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芝转型再遭财务造假拦路)
通过剥离业务而淡出消费电子领域的东芝,因为最新的财务造假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东芝公司日前承认,子公司伪造并挪用订货单等票据,截至2016年9月底,累计虚报销售收入5.2亿日元。这也是继东芝去年曝出财务造假丑闻之后,又一起新的财务造假事件。对于东芝来说,公司重组聚焦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半导体存储是个不错的策略,但造假事件再次爆发可能对东芝转型再添阻碍。
再曝财务造假
东芝方面称,此次涉及造假的子公司是开展机械设备系统安装维护业务的“东芝EI控制系统”公司。涉事员工从2003年起就一直伪造订货单和验收单,虚报了超过实际合同金额的销售收入。据悉,该负责人在接到订单的服务或产品的成本超过预期时,没有与客户就追加付款进行商谈,从而多次造假,造假行为持续13年之久。东芝方面表示,将在截至9月的半年报中进行修正,并加大力度杜绝违规情况再次发生。
这并非东芝首次财务造假。去年2月,东芝相关人员向日本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举报东芝存在财务问题,随后第三方委员会查出,从2008年起至2014年末,东芝共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这个数字占到东芝5650亿日元税前利润的近30%。东芝陷入了财务造假丑闻泥潭,遭到日本政府高达73.735亿日元的处罚。随后,东芝方面进行高层大调整。除了东芝原社长田中久雄宣布辞职外,东芝多名董事进行了撤换。
陷业绩低迷泥沼
“越是遭遇业绩困境,越是需要去粉饰业绩”,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这背后反映的正是东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和无力。东芝发布的2014财年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3月,东芝营收66600亿日元,营业亏损1704亿日元,净亏损为378亿日元。2015财年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东芝的营收达56700亿日元,营业亏损为7191亿日元,净亏损4832亿日元,超出去年亏损10倍。业内普遍分析认为,东芝管理层此前设下过高的盈利目标,让各部门高层承受巨大压力。而2011年以来“3·11”大地震重伤东芝另一项主营核电业务,导致相关业务部门扛不住压力,最终纷纷虚报账目。
同时,过去几年来,东芝电视、白色家电、电脑业务也呈现断崖式下滑。财报显示,东芝家电业务自2012年开始衰落。东芝LifeStyle部门主要下辖东芝电脑、东芝彩电和东芝白色家电三大类产品业务,2014财年,东芝LifeStyle部门营业亏损达1097.47亿日元,而在2012财年和2013财年中,该业务营业亏损分别是704亿日元和546.44亿日元。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东芝等日系企业优于技术和品质把控,却偏于保守和僵化,决策链条过长,完全跟不上这种消费体验时代的发展变化。
难挽品牌形象
业绩和丑闻重压之下,东芝管理层进行结构改革,提出的重组计划关键。今年4月,东芝表示,2016财年将全力推动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半导体存储三大业务领域的发展。其中半导体存储包括NAND型闪存,为东芝最大的收益来源,市场份额仅次于韩国三星电子,位居全球第2位;能源领域,将以核电业务为重点大力投入资源,同时,以火电、再生能源、输变电/配电、智能电表业务确保稳定收益;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将在电梯、空调等楼宇设施业务领域及水处理业务领域加强拓展海外业务,扩大业务规模。东芝表示,希望通过重组规划,实现2016财年纯利润400亿日元,2018财年纯利润1000亿日元。
梁振鹏表示,建筑楼宇的电器及控制系统、核电业务、基础设施面向工商业客户,技术门槛很高,是中韩家电企业目前不具备技术实力的部分,也是日系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同时这些领域不要求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很快,适应日系企业目前层级管理结构。
不过,东芝转型困难不仅来自于业务本身,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引发的后遗症更加棘手。一位不愿具名的产业观察家指出,虽然东芝的财务造假受到了政府的处罚,但是其实还有一系列诉讼纠纷需要解决,此次新的财务造假事件,也会让这一系列纠纷恶化,不仅会长期影响东芝品牌形象,还会耗费东芝很多精力,拖累转型步伐。
据了解,德盛安联资产管理等45家海外机构投资者,以东芝公司财务违规问题导致股价下跌使其蒙受损失为由,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东芝赔偿约166.5亿日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