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会是网贷资金存管的最终归宿吗?

文| zora

2月16日讯,对于一直以来被大银行瞧不上的网贷资金存款业务来说,互联网银行或许正在向它敞开怀抱。

近期传出的“微众银行将为P2P公司提供资金存管业务”的消息令业内人士对网贷资金存管进程有了新期待。

尽管事后微众银行方面称这只是一个谣传, 但网贷之家称,该平台在多处求证得知,微众银行确实已在着手开展存管的业务的事宜,深圳甚至已有平台收到合作邀请。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他们现在也只是刚放出风声在寻找优质平台,关于具体存管的合作方案还未出,所以现在对于合作平台的选择有哪些限制,还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条件肯定不低。此外,除了微众银行以外,还有一家同时拥有“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双重身份的银行也即将要试水存管业务,不过该银行不是网商银行。

微众银行是由腾讯公司领头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虽然该银行未发出官方声明,但是人们已经开始思考互联网银行试水网贷资金存管的可能性。

网贷资金“无处可存”的尴尬

2016年8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随后,《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又再次明确了委托人和存管人的权力职责以及业务规范。然而,目前来看,该规定执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会带来一定的风险。P2P行业作为近两年才迅速火爆起来的产业,监管的速度一直落后于行业发展速度,在自我监管环节同样薄弱的情况下,平台跑路的案例层出不穷。这令早期曾考虑为网贷公司提供资金存管服务的部分大银行也打消了合作的念头。

此外,存管系统的开发既耗时又费力,技术方面问题令一部分银行敬而远之。

银行在前期系统搭建阶段,就需要付出极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一家国有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一般平台和银行开始对接开发后,在进展较为顺利的前提下,技术开发、测试、系统上线等一系列环节也将耗时2-3个月,如果再加银行对平台的各项资质审核、实地调研等时间,从启动到银行存管上线耗时可能在半年以上。

相对于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来说,大部分P2P网贷平台规模较小,存管业务手续费较低,由此造成银行布局P2P存管业务的性价比不高,对银行没有吸引力。因此,大多数的国有银行和上市银行采取提高资门槛的方式,将部分网贷公司拒之门外。这就令网贷行业陷入了一种“资金无处可存”的尴尬境地。

相比于大银行大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一些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银行对这项业务则表现得兴趣盎然。在大型银行不愿加入竞争的情况下,这片市场对城商行还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考虑到网贷行业的特点以及这些银行的规模实力,想依靠它们带领全行业完成合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据盈灿咨询最新统计,截至1月20日,共有188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平台总数的8%。也就是说,在目前2000多家P2P平台当中,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的尚不足一成。而其中真正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平台更是仅有99家,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

对于网贷投资者来说,资金的安全是首要的。网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能够规避网贷平台形成自己的资金池,避免平台跑路,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监管进一步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存管是必然趋势,因此,当前网贷资金存管进程缓慢的情形必须得到解决,而互联网银行或许能够发挥作用。

首先,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与网贷平台的距离感更少一些。

互联网银行的发起公司大多在银行成立之前就已经对网贷业务有所参与,例如阿里巴巴在成立网商银行之前,就已经在支付宝上推出了理财产品,因此这些互联网银行本身就具有网贷基因,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也建立了完善的风控体系,对网贷行业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在资金存管方面的能力或许能够媲美银行。目前,这些互联网公司拿到了银行牌照,在具备存管资格之后,互联网银行可能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其次,互联网公司在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旗下的支付宝和微信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在风控以及获客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了互联网银行的安全性。此外,互联网银行在支付通道、系统搭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随着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存管系统开发的效率也会随着提高,从而可以解决中小网贷平台目前存在的“存管难”和“存管贵”的问题。

在这些前提下,互联网银行与网贷公司的合作或许会加快P2P行业的合规化进程,解决当前网贷资金存管的尴尬困境。随着网贷公司慢慢走向正规化,该行业或许会吸引更多的国有银行来参与到资金存管业务,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令行业呈现一种健康的发展态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16
互联网银行会是网贷资金存管的最终归宿吗?
对于一直以来被大银行瞧不上的网贷资金存款业务来说,互联网银行或许正在向它敞开怀抱。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