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懒洋洋从酒店的大床上醒来,退房时免查即走;路遇大雨瓢泼,那也不慌不忙,免押金就近借把伞;低头再看看信息,免流水单申请的卢森堡签证已下来。这一切不因为你是什么VIP,只因你信用好,芝麻信用分高。
这是芝麻信用想给你讲的美好故事:因为信用,所以简单。的确,信用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陌生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靠谱的征信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还有社会效益。
然而对当下试点的征信产品,监管部门并不满意。
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此前的研讨会上指出:“八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 之后列举的一些反面教材,也让人不禁联想到芝麻信用各种高调动作。
也就是说,两年来尝试最为热切的芝麻信用,不仅没等来牌照发放,还疑似被不点名批评。以至于有些评论用“牌照死穴”、“生死攸关”来评述它,一副人家no zuo no die,快把自己zuo出局的架势。
这有点言过其实了,监管的本意是提醒而非裁决,并非针对芝麻信用一家。客观来讲应该是芝麻信用有其不足,但仍可变通完善。咱们试着探究一下问题所在和变局思路。
一、监管部门在质疑什么?
万存知在研讨会上,已把监管层面的质疑总结得很清楚:
各家所谓的业务闭环造成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信息共享。即大家都藏着掖着,信息难以互通,发挥最大风控作用。
不具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严重利益冲突。这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公司治理独立,不受个别股东操纵,且业务独立,不参与授信相关业务。从这点看,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试点单位都不满足条件。
根据较有限信息进行信用评分并对外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怎样算误采误用?
误采主要是指使用了不恰当的评分数据。万存知在《中国金融》上的文章明确指出:个人征信只采集和共享债务信息。
对比芝麻信用分和美国成熟的信用评分产品FICO Score,一眼就能看出差异:芝麻信用把身份特质、人脉关系数据引入评分,而这些数据的有效性是存疑的。比如A是白领你是民工,有多大程度上可以确认A的信用就是比你好?B是天猫店小二,加了许多高端买家好友,那么B的信用是不是也比你好?
至于误用,主要是指将信用分数用在不恰当的场景或策略中。万存知同样在文章中提到,利用用户画像把社会公众“画成”三六九等,会导致对部分群体作出歧视性安排。
比如,凭什么高芝麻分就能进女大学生圈子?凭什么芝麻信用分高就能走机场快速安检通道?就因为画像出来你的阶层比我高?这恐怕不是央妈想要的“政治正确”。
二、联合申照或可解决信息孤岛、独立性问题
关于如何解决上述第1、2点问题,我理解央行已经给出了一个倾向性方案。
万存知:“如果若干人、若干经济组织,从自愿共享客户信息的角度出发联合起来申办一家个人征信公司,则是完全可能的。”
同样的模式在美国这样的征信业成熟市场也存在。三大征信机构Experian、Equifax和TransUnion,背后都是拖着一簇大大小小的征信公司。
联合申请牌照,从政策和可行性看没问题,接下来要看各方意愿了。
正面来看,现在试点的8家企业中,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分别背靠支付宝(阿里)、腾讯、平安,三大巨头要有所融合恐怕困难;但与其他5家乃至外围排队中的企业形成联盟,则有一定遐想空间。
反面来看,如果不走这一步棋,一旦有某个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获批,自己的数据依然要“依法共享”(持牌征信机构有权获取)。横竖是共享,为什么不抓紧撺掇下盟友,加速推进?
当然还有Plan B,就是保持现状证明自己独立……
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在接受品玩采访时表示:蚂蚁金服从第一天开始,就做了非常完善的独立性制度安排,包括通常说的主体独立 、资产独立、人员独立、经营独立、财务独立。
可问题是……也得央妈认啊。
于是又有人可能会提,是不是可以政府做数据收集,推出最基础的征信报告,民间只做末端的产品?这当然是可能的,但对芝麻信用来讲,数据范围和权限都大大受限,非到万不得已,应该不会走此下策。
三、柔性处理或可解决误采误用问题
在采集这个问题上,我们一方面看到央妈暂时只认债务信息有价值,另一方面又看到,美国三大征信机构确实都保有自己的信用评分产品。
这里是否有区分处理,两手准备的可能?即:
两套评分模型,前者严格遵照指示要求,降低甚至去除暂未被认可的人脉关系等考量维度;后者则可以叠加自有的尝试维度。
前者作为主模型,用于正式验收、对外输出,后者用于自有产品花呗、借呗,获取对照结果佐证其有效性,再择机加入主模型。
虽然芝麻信用内部肯定已经有无数个模型在滚动学习着,但对外一直是一套最“前卫”的方案在宣传,上述柔性方案或可减少一些监管压力,谋求更持续的进展。
而对于误用问题,核心是策划的场景要足够“公平”且“必要”。
足够“公平”
首先,公平意味着“人人平等,机会均等”。那么在一个推广的新场景中,是不是可以做到:
1、已有有效信用记录的用户,按正常打分决定是否可参与;
2、信用记录暂时不足的用户,有随机体验乃至全民限时/限量体验的机会;
3、事先请求用户授权,体验所得数据会作为有效信用记录存底。
这样既可以有效规避“凭什么他行我不行”之类的歧视诟病,还可以将放开体验的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产品教育和宣传效果只增不减,一堆冷启动信用记录也获取了,何乐而不为?
足够“必要”
我理解的“必要”主要是指:
1、场景领域有风控需求,且形成的信用数据有共享价值;
2、用户有因信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体验痛点。
比如之前的女大学生圈子评论权、快速安检少排队特权,都是不满足第一点要求的。明明没有风控需求,硬是导进来一个信用分切割用户群体,这是VIP服务,不是征信。
而像免押租车场景,应是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可以拓展的。尽管万存知觉得借用信用分来约束租车人有点“本末倒置”,我们仍看到有政企联手的先例:4月27日,国家发改委在京举行共享单车信用信息共享签约仪式。
再参考下美国的信用分应用边界,已然延伸到保险、租房、雇佣、酒店等领域。
理论上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遵循“公平”且“必要”原则,柔性试错,可以有效降低跑偏被叫停的概率。
四、关于个人征信试点的几点预测
至此咱们已经梳理了联合申照、柔性处理的思路,主要解决监管部门对信息孤岛、独立性、误采误用等方面的顾虑。倘若成立或部分成立,大可YY一下,预测后续的发展可能:
1、或有数家试点机构出现合资、换股乃至合并的情况,解决主体问题。
2、因监管部门质疑自有数据(如淘宝的购物行为、腾讯的社交数据)可用性,更认可“各种非持牌金融机构产生的负债偿债记录”,部分信用记分维度可能被迫调整。
3、因为第二点的存在,花呗、微粒贷、京东白条等产品产生的数据更加值钱;线下被认可的场景如共享单车,也会成为各征信产品争相接入的目标。尤其是这方面一直很低调的腾讯征信,应有所动作。
4、某些场景在接入后得以复制固化,如租车、酒店;而某些场景可能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影响面大,暂时不予通行,如雇佣、婚恋。
以上纯属理论推导,仍需实际打脸检验。做独立行业评论最大的不甘,就在于总不如内部知根知底。若思路有偏颇,烦请专业人士指正。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