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度可穿戴行业逆势上扬,但大多数产品都还不足50美元)
摘要: 印度移动穿戴设备去年的出货量达到了250万台,发展势头良好。低价入门级可穿戴设备是该领域的主力,而印度本土品牌Goqii和小米则是该领域的王者。
日前,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了印度可穿戴市场2016年数据报告。报告指出,印度移动穿戴设备去年的出货量达到了250万台,发展势头良好。低价入门级可穿戴设备是该领域的主力,而印度本土品牌Goqii和小米则是该领域的王者。小米的智能生态打法我们都很熟悉,自不必说,而Goqii的市场策略却足够创新值得分析。此外,印度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势头虽好,但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印度第四季度销售应考虑节日促销因素
相信关注印度市场的人都要考虑四季度节日促销季,每年印度排灯节促销季加上12月份的打折季时,包括线上线下的商家都会祭出力度很大的打折促销活动。
这虽然有助于提振销量,但也预支了此后一段时间的消费潜力,这里大家可以对比中国的双十一。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市场共售出了67.5万台可穿戴设备,该数字比三季度降低了23.9%。这67.5万出货量即包含了支持第三方手机APP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包含了普通的可穿戴设备。
“这主要是因为排灯节促销季前后的出货量高峰,提前预支了四季度的消费潜力。”IDC印度的资深研究员Navkendar·Singh做出如此解读。
“需要特别之处的是,虽然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有所下降,但智能穿戴穿戴设备(支持第三方APP的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去年四季度却出现了23.6%的上涨,这是因为时尚品牌Fossil在去年进入了印度可智能穿戴市场,而苹果和三星推出的新版本智能手表也刺激了市场消费。”
此外,IDC的另一位市场分析师Karthik J还指出,目前印度市场上73%的可穿戴设备是价格低于50美元的入门级产品,Goqii和小米已经在此价位产品中处于领导地位。购买低于50美元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多为可穿戴设备的初次消费者。小米和Goqii的产品定价对他们来说没有压力,人们抱着试试的心态购买。
为了吸引住这些消费者,可穿戴产品的商家们正在努力为自己的产品增加附加价值。比如,为可穿戴设备增加更多功能,把产品从过去的活动追踪器变为可以显示手机信息和追踪心率的更智能设备。
目前,线上模式对可穿戴设备非常重要。去年四季度,线上销售的可穿戴设备占总销量的63.1%,但四季度的线下销量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Karthik J认为:“虽然大部分商家仍然主要依靠线上销售,但已经有小部分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开始将注意力转到线下,比如Fitbit、Garmin、Tomtom等。因为线下模式更有助于高端商家向消费者展示其产品功能并借机推销其品牌价值。”
市场占有率Goqii销量第一,小米第二
在去年第四季度,Goqii的市场份额最高(15.5%),小米则以13.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FitBit排名第三(7.9%)。有分析人士称小米的低价模式在印度市场非常有竞争力,未来前景被看好。小米模式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多着墨。
而印度本土可穿戴厂商Goqii值得重点分析。与其说Goqii是可穿戴厂商,不如说他们是健康服务公司,而他们的智能手环只是他们服务的延伸。
Goqii就是一款基于云服务的健康顾问服务,该平台主打的不是数据追踪而是基于追踪的健康指导。Goqii的手环和普通智能手环并无区别,其主要功能也是计步器、热量追踪、睡眠追踪等,这些数据会被记录并同步到手机APP。
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Goqii平台的健康顾问那里,他们会根据用户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目前,Goqii平台上有数以千计的顾问,每个顾问可以服务多个用户。
而Goqii的可穿戴产品完全免费,其盈利主要依靠订阅服务。Goqii一个为期六个月的顾问服务套餐的收费为99美元,手环免费。即使用户在六个月以后不再订阅Goqii的服务,他们仍可以保留手环,像普通智能可穿戴产品一样正常使用。
根据Endeavor Partners在今年一月份实施的一项调查,在购买了可穿戴健康技术产品的消费者当中,超过一半最终放弃使用。
可穿戴设备追踪到的信息对用户来说并无太多意义,并不能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Goqii通过一对一的健康顾问指导的方式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务,非常具有创新思维。
在市场排名第三的Fit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增长了21.2%,这和对特定型号产品的降价折扣以及发力线下渠道不无关系。
Fitbit的线上销售渠道主要依靠亚马逊印度,去年下半年Fitbit开始发力线下渠道,目前线下渠道已经接近总销量的一半。今年,Fitbit计划发行更多型号产品并打算进军智能手表领域。
印度可穿戴市场市场还面临一些挑战
有分析指出,目前印度的可穿戴市场其实就是城市市场,可穿戴产品在印度城乡地区的存在感微乎其微。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