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瓴羊
撰文:李信马
每次见到朋新宇时,他都会带来些新东西,或者是他在做的事,或者是他本人的变化。
2015年,在张勇接任阿里巴巴CEO半年后,宣布在天猫、淘宝和手淘三大核心业务实施“班委会”集体负责制,有7名“80后”高管入选,其中之一就是时任数据技术及产品部总监朋新宇。
很多人熟悉这个名字,是在2016年,他成为“友盟+”CEO之后。而更近的了解,则是在2022年中,阿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客服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多个团队整合成为了一家新的公司——瓴羊,并由作为阿里数据中台负责人的朋新宇担任瓴羊 CEO。
这是一次从“对内”向“对外”的转变,或者说,随着企业在多平台经营变成常态,仅仅聚焦阿里体系是不够的,也因此,成立一家多平台、多云和独立且中立的新公司是必须的。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当时多个团队经过讨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将各自总计59 款产品筛选、整合为 11 款产品,最后组成了 “5 朵云”——开发云、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和客服云。
除了位于底层的开发云,是为了支持企业开发和建立数据系统的诉求,其他四朵云基本满足了企业各方面对数据智能服务的需求。
而在7月12日,这个简化被更进一步。瓴羊推出了一站式企业数据智能产品——瓴羊One,可以链接多电商平台,并覆盖企业经营全链路,通过众多即插即用的标准插件,让超40种互不流通的数据流、商业流、工作流“多流合一”。
这里面,数据流包括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店铺经营数据;商业流包括经营分析、客服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会员运营等业务全流程软件,还有企业自建系统及Salesforce等外部企服软件;工作流上,目前支持关联千牛、钉钉、飞书、企业微信等办公协作系统。
实际上,仅仅刚刚说到的这些平台和软件,数量就已经不少了。
回到20年前,朋新宇刚刚加入行业的时候,老板曾和他说,今年公司遇到一个重大的挑战,需要处理的数据,达到了500GB!在20年后,数据已经无处不在,公司日常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可能就远不止500GB了。
数据量越大,往往企业需要的工具就越多。朋新宇在发布会上讲,他有阿里的前同事离职创业,还没开展业务,数据方面的成本就花了几十万,还雇了几名数据员。
而这是建立在没出问题,只是成本较高的前提下。朋新宇的另一个故事,也是他的朋友,在某家跨国公司任CTO时,公司的系统挂了。他们在复盘的时候,将所有涉及的团队召集到了一起,结果一开门,房间里乌泱泱的挤着80多个人,都是企业的服务商,而涉及的系统数呢?有超过200个。结果复盘会,就变成踢皮球了,至于如此多的数据和系统,是否会出问题?大概率是会的,只是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让企业也退不回以前只用几个软件的时候。
这就是“连接”的意义所在,用更少的工具,打破数据孤岛,让更多的数据聚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减少问题的发生,也能更大发挥数据的价值。
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数据量越来越大,怎样利用好呢?这也是瓴羊One的另一个特点——智能。
在演讲中,朋新宇表示,智能化就是“大模型+好数据”,好数据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测试接入大模型后,瓴羊One希望成为企业的24小时专属“AI生意管家”。比如,瓴羊One的主要目标客户是面向多平台、多渠道经营的企业及商家,尤其是快消、服饰、汽车、消费电子、家居等行业,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后,海量通用知识和消费领域的丰富行业经验,能结合企业沉淀的专属数据资产,提供像AI客服体验专家、智能销量预测师、营销投放顾问等服务,以及根据AI分析预测,提醒企业进行补货、客情处理等操作。
除了通义千问之外,对有关是否还会接入其他大模型的问题,朋新宇告诉,大模型分两层,一层是开发模型的领域,一层是应用模型的领域,瓴羊One主要是在应用模型领域。对大模型的选择,会优先阿里,但只要能用,别的模型瓴羊也都会接入。“未来可能会有专业性的领域模型,还有中模型、小模型,以及可能会有客户自己的开发模型,”朋新宇说:“对第三方的客户来讲,是不是阿里模型,他可能都不会有感知,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了。”
目前在多个场景,已经有企业在试用瓴羊One的智能服务,比如将AI生图能力,用于生成海报和宣传图片;在大促期间,用智能客服替代人工客服等;在智能分析和决策领域,相比以往的工具也有不小的效率提升。
从数据到大数据,数据软件从少到多,再逐渐整合,模型也从小到大,再具体到行业模型,20年来,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和迭代,即使“老兵”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在未来,“数据+模型”的方式一定会更加普及,就像他在演讲中所说的:“数据在哪里,模型就在哪里。”
以及,一直以来的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