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个月,网易云音乐重启IPO进程。11月16日,港交所信息显示,网易云音乐再次通过上市聆讯。
从时间节点来看,网易云音乐暂停和重启IPO都与音乐版权有关。此前,用户歌单中的一片“灰色”,凸显了网易云音乐的尴尬处境。在国内取消独家版权之后,网易云音乐火速与多家重要版权公司进行了沟通,直到近期,相关合作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也是在11月16日,网易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并将创新及其他业务毛利润同比增加归因于“网易云音乐净收入的增加以及成本管控的改善”。在财报会议上,丁磊强调,优质的音乐内容会让人有很强烈的共鸣和沉浸感。
看得出来,对于终于摆脱了版权掣肘的网易云音乐,丁磊充满了期待,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完善的生态,网易云音乐似乎未来可期。但这也意味着,未来,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网易云音乐失去了“打败仗”最后的借口。
而这一次,网易云音乐能够笑对资本市场的审视吗?
手握重金,喜迎音乐版权
网易云苦音乐版权久矣。不只是网易云音乐,过去几年,版权问题一直是在线音乐行业的痛点,众多在线音乐平台都受困于此,这也导致平台内容成本高企、持续亏损。
8月,网易云音乐暂缓IPO的消息曝出后,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首先与大环境有关,监管的收紧带来了上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的大幅亏损,也让投资者对其IPO的信心不足。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网易云音乐经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16亿元,共计高达50亿元,预计亏损仍将持续。反观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同期已经分别实现净利润18亿元、39亿元、41亿元。
对于无法拿到音乐版权,丁磊也颇为无奈,“过去网易碰到的版权短板问题,其实是有些公司垄断了版权交易,不进行转售。”
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在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一个多月过去了,腾讯方面终于有了回应。
8月31日晚,腾讯发布《关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的声明》,表示已最大限度寻求与相关上游版权方尽快解除独家协议。同一天,网易发布二季度财报,丁磊在财报会议上喊话腾讯,“非常期待这是一个真心实意的,不含任何阳奉阴违的决定。”并且表示,网易云音乐准备了充足资金,愿意以最大的诚意与版权方开展公平开放的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在取消独家版权的这一个多月里,网易云音乐的版权谈判工作并不顺利,部分版权方与腾讯音乐的独家合约尚未解除,暂时无法开展非独家合作洽谈。
直到近期,被视为网易云音乐“救命稻草”的音乐版权陆续回归。一个月内,网易云音乐先后与摩登天空、中国唱片集团、香港英皇娱乐达成合作。海外合作方面,网易云音乐还在本月与世界知名数字乐谱订阅库nkoda达成合作。
但周杰伦的缺席始终是网易云音乐的一块“心病”。当初,“因工作失误”,网易云音乐在周杰伦歌曲版权到期后7小时仍在进行数字售卖(200首歌曲,整张专辑共400元)。这一操作不仅得罪了版权方,也让周杰伦的粉丝们十分恼火。网易云音乐也因此吃了官司,最终被要求赔付腾讯85万元。
甚至有网友感慨:“没有周杰伦的网易云音乐,没有灵魂。”但未来能不能签下杰威尔,仍是未知数。
版权回归,网易云音乐能否翻身把歌唱?
聚焦财务数据,音乐版权的回归,能够给网易云音乐带来多大的增益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些授权均发生在第四季度,而最新的招股书只披露了截至第三季度的数据,因此,网易云音乐在采买版权方面究竟付出了多少,对于财务影响又有多大,暂未可知。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前五大供应商中,有四家涉及到版权授权或转授权,这部分内容服务成本仅占到总采购成本的18.4%。
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开源节流仍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从版权组织采买音乐版权的需求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迫切。
第一,直到现在网易云音乐都没有摆脱亏损的处境。但好在,公司营收正在持续快速增长,从2018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9亿元。2021年上半年以及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31.8亿元和51.0亿元,并实现2021年Q2、Q3毛利率持续为正。
具体到业务方面,网易云音乐的业务主要为在线音乐服务,社交娱乐及其他两大板块。今年前三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18.5亿元增至24.4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10.7亿元增至16.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社交娱乐及其他板块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5.2亿元增至26.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9.0亿元增至15.8亿元,其增速已经超过了在线音乐服务。
独家音乐版权的竞争优势瓦解的当下,寻求在线音乐之外的业务增长也成为了各个音乐平台的发力点。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腾讯音乐业务模式相对成熟,目前收入逻辑为通过音乐内容吸引用户,靠直播等娱乐内容获得营收增长。随着网易云音乐社交娱乐业务的高速发展,预计其收入占比将继续提高,有望驱动营收继续高增长。因此,网易云音乐的注意力向社交娱乐业务进行倾斜也是情理之中。
近年来,网易云音乐也在严格控制成本,其中内容服务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逐年下降。2018年到2020年,内容服务成本分别为19.7亿元、28.5亿元和47.9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171.7%、123.1%和97.8%。今年上半年,内容服务成本为27.6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为86.7%。
在上市的当口,如果一下子从兜里掏出一笔巨款,必然会对后续的财务数据有较大影响,因此网易云音乐在加速牵手版权方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地捂紧钱包。
第二,在版权缺失的这些年里,网易云音乐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子——原创音乐计划,平台与原创音乐人深度绑定,也就相当于拥有了稀缺内容。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网易云音乐的内容库拥有超过6000万首音乐曲目,其中有140万首是来自于注册独立音乐人所创作的音乐曲目,占比约为2.3%,其余均为向版权组织采买的版权授权音乐曲目。但这部分注册独立音乐人群体,却贡献了网易云音乐平台超47%的播放量,可以说是网易云音乐的一大竞争优势。
但从营收来看,原创音乐人能带来多大的贡献就很难说了。行业依然遵循着二八定律,只有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能够出名,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价值,而大部分原创音乐人却很难通过音乐挣到钱,平台培养原创音乐人的目的,更多的是丰富音乐资源。
曾有独立音乐人对媒体表示,这有点像风投,投的多,“但投中一个就值了”。
需要警惕的是,网易云音乐的这部分优势正在减弱。今年6月,晚点LatePost称,腾讯音乐成立多个新部门,其主要业务就包括挖掘并引入优质音乐人。腾讯音乐2021年Q2财报显示,其原创音乐人的数量已经超过23万,并且腾讯视频等平台会给到音乐类资源的支持,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也更具吸引力。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加入了扶持原创音乐人的行列。
第三,音乐版权溢价能否得到缓解也是未知数。易观国际分析指出,取消独家版权将有益于在线音乐市场恢复有序竞争状态,但并不意味着版权免费或降价。短期来看,头部资源依然抢手,价格并不会大幅下降,并且,在行业调整的关键时期,各家平台加速出击,也不排除头部资源抱团涨价的可能性。
另外,据深燃报道,一位唱片公司的高管表示,没了独家,版权费会降低,但他们公司并不愿降低价格,他更愿意出现新型的绑定形式。
独家确实取消了,但门槛依然存在。版权还是需要花钱买,而付出与收入能否成正比,能否因此留住用户,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网易云音乐势必要在这其中做出权衡。
选择变多了,用户却变“抠”了
高黏性的用户一直是网易云音乐引以为傲的优势。网易云音乐在招股书中强调,网易云音乐营收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年轻化的用户群体和高粘性的社区生态。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用户约90%的活跃用户是90后、00后;另外,网易云音乐日活听歌用户日均听歌时长76.9分钟。
但在各大平台竞争的当下,用户的付费意愿却在下降。
招股书显示,截至9月30日,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数为2752.1万人,同比增长93.2%,较二季度末的2613.5万人增长5.3%;社交娱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数为58.3万人,同比增长92.6%,较二季度末的49.6万人增长17.5%。
截至9月30日,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0元降至6.8元;社交娱乐服务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从去年同期的552.3元降至504.1元。
腾讯音乐的相关数据也出现了下滑。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线音乐月活用户为6.36亿,同比下降1.5%。第三季度每付费用户收入为8.9元,而去年同期则为9.4元。
此前,有行业人士透露,2019年-2020年,网易云音乐被纳入淘宝88VIP之后,付费用户从863万增长至1600万。但随着腾讯、阿里生态的打通,腾讯音乐接入后会对网易云音乐再度造成冲击。
在版权开放的当下,平台需要拿出足够优质,甚至是稀缺的内容,吸引用户付费,未来肯定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但至少,陆续拿下的音乐版权,已经给了网易云音乐重新冲击资本市场的底气,它能否得到认可,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