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科创创业ETF拟任基金经理 黄岳;
来源:6月16日 淘宝直播;
1、科创创业50指数就是由国内最大的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在今年5月10日左右推出的一个非常新的指数。所谓科创创业50指数,是从创业板和科创板里通过一些规则筛选了一些能够代表未来科技创新方向的个股(大概50支股票)组成的指数。
2、相比于创业板50和科创板50,科创创业50指数不再聚焦于某一个板块。科创创业50指数更好的覆盖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在内的行业表现,其覆盖面积和充分性上更优。
3、同时,科创创业50指数拥有更大的宽容度。大部分公司上市一个季度后就能够纳入指数,相比于创业板50和科创板50的政策更为灵活。未来上市的巨无霸级别公司就能因此更快的纳入指数,而与科创创业50指数挂钩的ETF也能够更快的享受这些大型公司所带来的成长红利。
莉莉: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国泰指挥部,我是莉莉,坐在我旁边的是黄岳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黄岳:大家好。
莉莉:今天的主题内容主要是针对科创创业50指数,近期科创创业50指数在业内比较火,您能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科创创业50指数吗?
黄岳:科创创业50指数是一个非常新的指数,国内主要指数编制大多数是由我们的指数信息服务商提供,国内最大的指数公司就是中证指数公司,大家耳熟能详的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这些指数都是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除此以外还有深圳指数公司,它更侧重于深交所一些相关的指数,比如深圳100指数、创业板指数、创业板50指数,这些都是由深圳指数公司编制的。
所谓科创创业50指数就是由国内最大的指数公司,也就是中证指数公司,它其实是在今年5月10日左右推出的一个非常新的指数,所谓科创创业50指数其实是从创业板和科创板里通过一些规则筛选了一些能够代表未来科技创新方向的个股(大概50支股票)组成的指数,这个指数非常新,因为5月10日指数公司才刚刚推出,它的基日是2019年12月31日。
大家看指数每天主要关心它的涨跌幅,对大盘指数,比如上证综指大家可能会看一看点位,3500点还是3600点,绝大多数行业内指数或其它指数,包括创业板指数,很多投资者其实不太关注指数点位,这个指数点位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也是由指数公司在编制时,它会具体到某一天,具体到科创创业50指数就是2019年12月31日,这天被设置为基日。基日一般基点都是1000点,2019年12月31日是1000点,再往后,比如2020年1月元旦开盘之后涨了1%,那指数就变成了1010点,一般指数编制都遵循这样的规则。
这个指数5月10日由指数公司推出,基本是6月1日正式应用,很多基金公司都报了很多产品,昨天大家看新闻也能发现共有9支ETF批下来了,国泰的这个ETF是588360,360度无死角投资科技创新主题。
应该说指数是很新的,这个指数主要覆盖科创板和创业板这两个目前注册制的,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两年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创新类的,科创板本身公司审批时就有明确的行业要求,比如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它有明确的行业要求,创业板最开始没有,但注册制改革之后,包括最近创业板也进行了一系列新规则的调整,它在审批新项目的时候,一些传统产业项目基本就很难在创业板上市了,存量的可能有一些股票是传统行业,但它的注册制改革之后新上市的股票基本还是围绕科技创新,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包括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消费、新传媒等,基本都是比较新颖、偏科技成长类的股票为主。
选取了这两个板块跨市场的指数,因为创业板50指数和科创板50指数基本都是单市场,覆盖科创板或深市创业板,这样一个同时覆盖沪市和深市两个市场反映科技创新、非常明确题材的新颖指数,目前在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能和它对标的指数。
莉莉:所以科创创业50指数投资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主要布局科技赛道。黄老师刚才说到科创创业50指数布局科创板和创业板,它们也分别有自己的指数,科创50和创业板50,科创创业50指数相比它们有什么区别?
黄岳:这里面有几个主要区别,一是之前我提到的创业板50、科创板50,更多都是聚焦于具体某一个板块,比如科创板是覆盖沪市,创业板50覆盖深市创业板,应该说这两个板块从目前来讲虽然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整体来说,尤其是创业板注册制之后,这两个板块基本都反映了国内比较新的,尤其大家看行业也能看到,最近几年上生物医药,尤其是创新药,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非常多,包括医美、新能源、半导体芯片、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这些在两个板块上得都很多,但不论是科创板50指数还是创业板50指数,应该说都只覆盖了其中一部分,因为是只覆盖单一板块的指数,从覆盖面积和覆盖充分性上来说可能没有科创创业50指数来得好。
第二个很大的区别是,科创50指数也好还是创业50指数也好,它们在纳入指数股票的筛选上都要满足上市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纳入,创业板50和科创板50都是上市满半年之后才能纳入指数,很多其它指数,比如半导体芯片的时间就更长了,很多都要上市满一年之后才能纳入指数,所以之前有很多投资者问你们的芯片ETF怎么没有中芯国际?因为上市时间未满一年。
每个指数都有门槛,传统指数一般都是上市要满一年才能纳入指数,科创50和创业50已经在这个基础上有了很大灵活性,毕竟是新兴产业指数,上市满半年就可以纳入指数,目前的科创创业50科创创业50指数又更进一步,上市一个季度之后就能纳入指数,因为这两个板块不断有很多很好的公司发行上市,当然这里不太方便提个股,比如芯片领域的龙头、X山办公,它们上市之后你会发现按照现有指数编制的规则,它们的市值和流动正常来说肯定能够纳入指数,但因为这个指数有一个硬性门槛,必须要上市达到一定时间才能被纳入。
这时大家就会觉得一个非常有话题性且市值很大的股票,其实市值大也代表了投资者的认可和市场地位,很多很新的股票上市之后没办法纳入指数,很多时候也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这个问题在科创创业50指数中进一步解决,在上市之后最快一个季度就可以纳入指数。
纳入这个指数,对于科技成长板块来说相比科创50、创业50半年才能纳入指数还是有很大优势的,毕竟从这两个板块开板以来,不断有很多巨头级公司开始选择在这些板块上市,包括之前传的蚂蚁金服,虽然它最后没有上市,但如果它真正在我们的科创板上市,你想这是多大体量的公司,如果你说现有指数由于编制规则的原因没办法及时纳入这么大体量,这么有代表性的公司,其实是比较遗憾的事情,而且很多投资者也会觉得不太理解,也是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所以它一个季度纳入指数,应该是目前现有所有指数里、纳入规则里最灵活的指数,尤其是相比科创50和创业50半年纳入有比较大的改进。
另外也有投资者说为什么不上市之后第一天就纳入?我们知道很多新股上市之后短期股价往往表现出剧烈波动的特性,尤其是很多科技成长类股票,上市之后可能很多投资者对它的估值和定价自身也会存在分歧,所以上市之后往往会经历几个月剧烈波动的时期,有一个价值发现、投资者不断评估到底什么是它均衡的相对合理的价格,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新上市的股票之前第一个月往往是换手率高、股价波动率较大的时候,这时候如果纳入过早也会给我们指数带来比较大的波动性,而且这时候这些股票往往还没有达到价格相对合理的中枢。
虽然可能也会出现一些机会,出现一些股价低估错杀的机会,但更多还是波动带来的风险,基本一个季度纳入相对来说是比较均衡的一种情况,基本整个市场经过三个月的波动对这个股票整体的价值中枢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同,当然这个认同和大家的认知可能不一样,比如我觉得这个股票就是被低估了,这个公司太便宜了,但毕竟市场是由大多数人交易得到的结果,经过三个月比较充分的博弈之后,这个公司的价值中枢基本相对来说比较确定了,这时我们再把它纳入指数,应该说是兼顾它对于波动性的防范、以及纳入及时性,二者取得了平衡。
相比科创50和创业50科创创业50指数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它有非常严格的行业要求,它的指数编制方案里明确提到了要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上分析,基本就是电子,包括半导体芯片和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包括光通信等一系列子行业,计算机,包括软件、硬件,云计算、云服务等,包括互联网公司,生物产业,可能就涉及到生物医药,这里虽然写的是生物产业,但我们观察了一下目前纳入的也有很多医疗设备的股票,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大的生物及医疗产业,还有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电池,主要是以上游为主,整车目前在指数里相对还比较少,新能源也涉及到风电、光伏,一些新材料和数字传媒等,基本是科技创新类的产业,从行业层面做了一个约束。
科创50没有做行业约束,它的情况稍微好一些,毕竟科创50在科创板创立的时候,允许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本身就有一些限制,所以它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绝大多数也是偏科技类的,而且它的细分子行业和科创创业50里提到的几个子行业基本重合度是比较高的,即使这种情况下,科创板里或多或少也还是有一些不太符合硬核科技的成分股在里面。
创业板里有一些存量的老股票,这些股票市值比较大,如果按照创业板50的编制规则,本身就是选市值前100,流通性筛出前50的,按这个标准去筛其实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和科技关联性没有那么强的,比如某证券公司,当然它也有金融科技的概念,有一点金融科技属性沾边,但它的主营业务涉及科技领域的比较少,更多是传统证券公司的业务为主,也就是说创业50指数由于编制规则的原因没办法把它的成分股局限在硬核科技赛道上,科创板稍微好一些,因为上市时有约束,但从指数规则的角度也没办法起到硬性约束,而科创创业50指数从指数编制角度就直接约束了我必须在这些赛道里选取。
而我们会发现,这些赛道往往带来了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也好,包括“十四五”规划也好,新基建提到的几个细分子板块,基本都在这个指数里面,这是这几个指数的主要区别。一个区别是科创创业50指数同时覆盖了科创板和创业板,基本选取了这两个板块偏硬核科技的个股。二是通过指数编制方法里面的行业要求,能够保证它选到的所谓新基建,下一代信息产业或科技创新的方向,基本能够把这些成分股局限在这些赛道里。
三是它上市纳入指数中的要求要更加宽容一些,基本一个季度之后就能纳入指数,相比科创50、创业50半年才能纳入指数更灵活一些,如果未来有一些巨无霸级的公司上市,能够更快地纳入指数,我们通过投资这个指数挂钩的ETF标的能够更快享受到这些巨无霸级公司所带来的成长红利。
莉莉:好的,下面集中回答一批用户的问题,刚才小伙伴们问了非常多问题,我也收集了一些,现在是答疑时间,小伙伴们可以持续提问。
刚才问的最多的就是科创创业50指数基金在哪里买。
黄岳:这要到我们的证券公司,因为它是ETF,ETF联接基金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ETF更多还是要在证券公司场内交易,不远的未来我们也会发行联接基金,做配置、做定投,包括在平台上做投资的投资者肯定还是希望有场外的产品,目前从国内产品ETF及联接基金产品的演进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先发ETF,发了之后过段时间由证监会批复联接基金之后再发联接基金,然后就能在其它平台上买到相应产品。
莉莉:咱们下周先发行ETF,ETF只能在场内购买,支付宝上没法儿购买,但后续会发行的ETF链接可以在支付宝上购买,今天做直播主要是预热产品,让大家多多了解这个指数的存在。
黄岳:基金代码588360,科创板是688,基金基本都是5开头,“360”就是360度无死角投资我们的科技创新产业,当然,我们的认购代码是588363。
莉莉:请问科创创业50指数适合定投吗?
黄岳:这个指数应该说也是比较适合定投的,本身这个指数的成长性比较强,但我们也能看到这个指数相对来说很多股票的估值也不便宜了,目前市场主要预期还是认为它的成长性能够不断消化它的估值,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相关这些标的整体波动性是很大的,这种情况下去投资的时候其实很多投资者难免会产生畏高和追涨杀跌,毕竟波动很大,上涨时波段涨幅比较可观,投资者没有持有,可能会觉得眼红,买完之后发现又开始调整,调整幅度又很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定投相对是比较适合进行比较好的赛道投资的,而且它相比细分行业的指数来说,整个风险更加分散,包括行业分布,主要是向新能源和医药生物、芯片、计算机,主要是这几个赛道,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好、比较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赛道,但不可避免的是指数和标的的高波动性,所以这时我们用定投方式还是比较好的。
莉莉:还有一位小伙伴问,想问这两个板投资比例分别是多少,哪个会多一点?
黄岳: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这样解答,目前从成分股的数量来说,50只成分股属于创业板的成分股大概是33只,属于科创板的成分股大概是17只,还有12只既不是科创50也不是创业50的成分股。
要说总数,科创板总数大概是17只个股,其中14只是科创50的成分股,还有3只不是科创50的成分股,创业板总数上大概是33只,这里面有24只是创业50的成分股,另外还有9只不是创业50的成分股,从数量上应该说是创业板成分股数量上多一些,从市值权重来看也是创业板稍微大一些。
但我们也要告诉大家,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个结果,它其实是根据编制方法、编制方法并没有说是倾向科创板还是创业板,它对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股票都是一视同仁,只要满足这几个方向,下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车,包括数字传媒等,只要符合这些产业,它的流动性、上市时间又符合相关要求,都是在它整个成分股的备选库里,基本是按照流通市值排序,排前面的基本就会纳入这个指数,应该说目前创业板的股票相对来说权重和数量稍微大一点是目前的结果,不代表未来,毕竟创业板开板时间更长,科创板很多都是相对比较小市值的股票。
这几年整个科创板小市值股票也快速成长起来了,刚上市时几十亿、一两百亿,现在可能成长到四五百亿甚至千亿市值,随着它的成长,它在整个科创创业50指数里的权重和占比自然而然就会扩大,创业板上市已经很长时间了,有很多股票市值都接近万亿了,按照编制规则来讲,流通市值越大,在里面的权重占比就越大,所以按照规则来讲目前是创业板占便宜一些,但刚才我也提到,科创创业50指数的编制规则把很多创业板里传统赛道的企业都排除在指数之外,创业板里看下来目前大多数还是偏新兴产业,它整体市值以几百亿为主,相对来说和科创板差距不太大,当然里面有少数几个大一点的两三千亿市值,权重就要大一些。
再往后看,随着科创板有很多很有爆发力,潜在成长潜力很高的公司,未来如果这些公司经营情况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产业格局没有出现太大问题,随着它的成长,它的市值扩大,未来它的占比应该是会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
莉莉:请问黄老师,科创创业50指数会不会受到大盘解禁的影响,是不是等大盘解禁后再入手比较好
黄岳:从整个科创板的解禁规则来看,它的解禁比主板更严格、更苛刻一些,一个是它锁定的时间相对长,另外它的解禁比例也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这是其一。
其二,解禁这个事情是辩证地看,很多投资者都比较担心解禁,对于整个大股东的减持就没有约束了,但只要你接触成长性强的赛道,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包括我们看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芯片,或多国家大基金都在减持,很多人也说大基金减持了,这个赛道是不是不好了。
其实也不是这样,因为毕竟它的投资者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首先目前很多偏科技创业类的企业里面有很多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这些企业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还没有上市募集资金的手段时,尤其是在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初创的时候,相当于雪中送炭,在这时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就是由于这些资金的支持才能支撑这些初创型企业成长为能够盈利,真正能打造自己拳头产品的上市公司,当然,这些VC、PE一方面是帮助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投资机构,有自己的盈利要求,它在上市之后必然会寻求通过解禁完成他整个投资的退出,应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本身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产业和金融联动的一种正常渠道。
说白了,假如我们不让人退出,还有谁会在这些企业初创期雪中送炭,给他们提供资金呢?所以这是正常的事情。
还有一些是大股东,核心高级管理层的变现需求,我们承认很多时候可能有自己资金使用和资金需求方面的内在需求,说白了,人家作为企业家,本身做这种高科技企业是一件风险非常高的事情,人家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天天996加班,想改善生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高管减持、产业资本减持,他们自己更了解公司的人,会不会是他们觉得公司股价已经差不多到顶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大家更关注的问题,是不是他们的减持标志着他们认为这个公司的股价被高估了?我觉得其实这是没办法预测的,没有很强的指示性,作为高管,虽然他是对公司经营最了解的群体,但你可以看,现在有很多真实的故事,腾讯也好、微软也好,包括原来经常讲一个故事,微软比尔盖茨雇佣了非常厉害的投资团队,这么多年帮他赚了多少钱,后面的反转是,如果他自己没有减持这些微软的股票,而是继续持有,他目前持有的市值应该是远远比他投资团队给他赚的多得多。包括腾讯也好,很多原来一级市场的资金减持出来之后,你发现它的股价还在继续涨。
说白了这个东西没有相关性,从历史检验来看也没有相关性,减持不代表一定好或一定不好,哪怕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自己公司未来成长性的判断也不一定是对的,这个东西可能更多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整个公司的基本面上,它的赛道也好、主营业务也好,它的整个产业环境也好,有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估值水平能否匹配它潜在的增长速度,可能更多关注在这一点,它的减持从历史上来看、从逻辑上来看,都没有很直接的影响。
莉莉:还有一位小伙伴问“请问可以选择科创创业50指数作为把握科技周期的投资产品吗?”
黄岳:我觉得是可以的,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说,包括大家可以看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它其实有点像我们的沪深300,里面也是传统蓝筹股为主,整个标普500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到目前前10大成分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主要是生产制造业,那时候周期板块、偏上游的一些板块,包括房地产、石油等板块相对来说表现比较好。再往后看90年代,基本是消费品,和整个经济结构变化,包括跨国公司成长,有很大关系,消费品,像沃尔玛、可口可乐,这种公司相对来说表现比较好,进了它们的前十大成分股。
再往后看,最近一二十年基本是科技产业,前面可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包括微软、IBM等,这种公司相对来说排在前面,软件硬件为主,再往后看最近十年更多是互联网公司,包括现在我们看标普500指数前几大成分股,基本都是谷歌、Facebook这些公司。
为什么美股能够一直维持牛市,包括有时候我们看美股的月线图就会觉得很心酸,A股一直在3000多点晃荡,但你看A股真正能够代表科技创新力量的指数,其实也不一定是创业板指数,因为创业板在注册制之前还有很多是相对偏传统产业的股票,找一些真正代表我们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指数,比如半导体芯片、通信设备,其实过去十几年基本也是一个长期牛市,包括生物医药指数,其实和美股的走势是比较接近的,就是因为很多老的传统行业,比如银行、地产、钢铁、煤炭,这些产业再实现高速增长已经很难了,基本这些板块更多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周期,在经济周期起起落落的过程中,股价涨涨跌跌。
整体来讲,整个经济还是维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整个斜率还是向上的,但你想让银行每年有10%、20%的增长,基本是不可能的,由于整个传统产业业务模式的原因,基本已经到达瓶颈了,未来真正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说白了就是未来的先进生产力所投入的方向,包括新基建、高端装备制造,下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生物医药、基因工程,新能源,数字媒体,基本都是这些东西,这个指数应该是比较能够把握未来中长期的,我个人觉得至少看5-10年成长脉络的指数标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能够代表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
莉莉:如果小伙伴们想要布局科技板块,就可以考虑咱们的科创创业50指数。还有一位小伙伴提问“如何看待科技板块高估值的问题”?
黄岳:这个问题有两点,第一点是看绝对估值,很多科技创新类指数,比如科创创业50指数估值水平是80倍,80倍的市盈率和很多传统产业相比,比如食品饮料(大概30倍左右),银行估值大概是个位数,周期板块一般也不能看PE,可能更多要看PB,和传统产业比起来,它的估值水平肯定是很高的,刚才我也提到了,传统产业没有增长,比如今年是10倍的估值,企业增长10%,或者更低的成长速度,到明年从业绩的角度看下来它还是这样一个估值水平,你看它现在估值便宜是因为它没有成长性了,所以它的估值会一直便宜下去。
但你看目前科创创业50指数80倍的估值,80倍估值是目前的静态估值,或者说是TTM(过去滚动四个季度的估值),基本还是反映静态估值的情况,比如目前80倍,未来如果我的净利润能够增长一倍,到明年这个位置,假如它的股价不涨不跌,估值水平不就变成了40倍,或者如果业绩成长50%,估值水平不就回到大概60倍左右吗?之所以能给这么高的估值,是因为觉得整个潜在业绩增长是很快的。
其实我们看过去两年,毕竟科创板2019年才搞起来,这些上市公司确实是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潜在成长性还是比较强的,我们再看未来的成长预期,比如看半导体芯片最近缺芯的情况,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爆发、欧洲的爆发,未来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你可以看未来的老龄化,疫苗对这个板块估值水平的抬升……应该说整个板块成长的逻辑都是比较扎实的,所以它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估值,这是它的绝对估值。
再看它的相对估值,或者看它相比自己历史情况的估值,应该说这个指数估值水平最高是在去年7月份到今年1月份,基本是估值水平最高的时候,大概在10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目前到80倍,其实它的整个估值水平已经降下来了,应该说随着今年2月底3月初市场大幅下跌之后,我个人感觉整个投资者对于这块的投资应该说已经变得更加理性,不像去年底今年初时很多投资者都是赛道投资,只要是赛道比较好就无脑买入,经历一波调整之后大家发现很多个股反而创出了新高,这时候分化在产生,真正能维持业绩增长的股票目前仍然维持比较强劲的表现,而之前所谓的一些赛道里可能成长性没有预期那么强的股票,其实就没有创出新高,甚至它的股价反而还在持续下行。
应该说今年3月以来高估值板块内部分化在逐渐产生,目前市场资金也在用脚投票,去拥抱这些真正能够有成长性的股票,一个比较明确、比较量化的指数估值水平,从100倍下到80倍,你看整个指数可能还在涨,但它的增长更多还是业绩驱动的,它的估值水平是下降的。
一方面反映出整个市场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市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掘到底有哪些股票是能够真正产生成长的股票,哪些是好赛道里的伪成长股票,甚至是它本身的赛道逻辑可能就不够扎实,所以它是去伪存真的过程,目前已经在经历这个过程,而我们本身的科创创业50指数毕竟又是优中选优,本身就是在两个板块选相对来说市值较大的股票,相对来说市值大小一定程度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股票的认可程度,或者是真正的业绩扎实、业绩成长的速度,它又是按季度调整的指数,有一些伪成长的、一些没有达到预期的股票,市场其实也会用脚投票,一些新的市值更高的股票又会被调入指数。
指数内部的竞争要比科创50、创业50更激烈,因为是按季度调仓,应该说它本身就是在成长赛道里不断赛马,通过激烈竞争甚至是惨烈竞争走出来的指数,毕竟在所有板块里我们就选50个,说白了已经是在赛道里选市值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公司,这个指数应该说能够比较长期地反映我们这几个赛道优质股票的整体表现。
莉莉:请问目前在这个货币政策收缩的过程中,会不会被科创创业板块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黄岳: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自己是这么看的,很多投资者都在担心整个货币政策的收缩,其实之前做很多次直播也都在给大家介绍,这里面有两个维度,整个货币政策或流动性层面,一个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还有一个是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如果看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主要是看社融,之前我们一直给大家提示,从去年10月左右见顶,今年一直在持续下滑,应该说下半年整个实体经济流动性所引发的经济压力还是客观存在的。
但我们看社融内部的结构,这里面很多压降更多是在房地产信贷的领域,包括今年上半年政府债没有发,其实一季度这个专项债、政府债基本都没有发,所以下半年整个基建和政府债,实体经济层面的东西代表是社融和信贷,再往后看可能是逐渐企稳的过程,还有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更多是看国债收益率的水平,看这个指数,从去年6、7月份就已经开始收流动性了,比如你看国债期货和整个债券收益率,从去年6、7月份,收益率一直向上走,今年2月份到大概4月份左右基本是一个利率水平的平台期,从整个4、5月份,整个利率水平已经往下走了,包括你看债券的价格,比如国债期货和国债ETF,基本都是4、5月份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定点滴灌,基本信贷和融资还是在重点支持我们的新基建,也就是目前科创创业50指数覆盖的几个领域,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数字媒体产业,这方面的渠道一直没有枯竭,一直在加强。
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反而是在好转,成交额也能看到,5月底以来整个成交水平已经到1万亿了,你说这是流动性好还是不好?肯定是好。再看债券价格,其实是逐渐走高的。包括很多投资者比较担心美联储会不会收紧货币政策,我个人的观点和很多市场的观点恰恰相反,短期到中期至少看一两个月可能整个美债的收益率水平还要往下走,因为大家都在讨论美联储什么时候退出,但美联储自己的口径是一贯的,它一直说短期通胀水平没有太大担忧,最近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其实是印证了美联储之前的很多预测,很多市场人士都觉得美联储错了,你看现在通胀水平这么高你还不加息、不收紧货币政策,怎么能说通胀是暂时的呢?
但从最近几天大宗商品的表现来看,包括看美国的前瞻指标,比如上周五披露的大学通胀预期,中长期通胀预期是在往下走的。美联储之前不加息,一是它觉得通胀是暂时的,二是主要目标放在就业上。美国4月份、5月份的就业数据都不及预期,不及预期本身就支持目前不收紧货币政策的原则。最近一周左右看到整个通胀预期又下来了,大宗商品价格又跌下来了,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是坚持看就业,你们现在不相信我关于通胀的判断,没关系,我们走走看,现在的通胀也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理由反而遵从于市场要收紧货币政策呢?我觉得没有道理。
明天凌晨就会有美联储下次的议息会议,最近几天整个市场波动比较大,可能市场对这方面也比较担忧,但我个人反而觉得短期(1-2个月)不太会收紧货币政策,目前市场对这块的担忧有点过渡了,包括大家可以看美债远期收益率,从2021年就隐含了加息预期,而且加息数量还不少,这是远期利率反映的市场预期,但真的会那么快吗?我觉得不会,但未来收紧是确定的,目前市场已经比较充分地计入了它收紧的预期,而且这个预期已经计入得有些过度了,目前大家看很多海外大佬的发言都说美联储落后于市场,但你看最近几天通胀预期的下降,恰恰证明美联储自己是对的,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一方面是全球的角度相对没有那么悲观,未来一个月有可能利率水平从债券收益率角度反而可能是往下走的。
从国内来讲,一是国内和海外的经济周期本来也不同步,从金融体系流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收流动性了,你看债券价格,基本是今年2月左右见底,后面债券价格已经在走高了,说明我们流动性已经在走好了,包括股市的成交额,所以这一块,为什么最近一个月科技成长板块表现比较好,我觉得从宏观的角度,其实是对过去比较悲观的流动性的修复,不是流动性变得乐观,未来又放水,而是之前整个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有些太悲观,现在不论是从债券价格也好还是从两市的成交额水平,我们都能明确感受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在改善的,更多是修复而不是放水。
莉莉:刚刚我们说了比较多的关于科创创业50指数的优点,从历史数据来看科创创业50指数的业绩怎么样?
黄岳:应该说历史来看科创创业50指数的业绩比较亮眼,这里面我们也统计了一下2020年以来,毕竟整个科创板在2019年6、7月份开始搞,业绩从2020年开始看也差不多,2020年以来一些主要指数的收益率,截止到6月4日科创创业50指数的收益率是105%,同期创业板是80%,中小板44%,科创板50是43%,沪深300是30%,中证500是27%,上证50是17%。
其实从2018年开始就是非常关键的年份,2018年随着我们和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于整个中国的高科技领域限制,既刺激了我们的高层,也刺激了中国全社会,大家都意识到在未来高科技领域攻关的道路上将会变得越来越曲折,让很多原来还说自己造不行就买的论调,2018年以来这种论调应该说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家看到我们整个高层也越来越坚定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2018年之后科创板注册制就推出来了,包括大家可以看新基建的提出,政府工作报告,整个政治局会议的纪要都提到了这些领域,其实应该说整个国家的重心一直在往这个方向迁移,只不过2018年这个事情一是加速了整个迁移的过程,二是之前内部的一些分歧,比如我们是真正靠自主攻关还是靠吸引外资购买外部技术,在这个分歧问题上逐渐一致,大家觉得还是要走自主攻关的道路,后面无非是产业支持和资金的支持,包括科创板的设立,推出非常快。
《证券法》历史上修订了四五年时间,在整个科创板落地之后《新证券法》推出也非常快,一两年时间就马上立法,大家都能意识到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既代表了整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目前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下未来中美之间在高新领域竞争,美国联合其它国家遏制我们的科技创新战略,包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还要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那就必然要涉及资金的问题。
我刚才也提到了很多一级市场对于整个科技创新的重要,包括看半导体芯片,国家大基金的成立,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因为产业一是产业政策,国家要不要发展相关产业,当然首先第一是有没有需求,需求这块我个人觉得不用担心,很多产业,半导体芯片也好,5G所带来的下游设备,新能源汽车,大家开了新能源汽车也会发现挺好,成本上没啥劣势,原来大家都觉得光伏成本比煤炭贵,现在成本也降下来了,其实从需求的角度,而且你说我们10多亿的人口,需求上有啥问题吗?其实没什么问题,首先需求层面没有问题。
二是产业层面,包括大家看整个国家的政策支持,应该说政策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包括我们公司在上海,你看整个上海市未来整个布局,包括长三角地区整个布局,基本就是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这几个产业重点布局,包括在上海张江等地看一下,招商引资的新企业都是什么样产业的企业,再看整个产业园的建设,整个公司的投入,其实是非常蓬勃发展的局面,这是从产业的层面。
三是人才层面,应该说我们有一些产业比如半导体芯片,这块技术和人才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有些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你看我们的中游,比如电池,全球前十大电池公司我们国内大概能占三家,前五大我们国内能占两家,不管从技术还是产能上、销量上,还是全球认可度来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是在全球一梯队的。我们看整个通信技术,华为,基本也是全球一梯队的技术水平。
生物医药很多投资者不太熟悉,其实大概从2016年左右,整个生物医药,整个产业层面一直在做事情,产业支持,目前包括高瓴也好,一些外资,比如礼来,很多专注于产业一级市场的基金差不多都是在2016和2018年的过程中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最近几年国内发展的速度,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你都没办法想象,这里面伴随着整个产业的支持,伴随着整个一级市场资金的充裕,吸引了很多海外产业里的人士回国,包括美国、日本原来做创新药的高端人士逐渐回国,加上国内比较好的创新环境,这几个产业里,应该说生物医药相对来说是目前从产业到医院,再到国家政策支持,是走得比较顺的行业。
而且走的时间比较长,2016、2017年就在走了,目前我们看国内疫苗的研发,大家跟踪一下疫苗研发基本都要好几年时间,本身又是相对来说技术难度比较高的行业,灭活相对来说技术难度稍微低一点,但国内不管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是mRNA,整个研发速度基本都是排在世界前列,仅仅落后于美国。这种事情放在几年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代表的一个国家在生物医药这块的整个技术实力,而且是一种综合实力,不单是技术研发实力,还有临床实验,官僚界或政府组织审批的效率,行政效率,原材料制造量产,真的是产业综合实力的比拼,这个板块里的很多细分子行业,我们都能看到最近几年非常快速的发展趋势,我们更多是从产业的角度去讲的。
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觉得它是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在大的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中美竞争,以及美国不断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引发的,正好面临5G革命的新创新点的爆发,很多因素结合起来,带来了产业层面的大发展,确实是大发展,恰好又面临产业、面临融资需求,你要解决一级市场退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科创板可能也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当然我们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不敢胡说,但客观地看下来它确实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伴随着给我们二级市场的股民参与这些产业的投资机会。
你说它的估值水平确实是贵,说白了,市场上谁也不傻,大家都去买,说白了是觉得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其实很多投资者主要是很多年被A股整怕了,啥都跟我是好东西,最后发现怎么涨上去怎么跌下来,这个还是要辩证地看,如果大家身边有亲戚朋友在这几个产业里做,可以关注一下,我们调研下来,包括和身边从业人员的交流,确实是比较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时代带来的机遇,都是多方面因素机缘巧合之下共同造就的这几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该说未来它的成长逻辑也是比较扎实的。
莉莉:黄老师详细讲解了科创创业50指数了细分子行业的投资逻辑,今天直播时间差不多了,但还有两个小伙伴问题没有答完,请黄老师再为大家解答一下:普通投资者配置科创创业50指数多少比较合适,科创创业50指数和哪些板块有翘翘板相应,怎样配置可以降低风险?
黄岳:这个问题很好,但我不是专门研究宏观策略的专家,我个人觉得,这块可能和周期板块可以做一个相对来说均衡的配置,之前一直在炒通胀,应该说是对过去极端乐观预期的修正,过去涨得可能太猛了,现在要做一个修正,从A股反映下来,永远都是矫枉过正,这块未来整个周期板块如果有一个大幅调整,我个人觉得反而二季度末、三季度是布局机会,因为目前更多是矫枉过正的过程,从整个上市公司的业绩、经营状况来看,一是中报业绩不差,二是周期品里涉及很多供给层的关系,比如铝、铜,铜稍微差一些,因为相对来说铜是目前主力矫枉过正的品种,但看未来半年到一年铜一样有供给的问题,包括产地南美地区涉及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最近几年想往南美地区投铜矿的资本都比较谨慎。
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需求复苏的预期,这个未来可能会被证伪,也就是说需求复苏没有那么好,起码不是新周期,但短期供给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起码在三季度甚至再往四季度看,整个大宗商品还是会维持在相对比较高的价格水平上,目前整个周期板块的上市公司是非常赚钱的,盈利水平很好,整个业绩披露期,我个人觉得这些周期板块还是值得关注的,这些可以和科技板块做对冲效应,科技板块更多是长期逻辑,周期更多是下半年或明年,顶多到明年,可能更多是周期性。
成长板块未来至少能看3-5年比较长的时间,但这个板块波动会比较大,这两个搭配可能会更好一些。
莉莉:科创创业50指数可以和周期板块做一个简单搭配。还有一个问题:科创创业50指数可以投资港股吗?
黄岳:科创创业50指数目前还不能投资港股,主要是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
莉莉:今天的直播已经到这里了,感谢黄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小伙伴的陪伴,下期再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