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创始人,在选择投资机构时要根据要素重要程度对基金品牌、估值高低、投后水平依次排序,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设立这个问题的初衷其实是想探究在企业眼中,投资机构的投后服务在整体投资能力中究竟占有多大的作用。毕竟,放眼望去一级市场的VCPE,几乎没有哪一家不在时刻强调自己的投后优势。甚至于,在抢投项目环节,所谓的投后赋能还被当成了一把利器。
不可否认,近两年,一级市场整体的投后管理意识正在显著加强:国内的投资机构越来越重视投后,同时也喜欢在投后方面大做文章。有一些机构专门设立了体系化的投后团队,还有一些虽然没有搭建专门的团队,但也强调不遗余力地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内容。
那么,这些投后服务的成色到底如何呢?企业是否真的“买单”?从企业发展需求来看,最理想的投后又是怎样的?面对那些宣传口径“同质化”的投后,企业又该如何进行甄别判断?
关于企业眼中的基金投后,投中网近日与四位公司代表聊了聊。
最好的投后,是理解与陪伴
C轮医疗公司
投资机构的投后,我主要分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看。
广义的投后,最主要的包括对公司未来资本化的规划、公司估值与短期融资中机构选择的建议等。简单来说就是配合公司战略推进资本化进程。这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
狭义的投后,指的是那些投后服务,比如介绍下一轮投资人、招聘、资源引进等等。
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的投后也不一样。在中早期,B轮之前,我们希望投资人最好能够给到我们一个资本化的地图,比如在什么时间点融多少钱,稀释多少股份等等。接下来,公司需要更多的其实是能促进业务发展的资源。
拿我们公司来说,医疗类企业,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坎其实是拿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找一些相关资源丰厚的机构,在这方面给予指导。
我们一般选择投资机构主要有三个标准,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品牌力、投后能力、估值。但往往,机构的投后与品牌力呈正相关关系:基金越大牌,信息、资源积累就越多。可能这对一些机构来说有点扎心,但这的确是实话。
我心中最理想的投后,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人的陪伴。我希望在我们遇到紧急问题或困惑的时候,机构能够伸出手拉我们一下。不管最后有没有用,起码我们会感到很暖心。
很多机构都看结果,这也没错。但从企业的角度讲,我希望投资机构能够通过投后更深入地了解公司,而不是因为可能某个阶段性的结果不达标就认为团队不行,产生负面想法。我觉得不管是投资还是投后,投资机构最重要的壁垒是认知和专业度,一些细碎的投后服务说白了钱都可以解决。
投后好坏,决定着基金的市场口碑
B轮数据技术公司
投资机构的投后差别还是挺大的。
有一些机构是真的很用心,会根据企业的真正需求对接相应的服务,典型的比如招人、客户对接等等;另一些机构可能对公司了解不够,虽然看上去也在帮忙,但很多时候并不在点上。
我们选择投资机构的第一个考量因素肯定是基金规模及品牌。这两个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基金的口碑,投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判别机构口碑上,我们通常会参考这家机构其他被投公司的评价。比如最近我就拒绝掉了一家投资机构,原因是他们的好几家被投企业都称其没什么投后支持,而且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比如,在企业面临挫折时,机构的态度是不支持先自保。
我最希望的投后服务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投资机构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像朋友一样,懂公司,对公司有信心,在公司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时能及时给到一些建议或帮助。
市场上很多机构的投后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即不打扰也不添乱。有些机构可能是因为出手多,对每家企业也照顾不过来,无法面面俱到。
所以对于一般财务型的投资人,我们不会对其投后抱有太大的期待,这也不现实。当企业到了业务快速扩张的时候,我们会优先选择产业投资人。
投后只是一个加分项,企业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B轮人工智能公司
如果一家企业指望投资机构的投后能给予很多,那完全是抱错了希望。
总的来说,大品牌大资金,无论是否有投后团队,其能给到的帮助肯定比那些中小机构更多更好。最基础的信息资源层面,大机构每年看那么多项目,接触的行业信息势必更多,触角更广,相对而言,其给予被投企业的能量就越大。
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产业消息,可能就会对公司战略规划带来很多启发。
我觉得本质上,判断投资机构投后的核心在于灵魂人物,他们能够触达的资源非常重要。投后的好坏与机构有无组建投后团队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未必很大。最起码,投后团队的业绩考核会倒逼机构与企业的沟通更频繁,不管最后能不能实际帮到什么。
在对投资机构的选择上,企业在不同阶段对投后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技术研发阶段,企业需要更多的是资金;到了市场化阶段,希望机构能在产业资源上给到支持;再到后期IPO阶段,可能就需要机构能在公司规范化方面做一些指导,从而规避某些风险。
其实大多数机构对外都会说可以给企业各种赋能,但落实到行动方面,就只有前期的一阵热乎劲儿,更多的就是观望。
当然,从机构自身来讲,投后管不管以及如何管,取决于企业对基金的重要程度。如果你只是他们投资阵营上一颗棋子,可有可无的企业,那人家自然不会给予很多。
我也很理解现在许多机构都非常强调自身投后的优势,他们在激烈的项目争抢中必须这么做。但从企业的角度,投资机构的投后就只是一个加分项。
做好投后,还面临很大的现实矛盾
C轮To C公司
基金的投后有很多种,我最喜欢的就是“帮忙不添乱”的投后。
许多创业者不是没有资源,根本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使用整合资源。因此,我们希望投资人能以教练员的角色提供一些切实的指导或建议,让创业者在短时间内突破瓶颈,绕开弯路。
可能我的运气比较好,合作的投资机构投后服务都还不错。比如,在企业初期机构帮我们招聘高管,梳理商业模式和公司战略,一起计划融资时点等等。我知道很多基金投完之后就撒手不管了。
如果对机构的品牌、估值、投后这三个选项进行排序,我会把投后放在最后。一方面是因为投后这个事情往往很虚,投前不知真假。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是To C业务,需求没那么大。
我相信,很多投资机构都很想把投后做好,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现实矛盾:机构管的钱多,被投企业多,每个公司遇到的短板也不一样,机构给出的建议一般都是大面上的事情,但企业很多时候遇到的关键问题又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大家都形容LP与GP的关系像夫妻,其实机构与被投企业也是一样。我觉得好的投后,传达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相互支持与信赖。企业家其实是一个很孤独的群体,需要的投后不需要多具体,只要能在我们苦恼、失意的时候耐心听我们倒倒苦水就够了。(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