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中国:集中供地是利好,能够有效应对
政策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正成为房企发展中需要持续重视与应对的一大因素。继去年“三道红线”出台后,土地市场的供地“两集中”新规也正引发房地产市场新的变动。在“集中供地”下,房企自身的发展质量与布局深度成为了新的优势所在,如融信中国(03301.HK)便在年报中以高发展质量,展现出了在新规面前从容应对的姿态。
三道红线降至“绿档”,健康财务拓宽发展空间
土地投资,本身便需要房企本身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供地“两集中”的出台,则对房企的资金运用与财务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融信中国展现出了良好的投资灵活性。
在今年的业绩报告中,融信中国首次迈入了三道红线的“绿档”,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负债率83%,扣除受限资金后的现金短债比1.08,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9.9%, “三道红线” 全部达标。分析认为,“三道红线”更多考验的是房企的现金流与融资能力,而从年报中来看,融信中国相关财务指标均表现优秀,在审慎的财务管理下,公司仍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维持健康财务的同时,融信中国的融资能力正逐步加强,这支撑着公司以更加充足的资金、更低的成本进行投资。2020年,融信中国平均融资成本降至6.55%,新增融资平均利率仅5.3%,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同时,公司的融资渠道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已拥有开发贷、公司债、ABS/CMBS、优先票据、银团双边贷款等融资渠道,且债务结构已无信托融资。
实际上,融信中国去年的拿地力度较过往是有所增强的,公司去年新增土地项目50个,新增权益土地储备约402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权益拿地金额占比达到了88%。但在不断获取优质地块的同时,融信中国凭借着严格的拿地纪律、财务纪律与积极主动的债务管理,财务指标仍呈现出不断优化的特征,也成功跻身“绿档”房企阵营,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而新的一年,面对着供地新规,融信中国良好的财务指标与资金实力也成为了其底气所在。
高效能布局效益明显,极致深耕强化投资能力
良好的财务提升了投资灵活性,成熟的拿地能力则增强了投资的信心。融信中国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建立了成熟的土储销售管理团队,在项目的土地、市场以及研发、销售等能力上均拥有优势,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应对集中供地。
在对“1+N”战略的长期坚持下,融信中国目前已布局全国9个大区52座城市。在融信中国所布局的城市中,土储超过100万平米的已达9个,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长三角、海峡西岸等区域中已具备规模优势,随着公司继续聚焦于这些优势地区的发展,将在土地新规下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融信中国坚持着“极致深耕”的观点,在杭州、福州、上海等核心城市坚定布局,已拥有了较高的项目密度,也凝聚起了更强的经营优势。首先,在对城市价值与市场的深度洞悉中,区域团队投研能力增强,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集中供地;其次,一个个优质项目的推出使公司在深耕地区的品牌沉淀日益加深,品牌形象逐步成为销售增长的推动力;最后,区域团队的成熟也使得控费能力不断增强,整合更多优势资源,在获取优质地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拓宽未来利润空间。
除了在深耕中凝聚起投研能力、品牌积淀、控费能力等优势外,高效能城市的布局战略也为融信中国带来了更多的红利,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强经济效能城市不断吸引着人口的流入,拥有着更高的市场需求与购买力,长期在这些城市布局的融信中国也拥有了更好的销售回款表现,形成了更强的流动性,这也成为了公司在集中供地新规下的优势之一。
正是在财务与布局上长期积淀起来的发展优势,使融信中国在供地“两集中”的新规下显得更有竞争力。而新环境下市场中储多的不确定性,融信中国表示,将继续坚定看好长三角等地区的发展,在深度布局中形成优势,以有效应对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