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这一元钱的生意,两天之内数十亿资金蜂拥而入!)
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开锁,花上一元钱就可以骑车——共享单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各个城市,逐渐成为许多人离不开的出行工具。
可别小看这一元钱的生意,其目前至少聚集了30多家投资机构,而在两天时间之内,又有数十亿资金杀了进来!
VC大佬携巨资蜂拥而至
▲共享单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去年9月获得来自滴滴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后,昨日(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据了解,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跟投。此轮融资,也让ofo创造了迄今为止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2月28日,永安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永安公共自行车董事长、永安行创始人孙继胜表示,本轮的融资额不方便披露,但这次融资额度是在同类共享单车当中最高的。
就在上周,ofo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宣布获得D轮后的新融资。此前在1月初,摩拜单车完成了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当时披露的投资方名单里,除了华平投资、TPG、红杉和高瓴等资本,还包括企业腾讯、携程和华住。
腾讯研究院网络空间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孝荣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领域已经聚集了数十亿元资金、30多家投资机构,行业竞争激烈。目前有5家公司比较突出: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优拜单车、骑呗。此外,由你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1步单车、funbike单车、云单车、奇奇出行、智享自行车等也都获得了较早轮次的投资,分别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布局。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摩拜和ofo竞相砸钱推出优惠
共享单车目前的竞争,和前两年网约车的竞争极其相似。不过,两个轮子和四个轮子的战争之间仍有区别。相较汽车出行对司机和乘客两端的大幅补贴,单车租赁的收费本就低廉。即便如此,各平台仍在想办法在价格上做文章,推出优惠活动,尽可能地多占市场。
日前,ofo开展“任性特惠 充值最高返现100%”的活动,充20得25,充50得70,充100得200,按最后一个活动来看,相当于5毛钱1小时,比起摩拜Lite还要便宜。
充值优惠活动不只ofo一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就收到了摩拜的短信称,充值100元送110元,总额210元。
此外,“橙黄大战(ofo是黄色、摩拜是橙色)”在免费骑行活动上也是针锋相对。2月23日,摩拜单车微博发布消息称,2月24日0:00时至2月26日24:00时,全国3天免费骑行。两天后,ofo也发布消息:周六周日免费骑,不限次数。
▲共享单车(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活动,不管是补贴战还是营销战,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多位业内人士曾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分析称,共享单车作为移动出行市场的子集,目前有不少虚火。除了平台统一采购车辆能否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综合破坏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竞争成本等因素,都需要斟酌先圈用户再考虑如何挣钱的做法是否行得通。短期涌入的大批竞争者年内或将面临洗牌。
共享单车的空间真有这么大?
中信建投分析师武超则、闫慧辰表示,共享单车经营模式绝不仅仅一元钱那么简单:
共享单车是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出行方式的延伸,是出租车、专车等方式的有力补充,它解决了公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5年,公交系统运营车辆为50.29万,线路超过4.89万条,而这些市场都是共享单车未来可期待的市场空间。
▲图片来源:公众微信号建投通信研究
中信建投称,大量用户的骑行时段、时长、地点等数据拥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政府而言,根据大量用户的骑行时间、骑行地点可以对公交车资源进行优化,提升效率:
中国公交车的排车仍比较粗放,很多仅涉及忙时和闲时两种模式。另外,公交车站址一般只由距离确定,部分考虑人流因素。未来,根据共享单车数据,依靠公交车的最后一公里可以对公交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
同时,围绕共享单车停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公交之外更广义的基础设施建设话题。如共享单车停车高发区附近的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