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园
12月6日讯,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审计长Thomas Curry称,计划将金融科技公司作为特殊银行,不过前提是接受监管。
Curry称,在过去一年里,银行和金融领域再没有比金融科技更吸引眼球的话题了。他指出,当前美国和英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已经增长到4000多家,在过去五年中,该行业的全球投资额已从18亿美元增长到240亿美元。
随着公司数量以及投资额度的不断增长,OCC逐渐认识到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一个非监管机构来与其配合,于是Curry在今年10月份设立了创新办公室并发布征求意见。
Curry说:“我们下一步将继续推动能够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并满足我们的高标准和章程要求的金融科技公司授予全国性银行牌照。而这么做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符合公众利益。其次,金融科技公司具有扩大金融包容性的巨大潜力,赋予消费者权力并且能帮助家庭和企业更好地掌控其投资事务。
对那些有特许执照需求的公司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有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能有效的保护消费者、具有适当的风险管理和合理的成功几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OCC在其征求意见文件中指出,该机构在某些情况下会将授权金融科技公司具有银行业务能力。新兴技术使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易获取,更易满足个人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8500万年轻人涌入金融市场推动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发生变化。
受这些市场力量驱动,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由技术主导的非银行投资公司,他们可以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传统银行所不具备的。
“现在的现实是,已经有4,0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始与国家和地区银行竞争,但是他们不用承担国家银行的任何责任,并且没有相关的监管。”Curry说。“向那些不削弱现有银行或双重银行体系的竞争地位的金融科技公司授予一定权力。在某些方面,它们将面临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适用于和银行一样的法律。
现在耳熟能详的金融服务或许在五年前只能从传统银行获得,甚至有可能当时根本就不存在。最初的时候,许多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认为他们自己是银行的竞争对手。而现在他们正在考虑是否要成为银行。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Ltd.(一家在线支付公司)总顾问兼首席合规官John Beccia表示,Circle将考虑这个“真正具有积极左右”的选择,他认为许多其他金融科技公司也将会仔细考虑,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监管后果的话。
Beccia说:“这绝对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所以那些资本充裕和控制力强的成熟公司已经早早符合条件,因为他们有能力在一个强大的监管机构下生存。
Goodwin Procter华盛顿办公室的合伙人Mike Whalen称,如果该项文件真的能够实施,金融科技公司可以不必申请州政府繁琐和昂贵的一级银行许可证。并且能够在全国统一运作,而不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此前已经有许多金融科技公司与实体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为了避免监管的负担。这样有了一个全国性的制度之后,这些公司能更好的掌控本公司的商业模式。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想要具有银行性质会涉及许多基本政策问题,比如,当金融科技公司产品受到持续监管之后是否会影响国家秩序?一家提供银行相关产品的非银行公司是否有成为一家银行的途径?如果非银行投资公司成为银行,应符合什么条件?
对金融科技公司应用银行监管框架将有助于确保这些公司以安全的方式经营,以便他们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银行就是在全面服务的章程下运营的。
此外,金融科技公司接受OCC的统一监管将促进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并确保消费者得到公平对待。
为金融科技公司成为银行提供途径可以使联邦银行体系更加强大。OCC的监督也将鼓励金融科技公司探索如何促进公平获取和金融包容性,以及如何负责任地创新。
OCC的政策对实力雄厚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是福音,但是对小型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越来越多的监管会让他们更加难以生存,不过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