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消息(田小梦)从IDC官方公众号获悉,2022年中国PC市场经历了大盘、行业、渠道、产品、价格等多方面的波动,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前行。对于未来的PC使用人群、行业和业态变化等方面,IDC总结并给出了2023年中国PC市场的十大洞察。
洞察一:2023年中国PC市场大盘将恢复增长
2023年整体市场仍充满变数,受经济、疫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预期整体2023年PC市场出货量同比2022年持平略降0.1%。其中,2023年上半年受波动影响较大,预计出货量同比下降4.4%。但随着疫情,政策和经济的逐步稳定,我们预期2023年后半年整体向好,2023年下半年PC市场同比增长率将为3.7%。
洞察二:下沉城市对PC需求量和性能需求均在提升
下沉市场对于PC的渗透率目前属于较低水平,家庭保有率不足40%;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意识逐渐增强,下沉市场对于高性能PC的需求与一、二线城市逐渐缩短,高性能PC占比增加带动下沉市场的价格段提升。
洞察三:多场景协同办公拉动中小企业长期采购需求
在线会议、远程办公、设备互联、数据上云等需求在中小企业市场快速发展,多场景的协同办公将刺激中小企业对包括PC、显示器、打印机、相关外设和协同软件的多方面需求。作为协同办公中的关键中枢,PC采购需求将持续增长。虽然短期内由于疫情、经济等原因,2023年中小企业仍将是负增长,但长期看,未来五年中小企业的复合增长将为0.6%。
洞察四:PC外设多元化并趋向集成化
随着中国PC渗透率增长,PC使用场景逐步增加,不同场景对外设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外设生态将会兼顾游戏办公等多种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显示器,键鼠,到游戏及会议场景需要的耳机,音箱,麦克,未来甚至ARVR等设备,整体外设生态呈现多元化。于此同时,随着外设增多,采买,摆放和连接的复杂度增高,外设生态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向集成方向发展,解决外设摆放及采购的麻烦,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增高,逐步向人体工学设计发展。
洞察五:设计师人群进入多PC时代
随着中国整体设计师人群比例增加,整体设计师PC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他们对PC的使用场景较为丰富,不仅有更高的设计使用需求,其他便携、办公、娱乐需求及工作游戏体验的提升,也使得设计师将针对多场景的体验提升购买多台PC满足不同场景需要,同时带动商用和消费市场整体PC需求提升。
洞察六:工作站市场将增长,移动工作站比重将快速提升
相比全球市场而言,中国市场工作站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高端化使用需求提升,中国工作站市场需求也将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工作站市场将同比增长8.2%,其中移动工作站将同比增长13.1%,占比快速提升。
洞察七:大型企业采购触底反弹
随着政策逐步调整和经济逐渐恢复,2023年大型企业市场将开启正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同比增长3.7%。专业服务、离散制造等行业在2023年随着复工复产,PC采购开始上涨,教育行业中高职教受到贴息贷款政策影响预计也将出现明显增长。在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的物流和零售行业也将在2023年开始逐步回暖。
洞察八:PCaaS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9%
PCaaS模式可以辅助降低企业IT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将长期处于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PCaaS坐席数将同比增长7.0%,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9%。从PC机采购的角度,目前PCaaS市场采购PC较大比例为二手PC产品,未来将逐步向新机拓展。
洞察九:笔记本价格段将呈现K型增长
笔记本市场中,轻薄本在低价位段需求保持的同时,逐步向高价位段拓展;而游戏本在HiFi级别保有需求的同时,入门级游戏需求也有所提升。笔记本市场价格短期将呈现K型增长。
洞察十:云PC+生态开放将打破终端界限
短期内PC市场仍将向终端算力提升发展,但长期看,云PC的多种解决方案将打破消费者对固有设备的依赖,同时从Win11,IOS以及Intel等都在向开放生态,移动端融合发展,他们将逐渐打破PC使用以及与其他产品互联互通的界限,形成以人为入口,云为算力的新格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