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戴姆勒辱华事件或给福田重卡带来阴影 当事人被连夜免职)
针对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高管的辱华言论,11月22日深夜,戴姆勒方面发布声明,宣布将涉嫌辱华的高管免职,并向公众及社会道歉。
数据显示,2015年戴姆勒累计营业收入达到149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5%至135亿欧元,净利润更突破89亿欧元,实现了12%的利润增长。与2010年的税前利润和净利润相比,近乎翻番。
就在戴姆勒开启吸金模式,在华业务如火如荼之时,戴姆勒卡客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海纳(Rainer Gartner)却因辱华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此前,高海纳曾经接受采访称“中国作为戴姆勒极为看好的一大市场,虽然2014年和2015年的销量较2013年有所下降,但未来预计会有小幅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透露,外方高管到中国工作是一份美差,既能拿高薪,出业绩可能性也高。但也有很多合资企业恃宠而娇,在坐拥丰盈利润的同时,技术向上能力减弱,企业纪律废弛。
涨了业绩也涨了脾气
据了解,目前戴姆勒卡客车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以进口方式销售整车,二是通过合资公司福田戴姆勒进行整车及发动机的本地化生产销售。
数据显示,2015年戴姆勒实现销量显著增长,总销量约290万辆,比2014年增长12%。其中,戴姆勒卡车销量增长1%,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戴姆勒卡车业务,在2015年累计销售50.25万辆,营业额达到了376亿欧元,增长16%;同时息税前利润率达到25.76亿元,同比大涨37%。
而今年中国重卡市场趋于稳定,1月份-9月份,福田重卡(含欧曼和其他品牌)累计销售5.5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有业内人士称,戴姆勒辱华事件或给福田重卡带来负面影响,未来销售有可能放缓。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之一,中国经济正在从基础建设投资转向消费拉动,中国市场需求也从建筑用车向长途运输车辆转移,这种变化也带动了中国的车队数量增长。对于戴姆勒来说,当然希望在中国市场有一个平稳的上升,在欧洲以外的市场取得更大利润。
一方面对外宣称极其重视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却口出恶言辱骂攻击。有当事人表示,如果不是对中国人成见很深是不太可能说出如此言论的。很难想象,一个对中国人有如此歧视和恶意的领导,如何能为奔驰中国汽车的业务工作尽心尽责,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曝光的奔驰车使用有毒的沥青阻尼片的旧闻。
辱华高管被免职
事件发生不久,戴姆勒随即发布声明称对于此次私人纠纷深表遗憾,纠纷中员工的任何个人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然而业内普遍认为,高海纳因公派驻中国,也就意味着其言行不止代表个人,更代表公司。戴姆勒集团对于海外派员在他国的言行恶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高海纳的辱华言论,不仅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更有损于戴姆勒的公司形象。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戴姆勒当晚又发布第二份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戴姆勒方面表示,近日 ,媒体报道的公司某位管理层成员与另一当事人发生的私人纠纷,完全属于个人事件。相关部门就该事件的问询已结束,应当事人双方要求,已通过协商方式私下达成和解。
根据媒体的披露,此次纠纷的性质,尤其是我公司员工的不当处理方式和言行已经对公众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同时与我公司企业文化、品牌理念背道而驰,并与我公司所要求的职业经理人身份不符。鉴于上述考虑,我公司已立即对改员工进行了免职处理。
该员工在此次事件中的行为与戴姆勒所秉承的“平等、尊重”的价值观相违背。我们非常遗憾此次事件引发极大的关注和争议,谨向公众及社会致以诚挚的歉意。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和国际主流汽车公司合作,引进外方技术,成立合资企业,希望以市场换技术。如今市场被引爆,中方也培育出大量高水平人才,但技术的主导权仍然在外方手中。为了体现双方对等原则,往往外方与中方共同出任高管,如中方为正职,则外方为副职,下一届对调,包括总经理以及下属各部门负责人均是如此。
同时,由于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所以很多合资企业的外方高管,经过中国市场的锻炼,就走上了进一步升职的快速通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