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zora
3月27日讯,在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中国绝对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领域之后 ,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似乎同时出现了缩减Fintech业务的迹象。
以“Tech”服务“Fin”
上周,腾讯发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在刚过去的2016年,其收入与前一年相比,营业收入跃升47.7%,净利润飙升42.7%。而其他业务收入——移动支付和云服务——则创造了289%的最高增长,占腾讯总收入的11%。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微信支付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腾讯在去年12月份达到了6亿元的日支付成交额,而去年5月份公布的该项数字为5亿元人民币,微信支付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可谓十分迅猛。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解读会议上称,“我们将移动支付视为基建投资而不是盈利工具。”此外,刘炽平还提到了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原则:一、不会试图代替现有的金融企业;二、所做的就是和金融类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向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也在上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声称“蚂蚁金服未来会只做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去做好Fin(金融)。”该公司接下来将关注数据方面的技术以及支持金融机构的发展。
同时,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聚宝宣布向基金行业开放自运营平台“财富号”。 蚂蚁聚宝总经理祖国明表示,蚂蚁金服未来开放的平台不仅仅是财富条线的业务,支付业务也会通过开放平台方式,和金融机构进行更好的连接。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似乎都在向外界表明,两家互联网金融企业要重新定位于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直到去年年底之前,腾讯和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还都显得雄心勃勃,两者都计划将金融业务扩展到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等传统金额领域,一副要与传统银行业全面竞争的架势。然而仅在几个月之后,两家互联网巨头就画风突变,同时改变策略,个中原因着实耐人寻味。
金融科技VS传统金融
有分析人士称,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侵犯到了传统金融机构利益,监管者担心科技企业会扩张到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垄断的领域,从而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中国,金融科技是下一个大事件。
摩根大通此前预估,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在2020年之前能够创造65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阿里和腾讯至少占据一半的市场。摩根大通的互联网及新媒体股权研究亚太区主管 Alex Yao表示,这650亿美元的增长额还是在网络普及率只有10%的前提下做出的预估,相比之下,中国有大约15%的零售交易是在网上进行的,如果阿里和腾讯能够占到这650亿美元的50%—60%,股票市场估值也会有很可观的增量。
在Fintech领域,支付业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市场,阿里和腾讯早已在该领域抢占地盘,分别占据了55%和33%的市场份额,“线上支付是Fintech最重要的基础设施”,Yao说道,因为其牢固的垄断地位能帮助两家公司进入其他互联网金融领域,例如消费金融和理财。
相比之下,国有银行一般照顾不到个人消费者和中小型企业,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只占到银行总贷款额的15%,大企业则占到了69%。
然而,尽管互联网银行在客户群体和技术方面占据优势,但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和腾讯必须要对大银行“和颜悦色”。原因在于,监管机构不希望互联网企业带来太多的金融风险。
尽管阿里和腾讯都有了自己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但由于没有实体网点,客户在开立账户时还是会很麻烦,这使得互联网银行很难扩大规模以及为消费者承销贷款。
此外,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集中存管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根据央行的规定,4月11日起,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要上交自己的“小金库”,这对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政策打击。
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 传统银行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Fintech公司为其提供信用评级和技术支持,也就是蚂蚁金服所谓的用“Tech”去服务“Fin”。尽管银行会从中获取大部分利润,但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始终能为Fintech企业贡献可观的市场份额。
借此机会,一直被互联网金融公司紧紧相逼的传统金融机构可以趁机喘口气,然而,这些机构在阻挡科技公司的路上能撑多久还是一个问题,毕竟,金融科技始终在颠覆传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