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孙晓巍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11月第一天,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扎堆发布上月销量,可谓“百家争鸣”。
在临近2022年收官之时,最后一个季度开启业绩冲刺模式成为众多车企的首要选择。不过,在“银十”汽车热销季的背景下,并不是所有新能源品牌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更确切的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小理”集体失速,各有问题
作为造车新势力“老大哥”级别的存在,“蔚小理”三家在10月交付车辆的规模都遭遇下滑,其中蔚来10月交付10059辆,单月交付下跌800辆,环比下跌7.53%.。在2022年1至10月,蔚来已经累计交付新车9.2万辆,同比增长32%,不过距离其全年销量15万的目标,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理想10月交付10052辆新车,环比下滑12.83%。今年1至10月,理想共计交付9.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54.13%,相比之下,交付下划幅度最大的新势力车企是小鹏汽车。据各车企车辆交付数据显示,小鹏10月交付量遭遇腰斩,仅为5101辆,同比下跌49.68%,环比下跌39.76%,尽管今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0.4万辆,但是在年初小鹏曾经放出言论,全年销量力争突破30万辆。
新势力中的老大哥集体失速,这在火爆的新能源市场中还是首次,而其中的原因更是千差万别。
蔚来开启车型升级换代,各方都在期待ET5的市场表现。特别是有不少媒体传言下,这款时尚高端的车型已经拥有超过20万辆的订单,可谓吊足了各方的胃口。但是,随着合肥两个生产基地因疫情原因相继停产,蔚来本就不足的产能再造打击,为ET5准时交付着实蒙上一层阴影。
相比之下,小鹏的处境更加艰难。作为所有新势力中唯一同比环比数据双下滑的品牌,小鹏面临的不仅仅产能问题,而是更具危机感的市场认可度问题。此前花旗曾预测称,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P5与G3定价缺乏竞争力,小鹏汽车Q4销量将环比下降28%。另外,小鹏寄予厚望的新车G9,在上市方案上设计的各种花活,除了得到广大车主吐槽外,并没有起到覆盖价格域区间的作用,更衍生出对小鹏远离市场需求的口诛笔伐。
而对于理想来说,其过去一年多的主力车型理想ONE的突然停产举动,让众多新老用户无法接受:售后的未卜,新车型的优惠,都在客观上都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加之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理想面临的可能是众多车企中覆盖面最广的困难集群,而且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新车L8上市在即的关头,理想竟然想出了停产老车型,全力出产新车型的方案,顿时给人了一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既视感:无论情况多么紧迫,这样的做法都无法归类为一家成熟企业应该有的行为。
尽管原因不一而足,但新势力老大哥们交付车辆数据集体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样的表现也给其他车企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二、榜首背靠大旗,战略精准大步向前
“蔚小理”表现低迷,但也有新势力品牌持续制造惊喜。
背靠国资广汽的埃安,在经历分拆独立、巨额融资等一系列事件后,10月销量再次突破3万,以30063辆继续稳居第一。同时,2022年1至10月,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超过21万辆,同比增长134%,提前两个月完成了20万辆的销售目标。
同样,背靠民资造车大佬吉利的极氪,表现也极为出色。10月极氪旗下目前唯一一款在售车型极氪001一共交付了10119辆,月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环比增长22.27%,同比增长接近50倍。从7月开始,极氪市场销量连攀高峰,已经接近年销售7万的预期目标。
对于广汽埃安来说,能够实现销量零跑,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战略布局具有针对性。
去年8月30日,广汽集团董事会批准了埃安混改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在一年多时间里,广汽埃安先后完成了资产及人员重组、混改轮引战、股改及A轮引战等基础架构工作,其中在不久前完成的A轮战略融资中,广汽埃安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达到182.94亿元,投后估值1032.39亿元。此次融资之后,广汽埃安跃升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最高估值车企,在引入各方战投之后,广汽埃安的发展思路和空间瞬间扩大。
在产能侧,10月12日,广汽埃安宣布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产,年产能20万辆。在多次扩建产能之后,广汽埃安整体规划年产能已突破40万辆,在多班生产下最高可达60万辆,完全满足当下广汽埃安各车型的市场交付需求。
从国企到混改,广汽埃安新能源的市场表现持续走强。而出身民企的极氪,步子显然更大一些。
作为吉利开拓新能源市场的重要载体品牌,极氪从出生就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在去年,极氪品牌成立但没有新车上市之时,就已经在PreA融资后被估值接近600亿元。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后,凭借极氪001在高端轿车中的沉稳表现,更是让极氪这一全新品牌马上站稳了脚跟。同时,极氪还剑走偏锋,即将推出的极氪009主打高端MPV车型,让众多车友尖叫与期待中,还将友商的车型布局观念远远甩在了身后。
极氪发展之快,不仅在车型上市。在今年前10个月已完成交付50000多辆的基础上,极氪距离全年7万辆的预期目标可以说非常接近。
当然,一步一个脚印,也并不妨碍极氪大步向前。10月31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一份议案,其中内容建议分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
公告显示,联交所已确认上市公司可以进行分拆,条款包括:上市地点、发售规模、价格范围及公司股东可获得极氪证券的保证配额。
据分析人士称,新能源市场巨大,所需资金同样巨大。极氪分拆独立上市的思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母公司吉利传统车企的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分拆后极氪也会在精简管理组织、高效推进战略、引入资金等方面都有便利。
可以说埃安和极氪的快速发展,都有着背靠大旗的原因,但大旗之下,如何平衡效率与战略,才是新能源车企乱战更值得研究的方向。
三、新势力销量崛起,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10月,二线新势力品牌销量走势各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哪吒、零跑。
据其交付数据显示,哪吒汽车10月共交付1.8万辆,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122%;今年1-10月累计交付12.92万辆。零跑汽车10月交付7026辆,较9月的1.1万辆环比下降36.4%,较去年10月的3654台同比增长92.3%。1-10月共交付9460辆。
尽管销量存在差异,但实际上,哪吒和零跑在战略定位上有着很深的交集。作为新势力的后来者,两家品牌在成长路径上从来沿袭蔚小理的高端路线,而是实行类似小米手机一样的性价比路线,并依靠“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之路。
具体到车型,哪吒V起售价5.99万,作为外形时尚的小型SUV,该价格在三四线城市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零跑主力车型T03,官方顶配仅在9万多元,作为低线城市用户的入门车型,既能排除续航焦虑,同时又能享受智能驾驶的乐趣,也无怪乎该车型去年能有4万台以上的销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走性价比路线也就意味着技术附加值不高,缺乏技术壁垒的问题,如果高端品牌车企推出主攻下沉市场的主力车型,那么对于哪吒、零跑来说将是极大的挑战。
同时,在当前新能源混战的局面下,各家离收支平衡同样还有段距离,哪吒、零跑依靠性价比走量的市场路线,盈利能力更是没有被各方认可。2021年,哪吒汽车实现营收57.35亿元,净利润亏损29.08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扩大15.8亿元,两年亏损达42.3亿元。而零跑在2019年-2021年其净亏损也是逐年扩大。2021年,零跑净亏损达26.28亿元,毛利率为-44.3%。
对于融资能力有限的赛道小体量玩家来说,如果产品力没有跟上,销量无法支撑庞大的运营支出,其后果往往不能承受。在10月新能源销量榜单中,就有一家长期在赛道中出现但未见销量的车企,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它就是威马。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间,威马累计交付新车8.34万辆,年均交付仅不到3万辆,而三年累计亏损已超过17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威马总销量为3.1万辆,在市场火爆的大背景下,该成绩也难言及格。
屋漏偏逢连阴雨,最近有消息称,自11月起,威马汽车副总经理以上高管发放50%月薪,M4以下员工发放70%月薪。该消息随后得到威马方面确认。而威马一直视为救命稻草的IPO进程,更是存在诸多变数,难以短时间落地。
威马困境究其原因,其产品质量和口碑一再突破底线无法支撑销量,造车费用又一直高企,才导致当下寸步难行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榜单里没有威马十月销量成绩,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作为二线新势力代表“哪零威”的其余两家,即使在目前销量成绩上佳的情况下,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步威马的后尘。
参考资料:
1、《蔚来的市值,悬在ET5的美貌上》,表外表里
2、《10月新势力销量出炉:埃安、哪吒持续领跑,小鹏环比下降近40%》,界面新闻
3、《小鹏画的“饼”,解不了近渴》,连线出行
4、《广汽埃安的“长”与“短”》,马拉车市
5、《哪吒零跑反攻战:成于下沉,困于品牌》,智行驾道
6、《威马不要变“危马”》,新民晚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