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pple Pay在中国很尴尬,收银员要顾客教才会用)
网易科技讯3月2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不久前的某个周日,董希淼(Dong Ximiao)在杭州肯德基购买快餐。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他掏出手机打算使用移动支付买单。收银员问道: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问题是,董希淼想要使用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付账。但是收银员告诉他,她此前从未处理过Apple Pay交易,不确定是否支持这种服务。董希淼是人民大学的一名研究员,他称:“我确信肯德基支持Apple Pay服务,因此我最后教收银员一步一步完成交易,她对操作如此简单感到惊讶。”
在中国引入移动支付服务一年后,苹果正努力在这个价值5.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中赢得更多份额,即使它支持中国最大银行和结算网络。这可能是因为,iPhone在中国数量过少,2016年iPhone在中国销量仅占智能手机总销量的9.6%。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似乎已经习惯于使用阿里巴巴开发的支付宝和腾讯推出的微信支付,它们已经推出数年时间,而且支持所有移动设备,包括iPhone。
Morningstar Investment Service驻深圳分析师玛丽·孙(Marie Sun)表示:“我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Apple Pay无法在中国获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那样高的市场份额。对于这款移动支付服务,我认为它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就是其中国竞争对手出现重大安全漏洞,而消费者需要寻求替代服务。在我个人看来,我还没有发现改用苹果服务能带来额外好处。”
苹果发言人卡洛琳·吴(Carolyn Wu)拒绝通过电子邮件做出回应。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曾于2016年10月份表示,他对中国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尽管该公司在大中华区营收去年下降了17%。苹果于2014年推出Apple Pay,并期望能够为其带来显著收入。然而,苹果推出这项服务的初衷是让其iPhone比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
如果说有某个国家能让Apple Pay取得巨大成功,这个国家肯定就是中国。据TNS Global Ltd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0%的联网消费者每周都会使用移动设备支付。这令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亚洲也在移动支付领域超越欧美。当Apply Pay于2016年2月份在中国亮相时,合作伙伴超过数十个,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注册银行卡或信用卡,并通过中国银联的销售网络购物。这个网络拥有1000多万台机器,可以处理碰触支付交易。银联代表拒绝置评。
然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在线付账或通过其他方式支付,这让它们成为商家更轻松、更廉价的选择。对于Apple Pay和其他使用近场通信技术的设备来说,它们需要的基础设施更加昂贵。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设计更方便,人们可以互相转账或分享用餐账单,它们更像现金钱包。玛丽·孙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先行者,而且依然在进行许多促销活动,比如给予用户现金退税优惠,鼓励中国消费者使用他们的支付系统。”
据中国一家主要银行高管透露,该银行1000多万数字银行客户中,只有1%的人注册了Apple Pay。用户的支付活动也从1年前的每月1次下降至每3个月1次。Apple Pay落后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iPhone正被Oppo、华为以及其他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挤出去,这些本土品牌正推出在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的高端设备。IDC数据显示,iPhone2016年在中国出货量下降了23%。
Apple Pay在其他市场的拓展也受挫。在澳大利亚,苹果已经与该国银行就抢占移动支付的未来而“大打出手”,导致澳大利亚行业协会联合“拖延甚至抵制”其进入该国。在日本,Apple Pay推出伊始就麻烦不断,有些消费者在iPhone上注册时遇到麻烦。即使在美国本土,苹果也面临激烈竞争,因为快餐店和零售店也正引入自己的移动支付服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