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机器人厂商一边赚钱一边烧钱)
2月9日,拓斯达(300607,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谈及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在3月1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脱虚向实”的政策引导下,自动化的潜在市场需求十分巨大,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将迎来爆发。但是机器人产业也面临挑战。“机器人赚钱确实太难了,在这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里,可以想象能赚到钱多难。”
在吴丰礼看来,机器人厂商是中国实现工业4.0过程中的布道者,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厂商要承担产品的研发、人才的培养等多个环节的成本。吴丰礼指出,拓斯达奉承“研发为王”,烧钱搞研发为拓斯达带来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也是拓斯达能够成为少数盈利并维持持续增长的机器人企业的原因。
机器人企业赢利尚且困难
在吴丰礼看来,招工难、招工贵、工人对就业环境要求日益趋高,制造业管销成本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自动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必然原因。
记者也注意到,国内机器人上市或挂牌企业中,只有部分能够盈利。比如,新三板挂牌企业奥机器人(836965)去年1~6月实现营收278.8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3万元;佳士科技(300193,SZ)去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机器人业务仍是亏损状态。中国智能制造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12家服务机器人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实现盈利。
吴丰礼告诉记者,拓斯达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撑核心产品的推出。“机器人研发院成立两年,到目前还是在烧钱研发的阶段”,“我们的控制器是自己的,他们(其他厂商)是到外面买,我们的只需要物料成本,成本就比别人低。”
目前国内自动化人才紧缺
对于机器人厂商而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小。拓斯达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3~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40.3万元、1697.1万元、1820.7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4.87%、7.94%、6.02%;2016年1~6月,机器人(300024,SZ)的研发投入为2060.4万元,占当期营收的2.3%;埃斯顿(002747,SZ)去年上半年的技术研发费用为2307.0万元,占当期营收约9.4%。
除了产品研发外,国内机器人厂商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成本。深圳一家手机零部件制造中小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工厂在自动化升级后,设备后续维护与保养全部由机械手生产商提供。
“我昨天就跟一家集成厂商的总经理聊到,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他们的工程师价格非常高,一个月工资至少要15000元,但卖服务给下游工厂时,需要做维护,为了保证机器运行,可能5个工程师要被 拴 在工厂,这对集成商而言成本很大。工厂自己的人成长不起来,而集成商又往往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国际维修联合会中国分会主席李葆文3月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