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怀才不是共享单车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能想象,一辆共享单车有多少种死法吗?
3月25日,一辆共享单车被丢弃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里。潘松刚/摄
不就是租自行车嘛!有什么稀奇的?共享单车刚冒出来时,我对此不以为然。看着满大街闲置、生锈的市政公共自行车,心想免费给人骑尚且要失败。我一开始根本不看好这个新产业。
我租过好几次自行车,都是在外出旅行时。在杭州,1小时内免费租用的公共自行车是我心目中的行业标杆。犹记中途只需归还两次,就能免费租单车绕一圈西湖。西湖沿岸上密集分布着租车点,不仅还车方便,退还押金也很便利,让我这种一次性的租客毫无后顾之忧。在稻城,在香格里拉,在秦皇岛,我都尝试过租用一辆自行车,以一种悠闲的姿态游览陌生的地方。
在自己的定居之所,为什么还需要租一辆自行车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阵子我搬家到了离单位几公里的地方,刚开始坐公交车上班,很快发现算上等车和堵在路上的时间,坐车的通勤时间跟步行相差无几。于是,我就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那辆价格达到四位数的折叠自行车,对当时刚工作不久的我而言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但是,我从没想过租自行车上下班。
现在我住得离单位近,保持步行上下班的习惯。为了防止车被偷,我把它搬到了8楼的家里,因为搬着上下楼不方便,这辆车就一直闲置在储物室里,想起来也有小半年没有骑过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了共享单车的好处来,出门在外,临时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随时租还的共享单车不是最方便的选择吗?无论如何,再也不用担心单车被偷了。
自行车早就不是“三大件”年代的贵重物品了,几乎任何人都买得起一辆入门级的单车。虽然自行车不再稀罕,但是持有自行车本身,却意味着时刻支出一笔隐性而繁琐的成本。为了防盗,要么购买一把结实的锁,还时刻处于丢失的担忧之中;要么像我一般挤电梯,将自行车搬上搬下。另外,自行车还占地方,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放在房间里还意味着你为此付出相当价格的租金或房价。更重要的是,除非特殊的职业需要,否则绝大多数时间里自行车是被主人闲置的。
打情怀牌,固然让人眼前一亮,对共享单车的初期推广也不无裨益,不过,共享单车的星星之火最终燎原,恐怕还在于抓住了公众的痛点。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辆单车的拥有权,而仅仅是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如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使用权,同时摆脱持有带来的各种烦恼,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自行车越是普及,人们对占有它就越是失去兴趣,终于大家都发现可以分享着使用它。
然而,没有占有就没有珍惜。虽然以共享之名,很多人共用一辆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但是,因为共享单车不是自己的,故意破坏和过度使用就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共享单车的返修率比私家自行车要高得多,几乎是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很难计算因为过高的返修率,企业和社会为此支出了多少成本,如果这笔成本最后超过了共享所节约下来的资源成本,那么打着绿色、环保名义的共享单车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不管如何,在小黄车和小红车引领下,热钱蜂拥而至,让围绕自行车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一片欣欣向荣。资本是理性的,只要里面有利可图,谁顾得上有没有实现节能环保的初衷呢?有人质疑说,光是沉睡在账上的一大笔押金,也足以使得共享单车企业高枕无忧了,每次租金虽少,加起来却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笔收入。这里头的门门道道,早就是企业精心敲好的如意算盘。
新的产业形态,往往伴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前些天,上海一位不满12周岁的男孩在骑共享单车时,不幸被大客车碾轧导致身亡。天灾人祸,本来防不胜防,然而“不满12周岁”的事实,却让人心头一颤。众所周知,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2周岁才能骑车上街。按照共享单车公司的说法,租车需要实名验证,提供含有出生信息的身份证号,在技术上杜绝了不满12周岁的孩子租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技术限制是一回事,街头实践是另一回事,一个不到12周岁的孩子借用家长的身份信息租车是很容易的事。
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已表态为用户购买了保险,听上去是好事。不过,租车人与企业、租车人与城市管理部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比如,如果因为租车人违反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导致单车被扣留,企业不得不为此埋单;因为单车数量庞大,政府对企业提出了额外的要求,一些普通自行车可以通行的地方,明确不欢迎共享单车的进入……这些问题不仅对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构成挑战,检验着租用人的公民素养,也考验着政府的创新治理能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