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网洪偌馨
4月19日讯,一方面,各家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靠引入新股东来弥补短板和完成增资,另一方面,在消费金融牌照度过这段红利期之后,入股消费金融公司可能变成巨头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更重要的途径。无论如何,变化和竞争,一直都在发生。
今天早晨看新闻的时候,发现又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要引入新股东了。
4月10日,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刊登了一则“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公告显示,锦程消费金融本次资本运作拟采取“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的方式引进2-3家(组)具有互联网金融经验与大数据及信贷模型运用能力、消费场景及消费客群渠道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挂牌时间为2017年4月10日到4月24日。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锦程并非第一家有此动作的消费金融公司。
早在2013年4月,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就打破单一的股东结构,引入多个重要股东,包括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联想控股、大连万达等九家公司,调整后,北京银行的出资比例从100%下降至35.29%。
不过从2014年起,《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的主要出资人,必须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转让的除外)。因此,直到2015年,消费金融公司引入新股东的大门才重新开启。
2015年7月,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率先引入了三家新股东,分别是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12.37%、9.9%和4.5%。大概是因为太过低调,除了上海银监局的批复之外,网上几乎没见到过媒体的报道。
截止到目前,第一批成立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只有捷信还未传出变更股权和增资的消息。保持了纯外资消费金融公司的血统。而锦程消费金融这家原本就是中外“混血”的公司,虽然不知道将引入的资本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但对于出资公司的能力却有着很明确的要求。
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中显示,能够参与竞标的公司有两类。
一类是大数据公司:具有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公司,可通过大数据寻找目标客户,建立风控模型。
第二类则是消费场景公司:具有丰富的网上消费场景、强大的获客能力、大量的消费客群的互联网公司,在全国有零售业务和客户资源的公司也可以考虑。
仔细想想现在的消费金融市场,主要拼的也就是几点:谁的获客能力强、谁的风控好(通过率高坏账低)、谁的资金成本低。如果这一次两个类型的股东各引入一个,前两点就都解决了,而在资金成本这一点上,人家也是“带资进组”的啊。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招商引资的重点是有技术能干活,新股东既要出钱也要出力,这要求也太高了。不过如果即便如此新股东也蜂拥而至,那就更能说明消费金融这块牌照有多抢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现在的股东构成来看,成都银行持股51%,马拉西亚丰隆银行持股49%,两家银行合作之下本就缺乏互联网基因和金融技术,很难嵌入线上消费场景,再加上偏安于西南地区,能够开展业务的方式非常有限,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引入股东来填补短板,倒确实是个迅速弥补短板的方法。
尤其是近两年又有一些陆续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他们多多少少缺少这样或那样的基因,虽然持股尚未“解禁”,但是总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和许多城商行一样,是为各种有流量、场景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的主力。但是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其实并不稳定,甚至有点危险。
以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二三四五贷款王”产品为例,就是二三四五和中银消费金融合作推出的现金借贷业务,其中,二三四五提供流量、技术和数据支持等,中银消费金融则主要提供资金。
这一项业务让二三四五在2016年大赚一笔,互联网金融业务全年实现营收2.06元。当然,中银消费公司自然也盈利颇丰,可是转身二三四五公司就要自己去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了。
2017年4月12日,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投资人民币5400万元与江苏银行、凯基商业银行及海澜之家共同发起设立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其中二三四五占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比例为9%,成为第三大股东。
在接受采访时,二三四五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负责人也提及,此前与中银消费、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因此对于此次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天然的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金融公司与其为别人做“嫁衣裳”,确实不如引入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来的划算。
最后想说说第一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发展状况有点不一样的捷信。
从前面几家公司的情况来看,引入新的股和完成增资是一个同步的过程。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来源严重受限。虽说按规定可以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及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获得资金,但一是过程复杂难度较大,二是成本过高,因此主要依靠的还是注册资本金和股东存款等资金。
中银消费金融在增资之后注册资本由5亿增加至8.89亿,北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则由3亿人民币增值8.5亿人民币,但是捷信发展的过程却是母集団本身在一直“输血”。
在银监会批复成立之初,捷信最初的注册资本只有3亿,而到2016年底的新一次增资完成之后,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到44亿元人民币,也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金额最高的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当然这也与其本身的发展模式有关,虽然近一两年来也频频在媒体上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但毫无疑问,捷信在线下的整个销售体系都已经非常成熟。
不过相对于其他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捷信可能终将是个个案。
一方面,各家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靠引入新股东来弥补短板和完成增资,另一方面,在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度过这段红利期之后,入股消费金融公司可能变成巨头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更重要的途径。
无论如何,变化和竞争,一直都在发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