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木子
4月18日讯,随着中国楼市监管趋于严格,一批炒房者们在中国已经无房可炒,他们进而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同时,国外房产服务公司也嗅到商机,加大推广合作力度。
4月18日周一,据路透社报道,巴菲特旗下的地产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房产服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Home Services)宣布和中国最大国际房产平台居外网签署营销协议,将其代理的住房广告同步到居外网上展示,以吸引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房产。
居外网每月的流量高达约200万人次,可以在中国国内超过400个城市以及海外超过160个国家正常访问。此次合作的另一方,伯克希尔·哈撒韦房产服务公司在被巴菲特纳入麾下之后,一直在进行业务扩张,开拓更多地区市场,同时在2012年成立公司拓展授权经营,满足海外买家的潜在需求。该公司下辖38家不动产公司,拥有超过29,000名经纪人。它还拥有超过375家加盟商,以及超过46,000名房产经纪。
伯克希尔·哈撒韦房产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Gino Blefari在谈到缘何开展此次合作时说,“除了美国人以外,中国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头号买家,超过任何来自其他国家的客户,我们公司和居外网的合作以及正在进行的其他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将帮助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人更易浏览和购买我们所列的房产资源。”
中国投资者早已热衷海外买房
其实早在此次中国房价整体出现大范围暴涨之前,一些中国投资者早已不断涌向海外,在全球刮起了一股房地产投资风,中国投资者甚至已成为海外房地产投资的主力军。
据世邦魏理仕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投资者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270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者的海外房地产投资能占总额的60%,高达161亿美元,约合1075亿元人民币,该数据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
由于美国相对宽松的房地产政策,中国买家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国际买家。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公布的数据,2014-2015年间,在美国房产市场的购房数量中,中国买家位居国际买家首位。这其中当然还不能排除美国对中国买家的吸引力,美国房产一直是中国投资者乃至亚洲投资者最青睐的海外房地产投资目的地。有外媒称,除了科技,房地产是中国资本最喜爱的领域。
不过,中国投资者投资海外房产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英国伦敦都是中资青睐的目的地,但最后都由于种种政策限制以及不确定性风险从而逐渐淡出。
曾经外资的大量流入推动了澳大利亚两个最大的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快速上涨,在过去4年半中房价分别上涨了67%和47%。随后由于澳大利亚银行停止向外国购房者提供贷款,同时由于每一名中国人每年最多只能将5万美元资金转到国外,而且必须承诺不投资于房地产,否则可能遭到相关机构的调查。澳大利亚楼市随后开始降温。
随后英国公投脱欧之后,英镑下跌让英国购房成本降低,使伦敦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新目标。同时,根据Zoopla的报道,目前整个英国地区房地产价值和今年年初相比下降了2900亿美元,今年3月,伦敦房价指数已经跌至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达到-49。虽然居高的不确定性让中国投资者摇摆不定,但仍有人险中求胜,比如香港房地产大亨张松桥的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以2.92亿英镑购得伦敦帕丁顿附近的一栋写字楼。
而加拿大温哥华作为海外华人最喜欢置产的城市之一,但是该市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有人将原因归于中国资金的大量涌入。为了抑制炒房,温哥华市政府建议对空置房屋征税,以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以BC省(British Columbia)为例,海外房地产投资者征收15%的额外房屋转让税,这相当于,把现在200万以内这一档的税率直接翻了近8倍。不过也有人称加拿大政府是避重就轻,毕竟BC省政府统计的该省内2016年6月的房地产转让国籍相关数据表明,全省范围内仅有大约3%的房屋交易新业主来自海外。
中国炒房团已经俨然成为全球楼市猎手。其实将海外房产作为投资之一无可厚非,毕竟资本总是嗅觉最敏锐的,但还需警惕风险,不仅包括海外政策风险,还包括各种政治经济事件风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