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壹财经肖飒
4月18日讯,“现金贷”被互联网金融行业认为是一条突围之路,仿照英国、美国薪金小额贷款,市场反映热烈,五家纯现金贷平台获得风投,一时间,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网络小贷、P2P网络借贷,纷至沓来,大家认定的“蓝海”被监管机构泼了一盆凉水,到底现金贷业务能不能存活下来?这是个问题。
1、“现金贷”业务被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并列入整顿活动
让子弹飞一会儿,不再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基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如今金融风险监管的主线。P2P网络接待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于“现金贷”业务已经关注,并发出补充说明。及时清理整顿:利率畸高、砍头息、暴力催收等等突出的问题。
2、现金贷整治的法律依据齐全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现金贷,如果是由正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撮合而成,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其行为应当遵守最高院司法解释。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出部分的利息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化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也就是说,现金贷虽然是短期借贷,但日利率转化为年利率时,超过司法解释规定的上限者,超出部分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出借人和网贷平台无权追索。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现金贷,如果是非合规P2P出借或其他没有放贷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出借,依据取缔办法,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取缔非法金融机构,涉嫌犯罪的,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管理办法》
俗称“8.24文”,这是目前规制网络借贷平台的最细致的法律文件,其中设立了P2P网贷平台的负面清单,也可以从中判断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法律定位是:居间人,不具有放贷人资格。同时,我们认为现金贷业务并不是“被一棒子打死”,在遵循8.24文的条件下,遵照最高院设定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是可以从事这种“信用卡的有益补充”业务的。当然,现金贷业务利率的下降是必然的,万不要沾“高利贷”的霉头。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我国的《放贷人条例》几经征求意见,最终还是没能颁布,还好,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我们也有相应意见支持。如今的现金贷业务,对于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小贷公司确实是一条新路。我们也曾询问过相关人士,电商带动下,我国网民的信用信息积累迅猛,风控技术的升级带动了现金贷业务的火爆。虽然被世人诟病,现金贷业务就是拿着高收益掩盖高风险,如果能把高风险缓释为较低风险,这块业务并非洪水猛兽。同样,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现金贷业务,要防止被贴上“高利贷”的标签,虽然国家并未文给小贷公司的借贷上限进行严格规定,我们建议比对年化36%的规格。
《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高压下,P2P的合规之路并不好走,很多平台在丧失“大标”优势后,力图改变命运,发现“现金贷”这根稻草,都拼命游过来。但金融监管机构的眼睛是雪亮的,行动是及时的,由于现金贷业务容易引发地域性涉众事件,威胁地区稳定,对于网贷平台大规模转向现金贷业务,各方都持有谨慎态度。
3、现金贷业务,会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
违法放贷,是不是一种非法经营行为?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违法发放贷款的企业,是否构成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呢?
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2012年广东省高院呈报给最高人民法院的函,在个案处理上,违法发放贷款的行为,不再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四款:其他非法经营的行为,来定罪处罚。之所以会这样回复,主要是考虑到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而对于提供资金的一方不宜“科以刑罚”,而是直接运用《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进行取缔即可。
综上
与以往涉嫌刑事风险不同,如今的“现金贷”业务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并没有触犯刑律,最严重的处罚是被有关部门取缔。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现金贷业务与民间借贷“高利贷”不能混同,利息的设定需合理,采取“砍头息”、“服务费”等手段规避36%,或运用私人账户打款等手段,最终都逃不过“穿透式监管”。市场还是有的,在合规基础上,慢慢寻找中国特色“现金贷”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