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影视数据造假危害颇多 需加强监管

(原标题:影视数据造假亟待“破局”)

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主持人曹可凡带来议案“建立公平客观的文艺评价体系,以打击影视数据造假现象”;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提出对于抄袭作品、票房注水和刷数据等问题,“建议使用刑法处罚”。这些声音使得影视数据造假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影视数据造假究竟造成了何种危害,又该如何合理解决,就此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利益关联引发造假

云合数据CEO李雪琳认为,一些影视剧热衷刷假数据的原因,首先是影视产业链上的各方对电视台收视率、网络点击量都有利益绑定。“广告主投放广告时会要求保证一定的收视率及网络点击数字;进而,收视率和网络点击量的压力被转给制片方,如此层层施压,最后就会出现从第三方购买影视剧点击量的情况。”而点击量作为影视作品网络播放的标准,会影响利益链条上各方的估值。李雪琳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刷出的点击量放大了所有参与影视剧制作的元素的估值,包括剧作本身、导演、编剧,特别是艺人;当各个元素经过放大后的价值增速远高于行业增速,行业的未来增长被透支,受伤的是行业本身;遗憾的是站在单个剧的角度,把前台点击量做大,目前看只有好处。”

影视数据造假危害颇多

近年来,影视数据造假问题已经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

首先,收视率造假、网络点击注水都扰乱了行业评价标准。“一旦造假行为成为行业潜规则,即便是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如果不参与其中,就面临收视率和点击量都被其他作品超越的风险。”李雪琳表示。

另一方面影视数据造假损害了观众的权利。曹可凡认为,如同假冒食品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一样,假的影视数据污染的是群众的精神生活,会使不少国产电视剧的投入重点由前期制作转向后期购买收视率,最终造成观众流失。

最后,影视数据造假也会导致影视行业中资本运作的紊乱。点击量注水打乱了影视剧估值体系,广告商利益会受损,制作方被裹挟,播出平台也会丧失公信力。曹可凡还指出,一旦虚假数据成了资本在二级市场讲故事的法宝,可能造成大量虚高的估值泡沫,作为投资者的普通老百姓则不得不为此买单。

解决造假需加强监管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3-12
党报:影视数据造假危害颇多 需加强监管
党报:影视数据造假危害颇多 需加强监管,数据造假 点击量 收视率造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