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移动支付网
3月10日讯,废除旧币、推出国家支付钱包(BHIM),如今又推出国家支付二维码,每一个动作都显示出印度政府推行无现金支付的决心。
对于二维码,中国使用者已经非常熟悉,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支持扫码支付。其实印度的“宝宝们”也都支持扫码支付,可既然企业已经在做,为何政府还要自己推出二维码呢?是与民争利吗?
政府推出国家支付二维码的背景
国家支付钱包(BHIM)和国家支付二维码都是因为企业没能担负起政府发展无现金支付的重任。企业就是企业,营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为盈利会向每笔转账交易征收手续费。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限制竞争对手,印度的商业移动支付钱包互不兼容,商家和个人只有在使用相同品牌的移动钱包的情况下才能扫码支付。对此,已有印度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早已呼吁负担太大。
此外,据印度政府自己估算,印度社会有5770万商家,但却只有150万个POS机终端。过低的POS机保有量否定了以银行卡为主发展无现金支付的可能性。
商业移动钱包收取服务费且互不兼容、要商家引进POS增加了负担由此产生排斥,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商家和个人使用无现金支付的障碍。长此以往,印度政府不惜担负巨大风险也要废除旧币发展无现金社会的努力,就会因为缺少移动支付系统的有力支持而止步不前。
在此背景下,政府迫切需要一种公立的(印度人更易相信公家)、低成本的、普及性广、可以整合各方资源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国家支付二维码营运而生。
国家支付二维码有何特别之处?
与商业移动钱包相比,其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用户扫码支付,钱直接从用户的银行账户转账到商家的银行账户。用户是无需在手机里存钱的,这是最适合印度用户的设计。
因为印度人一直对科技产品的安全性非常警惕,他们不信任移动钱包,觉得钱存在银行才安全。而扫码支付无需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也不会保存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卡号。一旦发生手机丢失的情况,用户可直接联系关联的银行报失,这极大的降低了丢卡、盗刷的几率进而变得更加安全。
国家支付二维码的兼容性也更高,它是由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Visa和NPCI(印度国家支付公司)四大银行卡支付机构共同开发完成,目前已与16家银行达成合作(已经囊括了印度绝大多数银行)。用户只需将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国家支付二维码关联就可以在不同银行和多个账户之间扫码转账。
对比Paytm,用户不仅需要在Paytm中存钱还会保存个人信息,而且不同的移动钱包如FreeCharge也不支持互相兼容彼此的扫码支付。这也就给国家支付二维码带来了商业移动钱包所没有的兼容性和便利性。
印度支付协会(Payments Council of India)的负责人Naveen Surya就表示,对于那些已近接触移动支付,但是又不愿意使用信用卡去超市买瓶水的用户来说,国家支付二维码具有很大便利性。它也有助于帮助那些还没有POS机的小商家在无需购买硬件的情况下,发展银行卡支付业务以吸引更多用户。
也适用于没有智能手机的用户
国家支付二维码也很好的照顾到了底层民众的利益,使用功能机的印度居民可以拨打*99#来操作移动支付。印度现在大约有7亿用户还使用着功能机,且多集中在城乡结合地区,要在印度全社会推行无现金支付,这样庞大的群体是不能忽略的。国家支付二维码起到了一个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移动支付的作用。
竺道观点:从国家移动支付钱包BHIM到国家支付二维码都证明,印度政府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政策引导,政府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确保无现金社会早日到来。
印度90%以上的现金交易导致大量财富无法纳入税收体系造成政府税收损失,现金交易滋生腐败影响经济发展,政府当然不是与民争利是为了保证践行无现金社会不会出现任何偏差。此处,人们也应该感受到了莫迪发展印度经济毫不动摇的决心。
此外,有观点认为政府支付二维码会对Paytm等商业移动钱包造成很大冲击。但竺道认为,影响是一定的,但从更大的角度看是有好处的。不论BHIM还是国家支付二维码,起到的作用都类似空气和水,他们都为印度整个移动支付产业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发展基础,只有带动全社会使用移动支付,商业移动钱包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大家可以把国家支付二维码想象为高速公路,是让Paytm们跑得更快基础。可以想见的是今年将会是印度移动支付大爆发之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