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钱意图明显 香飘飘欲“借鸡生蛋”

(原标题:圈钱意图明显香飘飘欲“借鸡生蛋”)

当您周末舒服躺在沙发里追剧的时候、当您休闲看网络视频的时候、当您打开网络欣赏在线电影的时候,往往在剧情进行到关键时刻,“香飘飘奶茶,杯装奶茶开创者,连续八年销量领先”、“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的广告突然跳出,让您顿时倍感无语和无奈,但同时也让您记住了一个品牌“香飘飘”。

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地方电视台,到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网络媒体,香飘飘的广告到处在“飘”。“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1圈”增长到了“连起来可绕地球3圈”,巧妙地告诉公众,香飘飘的销量是持续增长的。然而,对于香飘飘,《红周刊》记者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表示知道,但就从来没喝过。那么,这家公司发展情况到底如何呢?

产品销售出现瓶颈

香飘飘全称为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浙江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起始注册资金500万元,经过数年的发展,到2013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香飘飘主营业务为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以杯装奶茶为主,拥有浙江省湖州、四川省成都以及天津三大生产基地。就营收来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公司杯装奶茶产品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0.65亿元、19.26亿元和23.64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98.68%、98.68%和98.90%。

一杯奶茶,能做到如此大的规模,实力着实不凡,然而,收入单靠奶茶产品,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产品单一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产品的单一,近年来香飘飘的发展似乎就遇到了问题。从近5年的营业收入变化看(2012年至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24亿元、21.02亿元、20.93亿元、19.52亿元和23.90亿元),相比2013年,香飘飘2014年和2015年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而2016年营业收入虽重新实现增长,但就产品销量看,相比2013年销量仅增长了2.23%,由3850.16万箱增长到3936.28万箱。

招股书披露,香飘飘在经营上采取的是经销商模式,其业绩变化与其经销商规模息息相关。在近几年中,香飘飘经销商数量一直在减少,由2013年的1205家,下滑至2016年末的1004家。香飘飘表示,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全国销售渠道的布局。然而就在其所谓的基本完成布局下,销量增长却相对平平。

轻研发重广告

现代化的企业要想长久发展,研发自然是少不了的,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研究,都少不了研发的大量投入。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应该是越来越多。从香飘飘研发支出情况来看,公司在近两年中的研发费用减少明显。2014时,其研发支出还高达1477.14万元,可到了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研发支出合计金额都没有2014年一年的多。

一边是研发投入在大幅降低,而另一边却是公司在各大电视台及网络媒体投放轰炸式投放广告,导致其广告费用居高不下。

报告期内,香飘飘的广告费用金额分别高达3.32亿元、2.53亿元和3.59亿元,占其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高达57.03%、48.54%、53.17%。而了解同行业公司的维维股份,其2015年和2016年广告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仅为22.64%和23.10%。而正因广告的大力投放,报告期内,香飘飘的净利润分别仅有1.85亿元、2.03亿元和2.66亿元,广告费用的支出竟然远远超出公司净利润。

对于香飘飘这种轻研发重广告的销售模式,从经营角度看,恐怕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毕竟国内杯装奶茶及盒袋装奶茶市场竞争激烈,除了香飘飘外,还有“优乐美”、“香约”、“立顿”等诸多大品牌“割据”一方,大有群雄并举之势。如果不注重研发提供新品,而仅凭广告轰炸,香飘飘杯装奶茶市场的“霸主”地位恐怕也难以持久。

一股独大之忧

在招股说明书中,香飘飘表示,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蒋建琪、陆家华夫妇合计直接持股73.5407%,通过宁波志同道合控制本公司9.7127%的股权,并由蒋建琪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本次发行完成后,蒋建琪、陆家华夫妇仍对公司具有绝对控股权。

实际上,据《红周刊》记者了解,香飘飘的股权,几乎全都掌控在蒋氏家族手中,除了蒋建琪、陆家华夫妇直接持有的73.5407%的股权和通过宁波志同道合控制的9.7127%的股权外,蒋建琪的弟弟蒋建斌也持有香飘飘10%的股权,另外蒋建琪和陆家华的女儿蒋晓莹持有香飘飘5%的股权。这样算下来,蒋氏家族共持有香飘飘98.25%的股权,是名副其实的一股独大。

对于目前的局面,蒋氏家族完全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行使表决权对公司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有能力按照其意愿对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决策、人事安排、关联交易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宜实施影响。但如此一来,这又如何去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也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募集资金项目意在“圈钱”?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生产的产品销量大增、订单不断、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又很高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扩大产能。而如果企业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未来又没有新增加长期稳定的大订单,则无须盲目扩大产能,毕竟盲目扩产所带来的产能消化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话题。

香飘飘的主要产品为“香飘飘”品牌杯装奶茶,截止2016年末,该公司的产能为15.83万吨。近三年来,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90%、74.20%、87.30%,由此看,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并未饱和。在销量上,近三年产品销量分别为3817.10万箱、3409.15万箱和3936.28万箱,销量也没有出现大增的迹象。这种状况下,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拓展市场,而不是扩大产能,然而在本次IPO中,香飘飘首要计划却是大幅扩大产能。

香飘飘募集资金项目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拟募集并使用2.61亿元的年产10.36万吨液体奶茶建设项目,而另一个项目则是计划投资4.88亿元的年产14.54万吨杯装奶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按照2016年的产能利用情况,其15.83万吨产能,利用率仅87.30%,也就是说其利用到的产能实际只有13.82万吨,如果新增的14.54万吨产能建成,将超过现在已经利用到的产能,而这还不包括其另一个10.36万吨液体奶茶建设项目将形成的产能。在现有产能尚不能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且近些年销量未见明显增长下,香飘飘如此“任性”的大肆产能扩张,其扩产后的产能消化将会是一个重大难题。

实际上,从香飘飘2015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早在2015年时,香飘飘就计划募资上马这两个项目了,然而时至今日,却依旧没有实施,是不是只要不上市,香飘飘就不会实施这两个项目呢?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两个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就值得考量了,当然,如果是企业缺钱,没资金上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然而香飘飘真的缺钱吗?

从香飘飘的资产负债表来看,报告期内,其货币资金金额分别为7.50亿元、9.80亿元、11.96亿元,而其募集资金项目尚不足7.50亿元,单凭自己的资金,香飘飘在2015年就完全可以自己干了,可为什么企业时至今日也不愿意花自己的钱建设,非要等上市去募集资金呢?

更为奇怪的是,报告期内香飘飘只在2014年有900万的短期借款,近两年中连银行短期借款都没有,而长期借款方面2016年有5996.6万元的长期借款,2014年和2015年则没有长期借款。既然企业有大量自有资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可为什么企业不惜支付高额利息找银行做长期借款呢?难道说其存款利率要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真假采购价格的背后

此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香飘飘披露的部分原材料采购数据也存在一定疑点。香飘飘的产品分为椰果系列奶茶、美味系列奶茶和其他产品,而原材料椰果只在椰果系列奶茶中使用,在其披露的采购数据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椰果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324.48万元、1683.23万元和1868.38万元,采购数量分别为233.22万公斤、176.90万公斤和204.39万公斤。照此计算,则在以上年份中,其椰果的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9.97元、9.52元和9.14元,然而奇怪的是,依据招股书披露的主要原材料平均采购价格,椰果在2014年到2016年的采购价格却分别为每公斤10.29元、9.68元和9.14元,只有2016年数据与核算数据一致,而2014年和2015年的采购价格竟然分别比核算价格每公斤要高出0.32元和0.16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4-29
圈钱意图明显 香飘飘欲“借鸡生蛋”
圈钱意图明显 香飘飘欲“借鸡生蛋”,香飘飘 圈钱意图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