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消息,大麦发布《2021五一档演出观察》,对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演出市场进行了总结。报告显示,五天小长假线下专业演出超3800场,各类演出供给稳步提升,其中Livehouse、脱口秀、音乐节票房表现亮眼,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较均超250%。
总体来看,五一小长假期间现场演出强势复苏,音乐类、剧场类、曲苑杂谈等各类演出供给丰富,票房增速明显,头部项目消费力强劲;以文带旅渐成趋势,地域消费偏好逐渐打破;市场消费结构趋于年轻化,00后消费力明显提升,成为五一线下演出消费潜力军。
音乐节、Livehouse、脱口秀票房翻倍
今年五一小长假,音乐节依旧是用户的偏爱,超四成用户选择音乐节作为度假休闲首选,六成音乐节用户选择跨城观演。大麦数据显示,五天小长假全国共有56场音乐节,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票房和观演人次同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252%、173%。
大麦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草莓音乐节、咪豆音乐节、国潮音乐节、M_DSK音乐节等音乐节在各地开唱,参演阵容包括朴树、崔健、新裤子、痛仰、王嘉尔、周笔畅等音乐人。从行业端来看,今年音乐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文带旅”显著增长。多场音乐节落地到旅游城市,既实现“文带旅”,又帮助新兴音乐品牌下沉。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常州新龙森林音乐节、南京咪豆音乐节等;二是垂直品类音乐节增多,为不同音乐偏好的用户提供了细分品类的音乐演出选择。如国潮音乐节和M_DSK音乐节、yolo音乐节等。
在大型场馆演出未完全复苏之际,Livehouse发展按下加速按钮,票房、观演人次的增幅明显。大麦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Livehouse票房、观演人次分别同比2019年增长了448%、326%。姜云升、ONER、颜人中等多位歌手的Livehouse演出一票难求。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项目带动了演唱会市场的回暖。大麦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演唱会票房较2019年同期增长44%。其中,生来知己《山河令》主题演唱会和R1SE告别限定演唱会四场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分别吸引了数万粉丝前去观演。
生来知己《山河令》主题演唱会是由优酷、虾米影视音乐出品,大麦主办,疫情以来国内首场最大规模的线下OST演唱会。大麦数据显示,演唱会共计60万人次参与抢票,14秒售罄,两场演出在线累计播放量近4000万,累计点赞数破亿。
剧场演出方面,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脱口秀综艺的爆火,脱口秀演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麦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脱口秀演出票房同比增长312%、观演人次同比增长665%。
现场演出女性消费占七成00后成演出消费潜力军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线下演出女性消费较2019年稳步提升至69%。分品类来看,音乐剧最受女性用户的青睐,她们的消费占比高达86%。游展成女性消费新趋势,消费占比同比2019增加了21%。在演唱会品类中,生来知己《山河令》主题演唱会女性用户占比为90%。此外,话剧、脱口秀成情侣约会最优选择,情侣购票占比分别为59%和53%;儿童剧成家庭观演首选,占比为42%。
随着00后逐渐迈入21岁,他们的消费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成为现场演出消费潜力军。大麦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00后的演出消费贡献从2019年的6%提升至18%。分品类来看,他们最爱看Livehouse、演唱会、音乐节等音乐类演出,其中,Livehouse00后票房贡献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7倍。
从消费力来看,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二线城市现场演出消费力表现亮眼。苏州依靠生来知己《山河令》主题演唱会,消费力赶超北京、广州、重庆等一线城市位列第二,而海南·万宁日月湾M_DSK音乐节也让县级市万宁跻身全国前十。
随着现场演出的恢复,市场也对现场服务和观演体验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场演出推出无纸化+实名制的无接触安心观演。大麦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阿里文娱旗下现场服务品牌淘麦郎同时服务了70余场演出,服务观演人次超100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