科技的国际政策框架。

从总体上看,各国对金融科技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原则,包括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消费者保护委前提,以发展普惠金融危重点,以风险防范为核心,以标准规范为基础,鼓励多元化的主体良性竞合。

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共识,来进一步完善我们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框架。

2、客观认识到各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目标诉求有所不同。

从制度环境看,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传统金融体系十分发达,法治监管体系也比较完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成本很高。这跟我们国家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这些国家试图通过监管砂箱这样的监管创新,适当缓解金融危机以后由于监管趋严所导致的创新抑制。

在中国,情况是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面临的监管环境比较包容,从目标诉求看,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希望在新一轮的金融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维持国际性或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地位。这在英国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来实现弯道超车。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学者、业者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口号。通过弯道超车,促进我们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

总而言之,在中国发展金融科技,需要考虑到制度环境、发展阶段、现实基础等多种因素,同时,要保持定力,明确目标诉求,坚持我们国家的立场,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3、中国在金融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应用规模上,处于国际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正视我们的短板、不足。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等一些新业态,涌现出了一批金融科技的创新企业,新兴的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深化。为了促进这一业务的健康发展,中国还建立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基础的监管规则体系,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行业管理体系。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G20杭州峰会之后,世界银行牵头撰写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新兴政策方法,其中总结了各国17项具有示范性的政策方法。这里面,中国有5项入选。我们的成果在国际上还是被认可、肯定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客观讲,中国在原始的业务模式开发,核心技术,特别是底层技术研发,主导国际标准制订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短板、不足,需要尽快补齐。

各位朋友,以上是我从历史、宏观、全球三个视角,对金融科技的一些观察、思考,希望有助于大家认识和理解,金融科技在历史上处于什么位置,在宏观经济金融中处于什么位置,在全球范围处于什么位置,也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能参与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研究中来,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7-08
李东荣:过度炒作金融科技不可取,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需平衡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并行互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