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涌入 便利店能火吗)
国内大型城市消费市场上,外资便利店主导的局面将会发生逆转;不同于外资便利店以商品和服务维系运营的模式,更多更有想像力的本土便利店模型正在出现,市民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消费,这些都是资本大量进入便利店领域可以预见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仅仅靠钱并不能让一家便利店建立起完善的单店盈利模型,而没有盈利模型就借助资本迅速扩张,很可能陷入“大跃进”;反之,资本则会引爆便利店行业。
新面孔出现
一家名为“便利蜂”的便利店近日在中关村苏州街附近密集出现,五店同开,店内拥挤的人群里除了店员和消费者,还有各路便利店同行,这家便利店因为有来自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及其名下斑马资本的投资和来自原7-11、邻家的高管团队而备受关注。这也是北京首家有资本明确支持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的招聘内容中明确写到,“完成天使轮融资”。不过,截至目前,斑马资本和便利蜂方面都未透露该笔融资金额及构成。
北京商报记者在便利蜂多家门店看到,与其他品牌便利店相比,店内多个位置悬挂二维码,提醒消费者可以下载App进行自助扫码结账服务;根据门店宣传文字显示,除了扫码购物,门店还提供预约下单,到店提货服务,以及周边300米配送服务,银科大厦店还设有二层休闲区,方便消费者进餐,总体来看,更多地融入移动互联网因素是便利蜂明显的特色。事实上,便利蜂在招聘里将自己定义为“以科技驱动”的便利店企业。
审视北京市场和上海市场上的品牌便利店,以售卖商品为主,兼顾其他生活服务是主流商业模型,这也是便利店的主要业务,而便利蜂的规划显然不止于此,开设24小时便利店只是便利蜂的“前期业务”。
行业热度升温
便利店的发展与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北京市场消费总额去年达到了2万亿元,在这样庞大到不可知的数字背后,是2000多万人口的日常消费,北京需要多少便利店来满足他们?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店正是北京市商务委鼓励发展的方向,消费需求加政策引导,资本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天图资本CEO冯卫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投便利店是近几年的投资趋势,因为便利店具备快速成长性,是线下零售未来最有潜力的领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5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5.12%,门店数同比增长21.96%,而百货和超市业态的增幅仅为个位数。来自红杉资本的数据显示,2015年,每天都有3家新的便利店诞生,这个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2016年零售行业中,便利店增长速度最快,增速预计达到两位数;相反,大业态增速放缓,大商超正在进入调整期,预计今年的增速不及便利店。
一方面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即时消费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小型门店的价值被重新评估,搭载了诸多互联网项目的便利店成为零售的新体验形式,吸引资本进入。
资本图什么
2016年中国便利店大会上,厚谷投资创始合伙人徐大卫曾表示,作为中国零售业态里面发展快、潜力大的细分领域,便利店业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鲜有表现,“在大概3000家的A股企业中只有红旗连锁和中百在A股有所呈现”。便利店开店模式带来的高成本对公司的竞争力构成冲击,基于直营的增长模式难以获得资本的认可。特许加盟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出现瓶颈。
另外,国内便利店品牌区域化明显,尽管在某一个区域有领头羊品牌,比如深圳美宜佳及天福、上海全家、北京好邻居等,但全国性品牌几乎没有。“一个成熟市场、一个区域的连锁,只有有限的几百家店,其实对资本来说价值非常有限。”徐大卫认为,如果想要讲好资本故事,便利店品牌可以进行股权、业务板块等整合。强化自身平台和后台服务能力,是便利店连锁企业最为可控的资本化方向。
纵观拿到投资的便利店企业,他们讲的故事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便利店,而是以便利店为载体再发展再延伸。每天惠以“便利店+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会员体系”为商业模式,对于崭露头角的便利蜂来说,便利店只是前期业务,这些悬浮于门店之上的业务以及由此带来的想象力成为吸引资本最重要的因素。
门店是基础
资本想要透过便利店实现生态上的规模效应,前提是便利店的发展具备规模性。北京市场上主流便利店品牌如7-11、好邻居等门店增速有限,这为后进入者带来了迅速占位的机会,全时在北京已经有两三百家门店、邻家创立一年多来开出了70多家门店,而便利蜂对于开店数量想必有不小的规划。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