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资本邦了解到,港股公司小米集团-W(01810.HK)旗下智能家庭品牌“米家 mijia”的商标申请再次被驳回。
据悉,10月8日,小米科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二审行政判决书公开,法院认为,诉争商标“米家 mijia”与引证商标均含有“米家”,在文字构成、呼叫、含义等方面相近,诉争商标整体未形成明显区别于引证商标的其他含义及特征,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误认。
最终判决结果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米家 mijia”商标注册艰难
米家(MIJIA)品牌成立于2016年3月29日,专门承载小米智能家居供应链产品,其凭借优价优质的特性深受”米粉“青睐。近年来,米家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但其商标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
据了解,小米的“米家 MIJIA”商标是在2018年1月10日才申请注册的,而在小米申请之前,已经有两家公司使用了“米家”中文商标,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在2015年注册的“米家互动”商标和2016年注册的“MIKA 米家”商标,前者公司为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后者为杭州联安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失去了商标优先权的优势,小米的商标注册之路才显得这般艰难。
不过,这也不代表米家就要被迫改名,只是“米家 mijia”商标暂未获得支持,但是米家、mijia等单独的商标依然可以使用。
“米家”相关商标命运多舛
除了“米家 mijia”外,小米在商标保护上常碰壁,其与“米家”商标亦纠纷已久。早前,小米公司还曾因“米家”商标侵权纠纷案被判赔数百万元。
具体而言,2019年12月30日,杭州联安以小米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侵犯其“MIKA米家”商标专用权为由,主张7800万元的赔偿。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小米公司等构成侵权,小米通讯需承担1200万元损害赔偿责任,并承担原告公司维权合理开支10.38万元,共计1210.38万元。小米科技对小米通讯应对赔偿金额中的68.04万元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认为,原告公司成功注册“米家”商标的时间早于小米公司推出米家品牌的时间,故不存在抢注商标的情形。
一审判决后,小米公司继续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米二度败诉。要求小米通讯、小米科技立即停止侵害杭州联安安防工程有限公司享有的“MIKA米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赔偿杭州联安经济损失310.38万元。
正所谓“商标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商标的知名度也在于使用”。近年来,关于商标侵权纠纷案屡见不鲜,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商标保护。有网友不理解:大品牌能带米字,其他就不能了?也有网友表示:企业商标维权为何如此困难?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