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出色
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基金代码:515900,场内简称:央创ETF),是博时基金旗下发行的一只ETF产品。该基金于2019年9月20日成立,2019年12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投资标的聚焦于具备科技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9月10日,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规模53.84亿元。
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上市以来业绩表现较为出色,2020年至今(截至2021年9月10日),基金累计收益率为49.47%,年化收益率25.38%,年化波动率21.63%,基金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为5.96%。今年以来,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累计上涨34.26%,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2.77%,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达38.06%。
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基金经理为赵云阳先生、杨振建先生。
赵云阳,硕士,2003年至2010年在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工作。2010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分析师、量化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博时特许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3年9月13日-2015年2月9日)、博时招财一号大数据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4月29日-2016年5月30日)、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5月4日-2016年5月30日)、博时裕富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5月5日-2016年5月30日)、上证企债3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3年7月11日-2018年1月26日)、深证基本面2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2年11月13日-2018年12月10日)、博时深证基本面2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2年11月13日-2018年12月10日)、博时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8年12月10日-2019年10月11日)、博时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12月10日-2019年10月11日)、博时中证银行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0月8日-2020年8月5日)、博时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5月19日-2020年8月6日)的基金经理。现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兼博时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5年10月8日—至今)、博时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0月8日—至今)、博时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0月8日—至今)、博时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6年5月27日—至今)、博时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10月19日—至今)、博时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8年11月14日—至今)、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9月20日—至今)、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9年11月13日—至今)、博时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2020年8月6日—至今)、博时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8月7日—至今)、博时中证医药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7月22日—至今)的基金经理。
杨振建,博士,2013年至2015年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借调中国证监会任产品审核员)。2015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助理。任博时中证银联智惠大数据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12月3日—至今)、博时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12月3日—2021年6月23日)、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9月20日—至今)、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2019年11月13日—至今)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起任博时裕富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是博时基金在ETF领域的重要布局产品。近年来博时基金在ETF领域快速发展,目前博时基金旗下共有25只ETF上市运行,产品线布局齐全,在股票、债券、商品、货币等大类资产均有布局。截至2021年9月10日,博时基金旗下ETF管理总规模318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共计22只,管理规模228亿元,占比71.63%。
2.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具有高研发投入、高增长预期、低估值水平三大特征
央企创新驱动ETF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指数简称:央企创新,指数代码:000861)。央企创新指数对央企公司的创新能力、财务状况、市值规模三大特征进行考察,选择基本面优质并且创新能力强的央企公司作为指数样本。
在选股时,央企创新指数首先按照创新能力对股票排序,选取创新能力排名前50%的股票。在剩余股票中,将财务质量和公司规模分别按20%、80%的权重加权,并进行排名,最终选择总和得分最高的100只股票。具体指标见下表。
央企创新指数在研发投入、增长预期、估值水平上体现出三大特点。
一、央企创新指数研发投入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指数的研发支出占总市值比例明显较高,当前积极的研发投入将对企业未来的高速成长形成强力支撑。
二、市场对央企创新指数有更高的盈利增长预期。
2020年,央企创新指数净利润增速为24.69%,明显高于沪深300指数2.88%的增速。根据WIND分析师一致预期数据,央企创新指数的2021年预期净利润增速为50.82%,同样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20.13%的预期增速。
三、指数估值水平低,安全边际高。
目前央企创新指数TTM市盈率低于沪深300指数,更是明显低于创业板指,这是央企创新指数的一大显著优势。
截至2021/9/10,央企创新指数TTM市盈率为10.56倍,低于沪深300指数的11.88倍,更明显低于创业板指的54.01倍。
从指数自身纵向估值对比来看,央企创新指数TTM市盈率处于自2015年来的6%分位数水平,极具吸引力。
3.央企创新指数具有鲜明的高科技创新属性
央企创新指数并不是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聚集地,相反,指数的高科技属性极为鲜明,战略新兴产业权重占比超过50%。
指数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高端制造、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权重占比较高,合计达到50.7%。
央企创新指数中典型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份股包括国电南瑞、海康威视、中国中车、金风科技、中航光电、中国核电等。
大量研发人员投入、为创新提供了充足动力。根据2020年度报告,央企创新指数成份股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中位数达到15.95%,而全部A股仅为12.03%,沪深300指数为8.56%。央企创新指数分别是后两者的1.3、1.9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攻坚“硬科技”的阶段,科研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央企创新指数有着极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产出,这些科研成果必然会转换为强大的生产力,支撑起企业未来的长期战略发展机会。
根据WIND及中证指数公司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央企创新指数成份股企业近5年来获得的重大科研奖励总数达到369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3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9项。
专利申请数量中位数314个,是全部央企中位数的5倍。参与编制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中位数120项,是全部央企中位数的2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6个,占全部央企的48%。
4.牛市特征与风格切换背景下,投资央企创新指数正当时
2021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交投活跃,自7月21日起,沪深两市每日成交额连续破万亿,市场情绪高涨。
从8月份开始,价值风格(以低市盈率指数衡量)已经止跌反弹;进入9月份后,价值风格的上涨出现明显加速。成长价值风格切换的迹象愈发明显,当前建议加大对价值风格的配置力度。
2021年市场的结构性特征突出,不同行业、风格之间的分化依然严重。因此选择正确的投资标的非常重要,央企创新指数具有创新与低估值特征,契合当前市场风格,极具投资价值。
央企创新指数在编制过程中,重点考察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质量等创新特征;同时也考察企业盈利增速和经营质量,这与传统蓝筹指数以市值规模为主的选股方法有本质区别。
央企创新指数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高端制造、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权重占比合计达到50.7%,权重占比过半,与传统蓝筹指数有明显不同。
与同样以科创、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板等指数相比,央企创新指数在估值上具有更大优势;与新能源、芯片、国防军工等热门赛道相比,央企创新指数的估值水平同样明显更低。因此央企创新指数有很高的安全边际。
截至9月10日,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的TTM市盈率分别为54.01、62.37倍,中证新能源、中证芯片产业、中证军工指数的TTM市盈率分别为58.93、79.72、73.76倍。相比之下,央企创新指数的TTM市盈率仅为10.56倍,低估值优势明显。
从走势表现看,央企创新指数低估值+创新的特征已得到市场认可。2021年以来,指数表现出色,累计上涨31.50%,大幅跑赢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基准指数。
5.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于基金产品、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可能受指数样本股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偏差;指数未来表现受到宏观环境、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