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若干趋势展望

文|金融电子化 陆强华

4月1日讯,2017年,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在快速发展后将进入显著调整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以及需求形态等发生明显改变,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随之增加,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在各种力量变化对冲下可能使行业发展进入平庸时代。岁末年初,梳理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趋势,更多是基于不确定性下的可能发展路径的判断与展望。

支付清算行业进入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和消化期,监管趋严

2015~2016年,人民银行等部委就支付清算领域密集出台了10余项重大政策。简单罗列后,便于我们审视此一阶段的支付监管改革全貌。这些政策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关于落实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等。

这一系列政策可分为几个类型。一类是加强管理规范、风险防范的,均有实质性举措,比如分类评级、银行卡风险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等等。一类是推动改革的,比如账户分类、刷卡手续费改革以及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等等。一类是对外开放的,主要是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

总体看,监管趋严的态势显而易见,对支付市场生态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此密集的政策要落实和执行到位,乃至达到预期目标,保持行业稳定有序发展,2017年是关键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合规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打擦边球或纵容违规等行为的约束将越来越强,市场竞争更趋公开透明,整体行业将进入稳定规范的发展时期。支付清算行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政策,实现经营和市场策略与之匹配,做到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防范风险成为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稳定在6.5%左右,增速回落对习惯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压力,甚至促使一些薄弱领域暴露风险。同时,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去产能任重道远、银行不良率上升、金融市场风险暴露、保持币值稳定压力趋大等问题构成了现实挑战和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稳定发展、不添乱是支付行业的基本要求和底线。监管部门与市场必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务求平稳,确保不发生行业性风险,重点防范资金性风险、业务系统重大宕机风险以及较大规模的违规事件风险。一旦出现问题,监管部门绝不手软。在防风险的主体基调下,原本无力推进“深水区”改革以及涉及重大利益的监管举措将破局出台。支付行业将从注重效率和市场拓展的“狂奔节奏”转向关注效率和安全的“稳健状态”。市场主体的经营策略要做出调整,在求发展和防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更加注重防范风险。

支付服务的扩张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效率的提升,也获益于市场的扩容,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了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实现了技术和业态创新的帕累托改进。现代化支付方式覆盖到更多的商户和经济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受理成本的降低和市场推广的加强,受理商户数量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有理由相信此扩张速度将继续保持。

首先,规模效应和受理成本降低将推动受理网络的延伸。中小商户和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受理网络还未覆盖充分。其次,现金使用率比较高,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6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餐饮业现金使用率高达28%,现金替代潜力巨大。再次,支付效率的提升促进业务规模的增长。比如二维码支付、各类PAY产品等移动支付业务在小额零售领域的推广,必然取代部分传统支付产品和现金,形成新兴支付业务的增长极。

支付市场的经营策略和模式更加丰富,趋于分化

支付宝、财付通在线上支付C端占据大部分市场。在B端,垂直行业支付市场以及增值服务市场依然有发展空间。支付服务利用专业化优势深入企业的财务资金网络,通过高效支付与企业的应收款、现金以及资金调度、结算等结合,打通资金环节和通道,大大提升企业集团的财务效率,帮助企业整合内外部财务资源、提高资金运用能力。收单端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最近比较热门的智能POS、聚合支付,包括支付的大数据运用等,都会推进基于支付的深度创新和应用。同时,银行开始加强争夺支付市场,如网上和手机银行转账免费、推出银行版二维码支付产品等,支付市场格局将逐步发生变化。

支付对新零售、新产业的塑造和助推进一步强化

整体服务环境的变化,将深度影响支付产业的发展。线上和线下经济从“相爱相杀”到“最终融合”,将重塑商业经济模式。其最大驱动力在于消费者需求的“综合化、全天候”特征。很多互联网企业从纯线上渠道开始向线下实体渠道拓展。线上经济同样面临互联网红利衰减、假货控制难度大、诈骗风险高发等问题。线下实体的困难则在于高昂的物理场所整合成本。因此,通过融合、形成互补,才能进一步开拓新的生态格局。融合活动的主导方可能在线上亦可能在线下,目标是打造纵横交错、自由穿梭于线上线下的支付业务。

此外,支付终端的智能化和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小商户能够轻松融入支付受理体系,享受基于受理终端的集成式服务,比如集合营销、存货管理、消费者信息分析等。基于支付受理商户数量的激增,新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升中小零售业态的经营效率。

创新进入空档期

从前几年的经验看,每隔一段时期行业就会爆发“现象级”创新。2013年前后,快捷支付的普及改写了行业格局,铸就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成绩和市场份额。2015年,二维码支付成为支付行业的“现象级”创新产品,也标志着战火从线上烧到线下。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能不能实现支付创新的“三级跳”?

结合现今环境看,远程开户可以视为风口,但在短期内很难实现。聚合支付、智能POS等创新并不具备“现象级”的潜能。从目前的创新储备、需求情况以及监管态势看,2017年将是支付创新的“储备期”,更多的是消化或依靠前期创新、“小步”创新。

支付金融化趋势更加显著

支付与金融的融合更加深入。一方面,数字化金融产品对科技的依赖不断增强,线上金融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支付需求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基于支付服务衍生或关联的金融服务将快速增长,如在C端用户群体中衍生出的消费金融、现金贷,以及企业端的现金管理等。

支付机构向金融服务的延伸更具竞争力。支付天然就是金融服务,连接商户和消费者,具有资金流和数据流优势。支付主体已经在这方面展开布局,在国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治理整顿的背景下,支付主体的牌照、风控、市场资源以及占位等优势将突显。而不利影响在于监管收紧对支付主体金融布局的负面效应。

市场形势已经倒逼支付主体的业务转型,特别是随着“96费改”的实施,支付市场的费率水平不断下降、套码空间基本消失,佣金收入增长压力不断增强,单一盈利模式发展空间有限。基于此,支付主体推动支付关联服务和金融化服务的主观驱动力越来越强。

跨境支付快速发展,竞争从国内扩展到全球

跨境支付依然是市场痛点,属于蓝海市场。预期2017年将成为跨境支付的“爆发年”。一方面,国内支付监管趋严。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增长点明确,想象空间受限。未来几年,国外市场将成为新的决胜领域。

目前,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已经逐步占领东南亚、港澳台和日韩市场,逐步向欧洲地区发展,跟随中国人的海外消费足迹。中国银联加紧拓展全球受理网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境外发卡加速推进,截至2016年11月底,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超过6800万张银联卡。国际卡组织的进入,将形成强大助推力,特别是境外刷卡消费市场将会呈现新态势。另外,SWIFT组织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在报文格式、服务标准等方面加强本土化推广,促使中国支付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支付网络。

支付产业精细化发展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支付市场发展受资本力量影响

如果没有颠覆性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的强激励,支付产业在2017年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可行的策略要么是稳固市场,精细化梳理机构组织和业务拓展体系,夯实合规基础。要么整合资源,通过收购、协同、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业务的增进。2016年,收单机构结成代理联合体,在机具采购、费率政策、平台运营上更具竞争力。这既是抱团取暖的市场反应,也是未来产业整合的先兆。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支付市场趋于成熟,业务模式稳定,资本进入收获时期。支付宝已经开始筹划IPO,部分支付机构亦已开始引入资本或在不同的资本市场谋划上市,形成新的内部治理结构。资本将成为影响支付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人民银行明确短期内不会再继续发放新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后,企业集团寻求通过并购支付机构获得支付业务的市场许可,继小米之后,美的、恒大、美团、唯品会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投资并购支付公司的行列。一方面的动因是构建生态闭环,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支付业务进入线上金融服务领域。众多企业集团的进入,既有资本的力量,也有产业的驱动,这些新生力量必将重构现代支付市场的新格局。

清算市场再起波澜,更为开放、公平

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已成定局,双标识卡逐步退出市场。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商业模式、服务理念以及风控经验将对我国银行卡产业产生搅动效应。国际卡组织发行的单标识卡在境外市场保有品牌、受理和服务等多重优势,对于经常出国的高端人群独具吸引力。同时,国际卡组织与中国银联将形成同盟,与支付机构展开竞争,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银行卡产业在运营和服务方面的竞争能力,稳固银行卡卡基产业的市场地位。

此外,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将登场。相比于原有直连模式,增加一道清算环节,成本必然增加。支付机构是自我消化,还是提高收费水平,要视市场情况而定,但长期看会提高收费,以覆盖成本、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对现有商业模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互联互通的影响,二是对备付金存管模式的影响,此两点影响还需进一步市场观察。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4-01
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若干趋势展望
岁末年初,梳理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趋势,更多是基于不确定性下的可能发展路径的判断与展望。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