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监管由堵到疏 "互、金"融合成主流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校园贷市场就是例证。

在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四月份对校园贷市场作出了“正门打开”的指示后,校园贷市场开始由堵到疏。远离校园贷市场数年的银行,再次走进校园。

在正门打开的同时,原来深耕校园市场的互金企业开始转型。未来校园贷,到底将何去何从?

后门紧闭,正门打开

催生出了几大独角兽的校园贷市场,在最近一年时间内,经历了谷底,又开始逐渐反弹。

宕到谷底,有两大因素。

第一市场层面。

监管出来之前,校园市场,这块被传统金融放弃多年的禁地上,互金巨头没有遭遇任何传统金融巨头的狙击,如入无人之境,得以迅速攻城略地,成长为校园贷巨头。

进入校园的互金企业。鱼龙混杂,既产生了不少独角兽企业也涌入了一批害群之马。

一两百家闻腥而至的跟风者,则把校园当初了短期的掘金之地,在风控技术不到位、风险定价失措的困境下,裸条、亲友连带、暴力催债、高额利息,成为了对冲风险,攫取暴利的手段。因此,在一系列逼债自杀、裸条等丑闻渐次出现。

无序发展的校园贷市场,到了不管不行的危急时刻。

二,政策层面。

乱象之下,教育部和银监会相继落下重锤。

4月10日,《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6月28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现阶段暂停网贷平台进入校园贷。

在银监会收紧口袋的同时,校方已对校园贷say no。

校园贷巨头的崛起,几乎无一不依靠强势的线下地推团队。校园这样一个单一、封闭、用户集中的市场,地推效率高、成本低,趣分期的地推团队鼎盛之时高达3000人,校方严禁地推之后,线下转化率动辄数百元,因此,继续固守校园贷平台,不经济不理性。

不过,校园贷繁荣的原因,恰恰是因为需求普遍存在,因此,堵不如疏。这种监管思路,也是郭树清的态度。

就在4月21日银监会一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郭树清说,“把正门打开”,未来校园市场的金融服务主体,是商业银行,校园贷的监管真空红利一扫而空。未来和银行合作,联手拓展校园消费信贷市场,或许是曾积累了大量校园用户的原校园贷巨头的可行之路。

少数派和多数派:互金转型三条路

从政策真空,到关紧大门,然后由堵到疏,打开正门,政策的风云变幻之间,互金校园贷的命运和战略都随之改变。

如果稍微盘点,就会发现,目前互金校园贷转型,主要有三条路径。

第一,简单粗暴的退出。

这是大多数中小校园贷互金平台的唯一退路,要么是业务不济主动退出、关门,要么是受限于监管新政被动退出。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2016年就有45家校园贷平台主动退场。

大的平台,也一度选择了退出校园,但是,退出之后,其业务依然在持续,只是业务重点发生了转型升级。

去年9月,趣店集团宣布暂停校园地推业务,此后将专注于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退出校园分期市场。名校贷也在7月1日正式暂停了新增校园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

第二,牵手银行。

尽管在业务前台,互金退出了校园市场,但是,未来,也许互金公司可以和商业银行合作。

目前,拒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至少五家银行进入了校园市场。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了“金蜜蜂校园快贷”,授信额度在1000元至50000元之间,初期额度控制在5000元内,目前年利率为5.6%。就在同一天,中国银行也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首先在华中师范大学试点。

虽然目前进入校园市场的银行凤毛麟角,但风向已经明朗,银行的动作,也是对郭树清4月讲话的呼应。

“社会批评我们银行对大学生的信贷业务服务不到位,他们找不到地方贷款,就找网络或社会上的高利贷”,郭树清说,“英美大学生用信用卡买电脑,比例是很高的。开发大学生助学贷款(现在)怎么样了?做好了还是有收益的。”

商业银行的进入,给互金公司提供了机会,可以和商业银行牵手。过去,校园贷互金遭遇的诟病之一是利率过高,但商业银行具有成本最低的资金,而互金公司拥有灵活接地气的互联网基因,也积累了不少校园贷风控经验。未来两者联手,大有可为。

转型公益的名校贷,聚焦反欺诈等业务,其实依靠的就是其背后的风控能力,未来这些能力,同样可以助力银行开拓校园市场。

第三,做公益。

在校园贷合规的大背景下,大多数校园贷互金公司要么退出,要么转型升级,但名校贷似乎是个少数派,那就是转型公益。

名校贷7月1日正式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更名“名校贷公益”后,聚焦反欺诈、金融知识普及、大学生梦想扶持、助学等公益事业。目前,其官网及APP都已改版为公益内容。

名校贷为何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转型公益有何考量?

第一、拥抱监管,对《通知》提及的“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上提供助力;第二,名校贷过去深耕校园市场,在反欺诈等方面沉淀了不少经验,转型公益也是顺水推舟;第三,就是如上文所述,名校贷未来可以通过积累校园市场的互金数据,将来为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风控辅助力量。

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唯一的对策就是随之改变,少数派、多数派,条条道路通罗马,你更看好哪条路?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7-05
校园贷监管由堵到疏 "互、金"融合成主流
在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四月份对校园贷市场作出了“正门打开”的指示后,校园贷市场开始由堵到疏。远离校园贷市场数年的银行,再次走进校园。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