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极客网了解到,年内多只跟踪互联网科技指数的ETF基金,在净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迎来市场上巨量资金“抄底”。
据悉,市场上一只相关基金最近六个月的净值已大跌接近42%,但规模截至二季度末已由一季度末的40亿份,攀升至102亿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跟踪上述互联网科技指数的基金产品净值损失严重,但考虑到覆盖的股票均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份额,在相关覆盖股票大幅下跌的情况,一些资金可能寻求通过买入ETF来抄底互联网科技龙头。
值得一提的时候,上述情况此前也曾在数年前出现过。多年前,一只油气类的指数型QDII基金,在油价开启下跌趋势后净值出现腰斩,而腰斩的同期份额规模却增长超过130倍,显示出资金将该QDII作为抄底油价的工具。
目前,从港股市场七八月份的表现看,在第二季度借助ETF抄底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科技股,在短期走势上可能还要承担不小的压力。但相关基金经理认为,港股资产的配置初衷既不应是抄底港股低估值,也不是拥抱全球市场龙头。港股市场是“投资中国”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中国新经济公司的重要选项。第一,港股和美股是新经济企业上市的重要阵地;第二,海外市场中,港股相较美股市场的优势已经愈发明显;第三,过去两年,得益于港交所改革,众多优质的新消费、创新药和互联网公司登陆港股市场进行首次上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板块聚集效应,并吸引更多优秀的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这些标的中部分公司具备长期的增长前景,也将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港股市场毕竟涵盖了国内优秀的科技巨头,因此港股市场本身的吸引力不会因为股价下跌而改变,反而可能得以增强。即便在第二季度期间大量资金因参与抄底面临一定程度的亏损,但拉长时间,港股投资或可出现曙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