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长风、肖岳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生鲜电商第一股还是没能挺住。
日前,关于每日优鲜“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随着事态进一步发酵,每日优鲜方面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对公司业务及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并积极寻求一切解决方案保障员工权益。
同时,在回应中,每日优鲜表明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在极速达业务上,其称只暂停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的极速达业务,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
但据发现,每日优鲜的回应好似在向外界“交作业”,事实上,从7月28日晚间,每日优鲜的次日达就已经不能正常下单,我们多次尝试购买其货物充足产品,且使用北京市内多区地址进行下单均提示:该商品无货,无法正常下单。
与此同时,注意到,在每日优鲜APP首页,已发布服务变更通知,其中提到服务时间和服务范围的调整。
随着每日优鲜“倒闭”消息愈演愈烈,关于这家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的话题开始受到众人的关注。那么,对于以前置仓起家的生鲜企业该如何走好以后的路?
01.大裁员的暴风雨还是来了
对于裁员一事,早在7月上旬就已有每日优鲜员工在脉脉上进行爆料。有认证为每日优鲜前员工的用户称,“在职员工6、7月份工资也没了,社保断缴”等。另有员工称,每日优鲜裁员从3、4月份便已开始,原来2000多名员工,现今不足900人。
另外,与每日优鲜官方对裁员一事,委婉的回应相比,脉脉上员工的讨论、“友商”的挖角动作以及在舆论场上引发的讨论,则更加直接。
颇具玩味的是,虽然在上述每日优鲜前员工的帖子下,每日优鲜方面暂时还没有负责人出面进行回应,但每日优鲜的“友商”们,却纷纷向每日优鲜员工抛出了橄榄枝,其中不乏字节、美团、朴朴、盒马、拼多多等企业的身影。
图注:每日优鲜前员工发帖 部分企业在该帖回复下面招聘
而在脉脉和已有报道中提及的裁员外,在线下走访期间,也感受到了每日优鲜业务撤退的迅速。
我们在每日优鲜位于东坝的前置仓中看到,该仓左侧为美团买菜,右侧为每日优鲜,我们沿着墙上标识来到每日优鲜前置仓门口发现大门紧闭。
图注:墙上的每日优鲜标识以及关停的前置仓
对此,向隔壁的美团配送员工询问每日优鲜前置仓是否已经关门时,该配送员说,“昨天还有人,今天上午搬走了。”同时,他还透露,之前每日优鲜在该前置仓的配送员有5-6人,而在我们离开之前,并未看到有任何每日优鲜的员工。
图注:紧邻每日优鲜的美团买菜前置仓中的员工
图注:前置仓门口每日优鲜和美团买菜的箱子
在该前置仓关门的同时,注意到,该配送点的线上下单也已关停。
图注:该门店线上业务停止
而与线下前置仓关闭相比,在每日优鲜位于北京顺义博润科技园新总部大楼外面,则更显落寞。
图说:每日优鲜华北大仓门口的告示牌
随后,来到位于顺义的每日优鲜总部,其门口通知上赫然写着,“由于每日优鲜现场生产业务已停止,根据属地政府要求已于今日关闭每日优鲜大仓。”通知落款日期为7月29日。
图说:每日优鲜位于顺义的新总部
在试图进入每日优鲜新总部时,被门口门卫拦下,并表示,“来这没用,供应商和员工都去望京(每日优鲜北京总部办公楼)那边解决问题了,大仓里也没人了。”
同时,我们看到在大门外仍有员工不时从该园区中走出,“我们被赶出来了,如果不走就断水断电。”员工们说道。
图注:搬行李的员工
在门口的一位员工告诉,在被裁前,其负责退货业务,每日优鲜已经拖欠他一个月工资了。“现在只能尝试起诉。”该员工无奈地说道。
或许,对于每日优鲜的员工来说,仍有机会拥抱与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如果进入到相同前置仓模式的企业中,短暂的“上岸”避险,并非长久之计。
而与员工“上岸”的迷茫相比,也许更加迷茫的是同样依靠前置仓模式起家的其他生鲜平台,毕竟每日优鲜的案例在前,或将波及到资本市场对类似模式企业的态度。
02.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被员工曝出裁员之前,每日优鲜在不同城市的极速达业务,早已呈现溃败之势。
今年6月30日,苏州、南京的极速达业务便被关闭;7月1日,杭州、青岛、深圳的极速达业务关停;7月2日,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的极速达业务也被关闭。
而这种多城市撤退的窘境,与其在2019年高光时刻,业务一度覆盖20个城市时,形成鲜明对比。极速达业务的关停,也意味着过往被每日优鲜引以为豪的“前置仓”模式,陷入停摆。
7年时间,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便从火爆走向了关停。
在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推出前,大部分生鲜电商还是使用传统的快递发货,最快次日达,甚至数日达,无法满足消费者即时消费的购物体验,而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则是将若干个小型仓库以高密度布局在城区内,每个仓库的面积在200—300平米,可以覆盖周边三到五公里。
这缩短了每日优鲜商品送达的时间,用户在1小时甚至是30分钟内就可以收到货物。前置仓的高效特质使其一时间在业内风光无量,大量生鲜电商纷纷跟进。
但在前置仓模式下,时效与成本却是成反比的,包括产品交付、仓库运营,以及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等在内,平台需要承担很高的履约费用。以仓库运营来说,每个小型仓库都要内设冷藏设备和分温区,建设维护成本高,且需要配备一定数量人员运营及配送,每月固定支出较高。
而在2019年,每日优鲜在全国近20个城市设置了超1500个前置仓,商品覆盖3000 SKU(最小存货单位)。
据每日优鲜招股书,履约费用为公司运营费用的最大头。2018—2020年,公司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人民币,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一度达34.9%。2021年Q3,每日优鲜仍以6.38亿元的履约费仍占据总收入30%。该数据持续拉低每日优鲜毛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保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都是提前备放在仓库里的,一旦设置仓库的区域人群对生鲜需求量较低,就会导致一定的货损率。
前置仓的另一个“坑”在于仓储面积。电商分析师庄帅对表示“面积小导致单位租金高、货架和商品有限、库存太浅、补货频率高、理货成本高。”
成本居高不下,收入却很难提高。
生鲜电商有着供应链难、损耗高和毛利不高等特点,所以想盈利需要一定的单量。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就对表示,前置仓能不能做好需要订单平衡,一个站点需要1000单。但是随着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以及传统商超的加入下,订单被稀释。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立了。
不只是每日优鲜,这种恶性竞争让很多生鲜电商陷入盈利困境,逼退了很多平台。
盒马CEO侯毅在关闭前置仓业务时就表示,前置仓模式虽然可以低成本快速复制,但是难以兼顾成本和效率,不可能全面盈利。
叮咚买菜也在缩减规模。今年6月,该平台被北京商报等媒体曝出其已经撤出广东清远、江门,河北唐山、廊坊等多个城市。每日优鲜的退意萌生的更早,官方数据显示,每日优鲜将上市前超过1500个前置仓降至2021年6月的631个,20个布点城市也缩减至16个城市。
如今最具优势的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关闭,每日优鲜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剩下的次日达和其他业务。
但在庄帅看来,想要在这些赛道打开市场同样不容易,“每日优鲜的次日达业务借助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基本上属于导购模式,发展前景有限。属于平台模式的智慧菜场以及B端业务的零售云无法和阿里、美团、拼多多这类大平台竞争。”
每日优鲜前员工也持同样观点,该员工对称,“每日优鲜的菜场在年前就是一盘散沙了,至于零售云,整个团队也没几个人。次日达更不靠谱,这个业务的模式就是第二天把货送到前置仓,然后再配送给用户,现在前置仓都没了,哪里来的次日达。”同样,他也不看好前置仓模式,认为叮咚买菜之所以能做到现在,关键原因在于资金充足。
在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看来,每日优鲜的撤退,也证明了前置仓模式在生鲜电商领域中的不确定性。
“需要大量的补贴,才能够维持生存,但这种补贴不可长久,同时它也很难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无法盈利的话,就无法有一个长期的一个发展的状态,除非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只有一家,或者说经过竞争以后,最终整个行业就剩一家,他可以通过后期,把钱赚回来,但问题是这种烧钱的方式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前途,菜篮子本身就是政府的工程,资本在里面过多的参与,过多的获取利润,也不符合各方面的要求的。”马继华说道。
同时,马继华指出,从每日优鲜之前的股价暴跌,到此次裁员,短期内对于其他生鲜电商在资本层面获取上,也将造成影响。
“每日优鲜这种模式其实早就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了,只是由于部分投资者可能为了自己自身的需要,但因为市场非常大,又相对分散,投资的规模,烧钱的程度高企,不是一般的资本能承受的,未来可能是缓慢发展,逐步成熟的一个过程,不可能再采取烧钱催熟的方式了。”马继华总结道。
因此,对于以前置仓模式起家的生鲜企业来说,在烧钱换用户增长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应当考虑该怎样走出一条正常的资金链之路。毕竟,靠烧钱来运营公司只能支撑一时,并非长久之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