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落下帷幕,对莘莘学子而言,高压力、高强度的“寒窗苦读”使命终于暂告段落。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伴随着一波“摘镜潮”,各大眼科医疗机构纷纷迎来近视手术的高峰期。一方面,准大学生们得以暂时摆脱繁重课业,选择此时“摘镜”正当时候,而3个月的假期也能提供足够的恢复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某些特定专业及院校对视力的严格要求,例如国防、军事类院校、公安专业、飞行员专业等。
近视手术不仅受到高考学生青睐,在社会上也俨然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热潮”。
今年5月,全球首份近视手术大数据《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发布,我国目前近视患者人数已超6亿,占全国总人口四成以上,相当于每5人中就有2人近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近视手术摘镜,数据显示,2020年近视手术量同比2018年增长近75%,其中超过四成为“学生党”。
中国近视人数超6亿
5月23日,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等联合发布了《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亚洲近视发生率高于欧美,而中国近视发生率更是居亚洲首位,达48.5%。
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早在2018年,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了6个亿,大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数所占比重仅10%,其中大部分近视患者早在低年级时就已显露出症状。
研究表明,小初高阶段是近视高发期。随着学生课业加重,用眼需求增加,近视率逐年走高。
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3.6%,其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6.0%、71.6%、81.0%;这一数据在2019年降至50.2%,但在比例上,仍维持着每2个青少年中即有1人近视的现状;2020年,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线上课堂等影响,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再度小幅上升。根据教育部对9省份14532人的调研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分别增加了15.2%、8.2%、3.8%。
此外,教育部还发现,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的,近视检出率是45.8%,超过4小时的则提升至76.7%,网课时长对孩子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也成为加剧2020年上半年学生近视率增长的一大主因。
除了发病率高,国内儿童青少年中的高度近视情况也不容忽视。众所周知,近视600度以上被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仅会大概率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造成视力功能萎缩,更甚者可致盲。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2018年全国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占比达21.9%,且该比例仍呈上升趋势。
对很多近视患者及家长来说,不仅对近视所呈现的低龄化感到担忧,高度近视埋下的“雷”也令人胆战心惊。因此,寻求有效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以及通过近视手术恢复视力已成为数亿人当下的迫切需求。
眼科市场超5万家企业狂欢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眼科门急诊患者数量2019年已达1.19亿人次,眼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116.9亿元,较2018年的987.9亿元同比增长13.1%。
面对如此庞大的眼科医疗服务市场需求,眼科类企业、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齐唰唰冒出。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在业/存续“眼科、视力”相关企业5.03万家。其中,2019年新增1.04万家,为十年来的最高点;2020年新增7684家,整体有所下降;今年前5月新增3197家,同比增长37%。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眼科、视力”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6455家;河南、广东、江苏和湖南分别有眼科企业3952家、3749家、3156家和2993家,纷纷跻身于前五名。
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和长沙的眼科企业数量均超过一千家,分别有1447家和1162家,西安、临沂和重庆分别有眼科企业937家、877家和875家。
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眼科企业占比最高,达47%,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和1000-3000万元的分别占24%和12%。
A股市场“饕餮”盛宴
“蛋糕”虽大,但欲从中分一杯羹者众多。目前,中国已有超过5万家与眼科、视力相关的企业。
在激烈的角逐下,最终,爱尔眼科(300015.SZ)、欧普康视(300595.SZ)、爱博医疗(688050.SH)等8家企业脱颖而出成功突围,并登陆A股。其中,4家公司主营涉及眼科诊疗业务,2家专注于眼科医疗器械,此外,致力于眼科药物、眼镜零售业务各1家。
截至6月11日,8家“眼科”概念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累计达5454.12亿元,平均每家市值681.77亿元。
其中,一家独大的爱尔眼科尤其引人注意,公司总市值3539.97亿元,占8家公司市值总额近65%。作为一家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爱尔眼科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其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
除了市值惊人,爱尔眼科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方面也是一骑绝尘。财务数据显示,爱尔眼科2020年度实现营收119.12亿元,同比上升19.24%;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上升25.01%。从季节来看,正逢暑期的第三季度是营收和盈利的高峰阶段,第三季度盈利占全年比例超过50%。
2020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等业务,分别达到43.49亿元、24.54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6.51%、20.60%。受益于各医院手术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占比提高,屈光项目收入2020年大增23.17%;同时,公司视光配镜量的稳定增长与消费升级,也使得视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
爱尔眼科2021年一季报同样亮眼。公司1-3月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同比增长113.9%;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509.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31亿元同比增长49.12%,业绩再创新高。
业绩的迅猛增长,离不开爱尔眼科持续猛烈的扩张。截止2020年底,公司境内医院已有146家,门诊部88家,年内并购重组了30家医院,以及收购了多家公司股权,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全国分级连锁布局网络,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相较于成长迅速的爱尔眼科,国内首家上市的眼视光企业“欧普康视”则偏向于稳中求进,公司市值909.62亿元,位列眼科概念股市值排行榜第二。
公司专注于眼健康和近视防控技术与服务,深耕角膜塑形镜领域达15年,目前主要业务为非手术视力矫正,正逐步向“全面的眼视光产品研发制造及专业的眼视光医疗服务企业”发展。公司主要产品角膜塑形镜及其护理产品,被广泛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
欧普康视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较上年增长34.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41.20%。此外,根据4月底发布的2021年一季报,欧普康视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64%,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36%,业绩远超预期。
市值排行第三的爱博医疗,立足于白内障和屈光不正这两大类造成致盲和视力障碍的主要眼科疾病治疗,在眼科市场也占得一席之地。其手术领域的核心产品为人工晶状体,视光领域的核心产品为角膜塑形镜。2020年,爱博医疗抓住角膜塑形镜行业上升期的机遇,其主要产品“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含试戴片)2020年全年销量突破10万片,实现营业收入4126.04万元,同比增长479.59%。
后记
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视力损伤因素中,白内障占比为32.5%,屈光不正的占比达44.2%,而高度近视人群的眼科疾病发病率远高于正常视力人群。2019年,全球近视患者数量约14亿人,其中,中国超6亿人患有近视,所占比例高达42.86%。我国近视防控及屈光矫正市场容量极其可观,有权威机构预计2020年近视人数将达到7亿。
但不得不承认,虽然我国近视总人数众多,但采取近视手术进行治疗的比例却极低。《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每一千人中仅有0.5人接受了近视手术,而同期欧洲为1.1人,美国为1.7人,韩国则达到了2.9人。对比世界各地,我国近视手术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近视患者选则手术治疗的意愿不高,多与手术费用相对昂贵,以及对新技术风险存在怀疑、缺乏信任有关。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技术的成熟,中国迟早会迎来“摘镜热潮”,但究竟何时将迎来拐点?尚需努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