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极客网了解到,昨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三年面向社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分析称,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努力克服疫情负面冲击以及获客和融资成本攀升的影响,实现了业务的正增长,但发展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
发展增速较前期放缓
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度的业务发展增速略有放缓。截至2020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39.47万人(为各家机构数据加总,并未剔除重复情形),同比增长28.37%。
政策与监管方面,报告总结说,202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消费、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于消费金融的监管也更加深入和细化,对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各类参与主体均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金融归属金融、科技归属科技,消费金融持牌经营导向要求明晰。
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
报告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应积极支持复产复工、践行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抗疫”责任,累计为90余万逾期客户提供息费减免服务、金额达5.5亿元,为近127万逾期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直接向社会组织及相关机构捐款近1045万元,为全国“抗疫”一盘棋做出了行业的努力和贡献。此外,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蓬勃发展以及细分消费场景的深入开发,消费金融公司对“长尾”客群的服务持续扩展,对促进新型消费、提高消费水平的贡献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提振内需,消费金融公司应提升服务质量。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整且旺盛的内需体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消费金融服务,帮助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消费,应当且必须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坚守合规底线、坚持普惠定位,提供适配消费者还款能力的贷款额度和价格,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金融“供给侧”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