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里里
编辑:李信马
题图:IC Photo
7月12日,油价再次下调,目前北京92号汽油每升8.78元,95号汽油每升9.35元,98号每升为10.33元。但这次下调放在全年来看,可以说是“大涨小跌”,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3日,不少地方的加油站外,等待加油的汽车排成了长队——那是油价即将上涨的前一天。
涨价前夕加油站连夜排队加油 图片来源:IC Photo
今年以来的13次油价调整中,有10次是油价上涨,仅有3次为油价下调,汽油累计上调2080元/吨,相当于每升涨了1.54元(按每吨1355升计算)。
2022年汽、柴油调价情况 制图:
全国汽油价格走势 图片来源:Wind
与2021年年初相比,按全国现货基准价计算,油价涨幅达到55.62%。与世界范围内的油价上涨同频。
纳克达斯大石油指数 图片来源:wind
纳克达斯石油指数数据显示,自2020年年中,石油板块就已经开始走强,2021年年初至今年7月1日,指数的涨幅高达118.69%。
石油的涨幅点燃了不少投资者的热情,今年3月以来,巴菲特大幅购入西方石油和雪佛龙股票,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巴菲特的石油资产已接近400多亿美元。巴菲特对此表示,在他阅读了西方石油第四季度财报会议的文件后,作出了增持该公司股份的决定。
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价走势 图片来源:Wind
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能源问题说道:“现在美国联邦政府有上十亿的存储量。大家觉得,这个国家有这么多储油是好事,仔细想想其实不够多。三年到五年这些储量就没了,你也不知道三五年后会怎样。关于投资石油,芒格也表示“终于找到个比美国国债更值得的投资了”,并认为:“未来200年时间内,石油仍然是珍贵的资源,美国应该进一步加大石油的储藏量,保留国内开采的资源。”
大会之后,伯克希尔公司又于5月2日和3日连续买入了西方石油公司约590万股股票,金额超过3.3亿美元,进一步加大了对石油公司的押注。
在巴黎协定之后,各国家都在发展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何多年过去,传统能源却越发繁荣呢?
战争带来涨价?不,是供需的变化
南方东英量化张忻哲在一次直播会议上解释道:“石油的强劲上涨,短期看是受到俄乌冲突加速全球原油供应紧缺的影响。”在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原油已达到产能瓶颈,一旦出现断供,缺口很难补上,出于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在2月份俄乌爆发初期,原油就开始了大涨。
但长期来看,供需关系的改变才是油价上涨的核心原因。
在疫情爆发期间,石油的需求急剧下降,再加上各国提出双碳目标,大力推进减少碳排,原油价格一跌再跌,一些国有石油公司和国际勘探公司因此缩减了勘探开采预算,以节省现金并避免新的供应过剩。
据美国《世界石油》网站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石油资本开支下降了27%,以2014年行业资本开支为基准,2020年中东地区的资本开支下降了30%,北美地区下降了71%,若以2013年行业资本开支为基准,俄罗斯地区行业资本开支下降了50%。
美国及加拿大油气勘探资本支出统计 图片来源:美国《世界石油》
对此,有人在2021年6月就“预言”过石油的上涨。当时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表示,勘探开采方面缺乏新投资可能会引发全球油价的新一轮超级周期。沙特王子Abdulaziz在内的很多人也担心资本开支削减过度,在需求反弹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原油供应吃紧,而现实的情形恰恰应验了这种的说法。
2021年,全球央行开始降息大放水,张忻哲表示:“2021年的经济增长或许是过去40年中最快的一次,这带来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大幅提升。”
需求带来油价大涨,许多企业开始追加投资,据杰瑞股份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全球油气资本开支开始上行,不过速度非常缓慢,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及天然气钻机数量环比增长仅维持在10%左右,因为开发和生产一口新油井需要经历从地质勘探、到钻井,录井、测井、采油,加工等数十个流程,周期长达数年。
美国钻机数量恢复速度 图片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
虽然也有人表示,美联储如果超预期加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进而让原油的需求降低,不过据数据统计,此前六次加息的周期里,油价都处于上涨状态。由于全球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加息会使市场流通的美元货币减少,导致汇率上升,促使美元升值,这就间接地导致了油价的上涨。
即使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全球对石油的需求,短期内也不会骤减。信达证劵数据显示,即便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能源转型,2023至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每年仍将维持100-150万桶/天的增量,原油供给能力较难满足需求增量,也就是说,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仍是供不应求。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中国也是如此, 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力求国内原油产量稳步上涨,稳定在2亿吨的水平之上。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比例目标是提升到17.3%。由此可见,石油依然在能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新能源未来还是“香饽饽”吗?
过去两年,全球资本市场几乎一边倒地看好新能源发展,不过2022年却呈现了“V”型发展趋势。据新能源指数数据显示,年初时新能源指数为2429.30,在4月27日时指数曾降为1423.79,降幅高达70.62%,之后快速回升,截止7月12日,指数降幅仍有9.76%
新能源指数 图片来源:Wind
这个趋势的原因不难理解,今年在感慨油价上涨的同时,不少人也在感慨电动车涨价。2021年以来,光伏与新能源汽车板块持续面临着上游“硅料”及“锂料”的紧缺与涨价,不少新能源领域的公司业绩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表现不佳,导致了整体板块下滑。
不过长期来看,新能源的增长空间非常大。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领域的占比,预计在2022年达到17.3%。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22年版)》白皮书数据,全球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将风光电能占据整体能源的比例提升到70%左右,而目前全球风光电能的比例在10%以下,至2050年期间的增长新动力中,风光电能的增长空间最大。
世界能源展望白皮书 图片来源: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展望(2022年版)》
另一方面,据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数据研究中心统计,过去十年里,全球光伏电站、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热风电和电动车电池成本分别下降了85%、56%、48%,68%和89%。虽然政府补贴将在2022年底逐步取消,但各产业基本可实现自主盈利。新能源板块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比亚迪等公司,2021年全年分别实现了178.61亿元、90.74亿元、87.42亿元、39.67亿元的净利润,在2022年第一季度也实现了19.75亿元、26.53亿元、58.22亿元、9.12亿元的净利润。
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有核能、水能、光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形式,相对而言,光伏发电更具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大幅降低发电成本。截至2021年,国内光伏累计装机量在306GW,2021年底,发改委规划司也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光伏发电累计装机600GW-650GW。”未来四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会超过过去十年的累计装机量总和,年均新增装机量在80GW。
今年,海外的光伏产品需求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能源独立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外美国与欧盟正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2月28日,德国经济部提出的待立法草案中,就指出要将100%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目标提前15年在2035年前完成。
图片来源:《助力欧盟能源独立之太阳能规划》
3月3日,国际能源署提出《欧盟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10点计划》,表示加速风光电源建设占据了欧盟重点的战略位置。3月8日,欧盟委员会也提出方案,要在2030年前逐步降低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提升屋顶光伏推广速度,大力推广风能和光能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球的装机总量将达到220GW左右,欧洲和美国分别为40GW和33GW,此外,印度,东南亚,南美的装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3月31日,在布鲁塞尔太阳能峰会上,欧盟太阳能协会向欧盟提交了《助力欧盟能源独立之太阳能规划》。数据显示,其光伏年新增装机规模将超过1TW,在2030年新增装机将达到672GW,2022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4%,并在未来数年内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
2019年至2022年海外光伏及风电需求变化 数据来源:SEIA数据
全世界都是买家,而中国则是最大的卖家,我国从硅片、硅料、电池片、电池组件,再到电站建设等均实现了自主技术生产,2022年一季度,中国组件出口达到了41.3GW,累计出口金额106美元,同比增长123.39%。据索比咨询《中国光伏组件企业2021年全球出货量榜单》数据显示,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东方日升、尚德电力、正泰太阳能、环晟光伏、海泰新能、赛拉弗、亿晶光电等企业在全球出货榜上名列前茅,出货量合计约140GW,占全球组件总需求的75%以上,硅片的市占率高达97%,全球光伏各产业的榜单中,排名前十的几乎都为中国企业。
5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明确使用中国境外生产的硅片不会再被调查,6月6日,白宫也发布正式声明,给予南亚四国两年的关税豁免期,这将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光伏组件未来的出口,新能源产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