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被誉为“权益市场的明珠”,聚集了大量优质资产。一方面,港股市场标的聚集了腾讯控股、美团-W、小米集团-W等互联网科技新经济成长公司,吸引内地资金南下;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大使得海外上市公司“回归潮”显现,哔哩哔哩等中概股选择香港市场作为二次上市的场地,不断拓宽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方向的投资版图。
作为一颗权益市场的明珠,今年港股表现却一言难尽,单看今年前三个季度,道琼斯工业指数,中证500均有10%以上的涨幅,但是恒生指数下跌近10%,投资较为便捷的港股通指数下跌逾8%,大陆公司占比逾6成的港股通50指数也下跌逾9%。
以港股通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例,美团,腾讯,小米都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公司,除此以外,大陆公司占比逾6成,按理说和A股的优质公司同源同宗,能去港股上市的不少公司甚至更加优秀稀缺,看看今年表现为何如此?
(图:中证港股通50指数(930931)前十权重股;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1/9/16。风险提示:上述个股仅供展示指数权重股,非个股推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0年以来中国加大了反垄断的力度,香港上市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受到影响。2月24日,港股印花税史上首次上调。7月23日,港股教育股全面重挫引人注目,尤其是K12相关的教育股受到的冲击最大。9月20日,恒大事件导致恒生指数大幅调整。此外,海外方面,9月23日联储将公布9月利率决议,对Taper可能提前的担忧始终存在。
港股影响因素较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因素也同是A股和美股的影响因素,但是市场反应上港股显然较为过度悲观了,所以说港股在经过大幅调整之后,不利因素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当前港股的配置性价比已较突出。
指数估值层面,横纵向对比看,当前港股估值其实不贵。横向对比,港股的估值在全球市场中处于较低水平,恒生指数PE仅有不到11倍,在全球主要指数中低于除日经225外其他主要指数;纵向对比,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证港股通50指数成分盈利显著恶化,受此影响估值被动抬升。剔除高估值科技公司纳入影响,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图:全球主要指数PE;数据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数据区间:2010年1月1日-2021年9月10日)
随着当前疫情缓和、全球经济复苏,香港经济也将迎来更为显著的修复。对盈利进行预测可以发现,港股通50指数2021年和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基本和沪深300指数一致,2021年略好于沪深300指数。随着Taper落地和监管预期企稳,港股将迎来较好的布局时点,长线资金可择机布局传统经济企业和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龙头公司。
本次发行的港股通50ETF投资价值如何?
看ETF就是看跟踪指数,这批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港股通50指数(930931),专注港股优势,选取大市值优质公司,超配科技巨头+价值龙头,投资潜力更大,收益更稳健。
从指数编制方法来看,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的最大50家公司作为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大市值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经济下行背景下资金风险偏好不断降低,头部公司吸引力更强,因此专注于大市值公司的中证港股通50指数恒生指数,能进一步获取超额收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图:中证港股通50指数较传统港股指数获得超额收益;资料来源:wind,时间区间:2016年1月1日-2021年9月16日)
长期来看,现阶段通过港股通50ETF(159712)参与港股市场,是享受高市值港股公司成长红利、受益于港股价值的好时机,可以关注走一波~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