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搭上共享单车能“骑”多远?)
在各路资本押宝共享单车的情势下,2017年或将迎来淘汰赛。在未来的角逐中,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技术创新、运营能力都是制胜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产品、服务、资金是决定这场赛跑最终胜利的关键。
2017年元旦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共享单车落户南京,满大街造型新颖、颜色各异的品牌小自行车ofo、铁拜、乐行校园、町町等成为装点南京市政交通的独特景观。摩拜、小蓝车也跃跃欲试,指日可待。而在2016年二、三季度,共享单车就已风靡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嗅觉灵敏的资本从不缺少激情。共享单车从创业者构想设计之日起,便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且在短期内便引起了大量资本的加持。1月5日,杭州骑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骑呗单车产品升级、供应链梳理、团队招募以及全国市场开拓。而摩拜此前已完成D轮融资2.15亿美元,ofo成功拿下滴滴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优拜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也已收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进入共享单车市场,背后都有强大的资本势力在针锋相对地支撑。摩拜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多家投资机构。ofo背后则有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俄罗斯投资人Yuri 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机构跟投。而骑呗扎根阿里的老巢杭州,得地利之便,其东家是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与摩拜、ofo在杭城成三足鼎立之势。
无疑,资本对共享单车的“哄抢”是由“项目饥渴”引起的,眼下借助互联网的创业热潮汹涌澎湃,但鲜有好的项目展示,电商、打车、外卖等行业市场已基本饱和,且分割格局已定。抓住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市场缝隙的共享单车创业构想,让各路虎视眈眈的资本眼前一亮。此前虽有政府推出的公共自行车,但借车还车需在固定的桩上完成,多有不便。而现在,用户只需下载一个APP,就可发现附近的单车,扫码开锁,骑上就走,用完随时就地还车。共享单车“随处可借可还”的便捷,刺激了上班族的骑行消费,且这种消费的重复频率很高,既有可靠的客户群,又有固定的市场蛋糕,何乐而不为?摩拜是中国共享单车的开先河者,正式上市虽只有几个月,但使用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令投资人喜不自禁。
共享单车的市场潜力巨大。据速途研究院最新发布《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报告》显示,从市场规模上看,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0.49亿元,2017年市场增速将会继续提升,预计达到1亿,用户将达742.1万。
另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
从投资回报看,各路资本都信心满满,虽然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摩拜单车投资人之一李论预言“六七个月就能收回投资”有点不靠谱,但一两年后共享单车就能进入赢利时间还是大家所认同的。
再从政策支持层面上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中已明确将骑行列为了“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运动项目,一些大城市也正通过治理自行车道、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路等举措,进一步提升自行车及步道通行安全性及联通程度,为绿色出行创造条件。这是利好都是送给共享单车的政策红包。
而相比此前滴滴和快的惊天动地的价格战,共享单车一次一元,价格从一开始就“砸”到位,这也是大大小小的投资客瞄准共享单车蜂拥而上的缘由。
但是,在共享单车创业者还在跑马圈地之际,资本间的博弈已呈胶着状态。ofo资本方、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放言:“拼车、代驾、专车均在90天内结束战斗,单车共享不会例外!”而另一共享单车品牌摩拜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则戏称:“年内ofo若能超过摩拜,熊猫合伙人将在国贸裸骑。”不惜以“裸骑”来对赌,足见摩拜投资人的底气。
无论哪一方要想垄断市场,扩大市场地盘是首选,谁财大气粗,谁也许能笑到最后。眼下的一种趋势似乎是色彩斑斓的共享单车将改为单色。有人说过这样令人发怵的话,“阿里、腾讯这两家一砸,选谁谁活,不选谁谁死,像滴滴和快的一样。”
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共享单车的软肋也逐渐暴露,如管理滞后、城市配套不足、定位不准确、电子器件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天气因素影响大,还有恶性竞争与消费者不文明行为,都是制约共享单车发展的现实问题。且共享单车市场单一,难以细分,同质化竞争难免,更增加了行业竞争的残酷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