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薇30亿收购万家文化成泡影 股价兜兜转转终回起点)
自2016年底赵薇宣布收购万家文化后,万家文化一度被投资者追捧,但随着收购计划的失败,股价又兜兜转转回到了起点。
自从赵薇宣布花30亿收购万家文化(600576.SH)29%股权之后,万家文化这家曾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一时之间成为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明星”,资本界、娱乐界甚至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对这场收购案兴趣颇浓。
不过,这场买股大戏近日似乎要被强行“收场”。2月15日,万家文化发布公告称,“经与多家金融机构沟通后,龙薇传媒(赵薇控股公司)表示是否能按期完成融资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万家文化自身也被监管层“盯上”,上交所就此连发五问,对其展开“刨根问底”式问询,并于2月17日亲自到万家文化公司现场提出疑问。
那么,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相当活跃的赵薇为何盯上了万家文化?万家文化究竟是个什么来历,为何被选中?本次收购案本打算如何进展,又为何终止?经历了这一番折腾,对万家文化的股价和投资者又有哪些影响呢?对于《投资者报》记者的这一系列问题,万家文化并未做出解答,整个事件仍存在很多疑问。
跨界变身“女版巴菲特”
“奇葩”的跨界经历作为曾在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明星,赵薇这几年将“舞台”转到了资本市场。投资唐德影视和阿里影业一度让她声名鹊起,还被称作“女版巴菲特”。2015年4月,阿里影业大涨,赵薇夫妇的持股账面盈利达到44亿港元,一个月后,赵薇夫妇减持了部分阿里影业的股票,套现近10亿港元。而在A股中,当初认购的117万股唐德影视,仅仅花费了77.64万元,目前市值超过1亿元。
所以,去年年底,2016年12月27日,赵薇宣布将以30亿元收购万家文化的29%股权时,就引来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股价一度涨停。
更有资料显示,赵薇用于收购的这30亿元中,只有6000万是自己的资金,其余都将依靠融资来完成收购。
一向喜欢做短线投资的赵薇这次为何选中万家文化打算长期经营呢?万家文化又是怎样一家公司?据资料显示,万家文化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不过5.3亿元,净利润不过6600万元,在文化传媒产业中并不是多么耀眼的业绩。而仔细深究万家文化的发展历程,还会发现其有很多“奇葩”的跨界经历。
万家文化是于2006年借壳上市的。被借壳的公司是一家棉纺织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而当时的万家文化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接过来”后,将旗下万家地产及新语之星宾馆置入。从此,主营业务由棉纺织转变为房地产开发、连锁酒店经营。
不过,借壳上市的万家文化的地产业务经营得并不怎么理想。
当时,房地产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风口。其他房地产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2007年,万科的营业收入就同比增长100%,净利润增长110%。但万家地产连借壳上市之时的业绩承诺都没有完成,竣工的楼盘也只有一个。眼看地产领域玩不转,万家文化来了一次大变脸,宣布进军矿产领域。为显示自己跨界矿产的决心,2012年6月,公司投资了浙江万好万家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以其作为拓展矿业投资的专业平台,以显示自己在矿产领域已有一定经验。
不过,这次跨界再次以失败告终。当时,公司投资设立的矿业公司亏损逐年扩大,到了2015年前六个月,营业收入更是为零,净利润亏损747万元。最终,不得不以转让矿业公司全部股权、数千万资金打了水漂而告终。
在房产、矿产界相继失利,2015年,万家文化再次看懵投资客,宣布进军与房产、矿业都八竿子打不着的动漫、电竞等文化产业。旗下子公司名称也一水换成了科技、文化字眼。也演变成为目前赵薇看上的万家文化。
那么这次跨界是否终于给万家文化带来了“真金白银”呢?一开始,万家文化本想一口气吞下“影视+动漫+广告”三个领域的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的预计估值就达到30亿。而2014年末,万家文化的总资产也不过6.5亿元,不出意外的,这个“野心” 被证监会否决了。
最终,万家文化以3亿元的价格收购翔通动漫,也算是从此进入了文化产业。新并购的公司财务报表的并入,再加上之前行业资产的出售,也让万家文化的业绩终于在2015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00多万,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好看了些。
不过,吃下翔通动漫并未让万家文化安稳下来, 2016年,它又将跨界目光盯上了当红的电竞产业圈,又发布公告称,将并购两家电竞公司隆麟网络与快屏网络。不过,在这场并购中,因两家标的公司营收增长过快、主营构成披露不详细、估值过高等问题很快受到了投资者和业界人士的质疑。2016年9月,公告发布后复牌,万家文化就遭遇了两个跌停,显示出投资者对其的不信任。
扑朔迷离的投资目的
从万家文化的跨界经历可以看出公司频频折腾但也未收到太大成果,甚至被有些投资者认为“不靠谱”。这也令赵薇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并购的目的显得扑朔迷离,一时之间受到各种猜测。
赵薇曾在龙薇传媒公告中透露了未来的计划,称将围绕文化娱乐产业提议注入成长性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同时为了专注于文化娱乐产业,不排除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非文化娱乐主业资产和业务进行剥离。
有投资者猜测这种做法可能是要决心做实业,撸起袖子在文化产业上大干一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要经营好万家文化现在的摊子,实现利润增长获利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收购之后,万家文化顶多变成一个壳,来整合赵薇旗下的优质资产。
也有业内人士称,这场收购本就是一场炒作,令万家文化股价一度飞升之后再宣布收购失败,割普通股民的“韭菜”,令相关游资或机构在市场中获利。
再加上本来赵薇在这场收购案中扮演的角色就有些疑问。据万家文化2017年1月的公告,实际上,龙薇传媒这次收购所需的30.60亿元资金几乎都是借来的,借款对象和数目分别为:向股东赵薇借款6000万元,向第三方借款15亿元,向金融机构股票质押融资约15亿元。其中,向赵薇借款并未约定还款期限,也没有利息等资金成本,但是向第三方借款以及向金融机构质押股票的融资成本年化利率分别为10%和6%左右,还款期限均为3年。
也就是说,赵薇只不过花了6000万元,就撬动了30.60亿元的大资金去并购,其杠杆率高达50倍。但是,高杠杆之下,赵薇面临的财务压力也不小。按照前述10%和6%的年化利率计算,赵薇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高达2.4亿元,3年合计7.2亿元左右。
据目前的情况看,万家文化自身貌似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值得背负这么大的杠杆来收购,未来要在万家文化的壳子下“搞出”多大的动作,才能令这次收购价值回归股价。
成为泡影的收购结局
不过无论怎么设想,这场收购案最终以赵薇没有向银行借到资金而失败了。万家文化2月15日发布回复上交所问询的公告称,拟收购万家文化股权的主体龙薇传媒表示,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立即就本项目融资事宜开始与银行展开谈判协商,双方于2016年12月29日达成初步融资方案,因项目融资金额较大,故需上报A银行总行进行审批。1月20日,龙薇传媒接到A银行电话通知,本项目融资方案最终未获批准。龙薇传媒称,立即与其他银行多次沟通,但陆续接到反馈明确答复无法完成审批,因此无法按期完成融资计划。
万家文化也因这次并购失败有些“引火烧身”。2月16日,新华社就撰文点名万家文化,指出“壳公司”万家文化主营业务频繁变更,仿佛陷入一个亏损与跨界并购间循环的怪圈。新华社同时援引市场观察人士评论称: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主业,谈不上是一个正常企业。
而且,赵薇入主生变,万家文化转让的股份数从原先的1.85亿股缩水八成至3200万股,相应的转让总价款从30.6亿元大幅下降为5.29亿元。
此外,经过这两个月的折腾,万家文化的股价也“动荡不安”。去年12月26日一开始赵薇宣布收购万家文化的时候,股价是18.38元,当时处于停牌状态。随后今年1月12日万家文化复牌,在赵薇入主的利好消息刺激下,万家文化连续几天大涨,最高价在1月17日达到25元。不过,随着市场对赵薇50倍高杠杆收购的质疑,万家文化股价开始冲高回落,截至2月7日收于20.13元。2月13日晚间,宣布赵薇收购泡汤,令2月16日万家文化复牌后,股价大跌8.5%收盘于18.42元。可以说,万家文化从去年底宣布赵薇入主到如今,从转让30%股份到现在仅转让5%,股价也兜兜转转,回到了起点。
有位资深投资者在微博调侃说:“万家文化太逗了,折腾一圈,股价竟然比停牌前还要低。如果一开始复牌的时候就公告说影星赵薇增持5%举牌,最差也值1个半涨停。现在先说收购30%控股,然后认怂只买5%,市场一不高兴就砸到坑里去了。这也说明A股根本就没啥理性可言,买股票凭冲动,卖股票看心情。”
重点推荐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 网易股票 >机构看盘
- 多头为何连续逼空? 或为掩护出货暗度陈仓
- 期指松绑A股后市大有可为 但短期谨防主力杀跌
视频解盘
- 【股市问答】养老金入市能否助大盘牛起?
- 【财经24小时】期指松绑+交割 大盘咋走?
牛人论股
- 市场人气持续攀升 大盘后市能否持续上攻?
- 养老金入市箭在弦上 A股大行情即将拉开帷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