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评媒 陈虎东
3月29日讯,如果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农村电商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城市电商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元素,同样应用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平台类的商品售卖途径,和城市电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土特产的平台类售卖,也是通过网上的一些电商平台进行的,只不过种类不如城市商品那么丰富而已;再比如外卖类的平台在北方的一些偏远小镇就已经开始配送订餐了,中原的一些小城市、例如南阳、许昌,甚至一些县域,内蒙古的托县、河南的社旗等,配送的方式基本上和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些微商最早也是从城市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很多农村,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做微商来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工作机会的不足让他们通过微商这种途径和熟人经济的县域特色,在某种情况下生意进行的还不错。
所以电商是一个整体,它不应该因为城市与农村的地域差别,而被分成城市电商和农村电商,因为其本身的技术操作壁垒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电商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在城市和农村铺展开来。
因此,从这个逻辑角度而言,所谓的城市电商和农村电商的称谓,是错误的。
但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二元称谓,本质原因还是农村长期累积的一些特色化的因素造成的。
农村产业凋敝,原来作为主要或者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的农业,基本上现在已经不赚钱了。因此很多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但是户籍、社保、养老等身份认同壁垒,以及高昂的住房、再教育等生存壁垒,让农民工成为城乡流动的蚁群,间断性的失业将伴随着房地产行业、餐饮业、物流业——这些行业是农民工务工的主要行业——的兴衰而成为常态,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就成为农民生存的主要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政府主导的产业驱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而提出并实施的,城镇化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
从90年代初提出来城镇化之时,中间断断续续出台了很多城镇化的措施,例如村村通公路、城镇住房保障、居住证管理等一系列细化的措施,这些政策作为城镇化的柔性配套,相继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城镇化建设的高潮。
城镇化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产业政策驱动投资的一种体现,相当于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投资,可以看作是政府主导之下的一种城乡统筹运动。不过,尽管城镇化带来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与消费信息市场、农村闲置土地开发等一系列的投资机会,但是这方面的市场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除了传统的招商引资外,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因城镇化运动带来的社会资本涌入的浪潮,这种现象是和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大相径庭的,农民从事的还是修路搭桥、装卸装修、搬砖放瓦之类的传统活计。村里年轻一点的剩余劳力基本上不会从事这类劳动,而因为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观念比较低端,导致一些信息化的东西也难以上手,因此城镇化所导致的农村变化,基本上集中在物理层面。
即使如城镇化这样的国家层面驱动,只是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较之以往变好了。
电商下乡,就是在城镇化之后,农村基础设施变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至少较之以前,它提供了不仅仅是一种解决就业的可能,例如对于电商配套的物流,至少路好走了。山东、浙江、江苏等地都纷纷出台了一些扶持电商的措施,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众多省份出台的电商扶持政策,其实说明了农村对于新兴市场的参与渴望,这种参与的热情,确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变好了的缘故。
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尽管如火如荼,但是并没有成为某一县域的经济主体,电商下乡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电商相对于县域长期居于主导产业的传统行业来说,相对吸纳的就业人口并不多,因此国家才会在政策上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之所以鼓励,是因为它从政府的思路来说,还有待扶持;另一方面,农村的年轻人本来是应该作为电商发展的主力,但是很多年轻人还是选择到城市打工,毕竟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劳动兑现的周期较短,这一群人不会固守在农村进行电商长时间的试水,毕竟不确定性太大;而停留在县域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成本的问题,则往往会选择一种轻型化的、急于能赚钱的渠道,对于电商的苦心经营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例如他们往往加入了一些网络化的传销,以期待更快的赚钱。
这些都是农村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的农村特色。这些所谓的特色,是农村长期缺失市场化带来的弊病累积,并不是仅仅靠一个电商就能解决的。
其实,所谓的电商模式在农村的推广,本质上还是城市电商技术手段在农村的拷贝而已,我们也确实承认这种电商的技术手段在某些农村被复制的很好,但是依靠这种技术手段就奢望搅起农村这块传统市场的惊涛骇浪,我们要相信,这不是不可以的,但是我们也要坚信,这是不可能的。传统的农村市场需要更多地市场化开放和政策的大力松绑,才能将包含电商这种模式在内的众多市场化的东西消化的更快,进而助推农村的发展,真正的走向变革,这并非在政策层面的推动就可以达到。
这也是我在我的第二本书《互联网+农村:农村电商的现状、发展和未来》中,所表达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